展冰冰 董海江 張璐
【摘 要】地籍測量是土地測繪工作過程中較為重要的一項內容,是開展土地管理各項工作的基礎。隨著我國現(xiàn)代化進程的加快,土地管理相關工作規(guī)范化也越來越高,特別是集體土地使用權登記確權項目的開展,地籍測量也成為了現(xiàn)階段土地管理工作的重點。在地籍測量過程中,其可以使用的測繪技術有很多,其中就包括GPS聯(lián)合全站儀測繪技術?;诖?,本文對GPS聯(lián)合全站儀在地籍測繪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GPS聯(lián)合全站儀;測繪技術;地籍測繪;應用
一直以來,國家對于土地管理相關工作就尤為重視,特別是《土地管理法》的頒布實施,集體土地使用權登記確權項目也在全國范圍內廣泛開展。在這一背景下,地籍測繪工作也成為了土地測繪工作過程中較為重要的一項內容。GPS聯(lián)合全站儀測繪技術是現(xiàn)階段較為先進的測繪技術,將其應用到地籍測繪工作過程中,對于提升地籍測繪的工作效率及數據精度、降低測繪誤差等多個方面產生著非常深遠的影響。如何將GPS聯(lián)合全站儀測繪技術應用到地籍測繪過程中,也成為了現(xiàn)階段土地測繪工作者關注的一個重點。
一、地籍測繪概述
1、地籍測繪含義及其內容概述
所謂的地籍測繪,指的就是通過對現(xiàn)代測量技術的應用,對各類土地的位置、大小、界線、宗地面積、權屬界址點坐標以及地籍圖進行精確測量,并以此來滿足土地管理部門實際需求的一種測繪工作[1]。它的主要工作內容為:土地及其附著物位置、土地類型、土地面積以及土地權屬界線等等。
2、地籍測繪的基本流程
對于地籍測繪工作而言,在其實際的工作過程中,其基本的測繪流程為:第一步,對地籍控制進行測量,主要測量內容為:地籍的基本控制點和地籍圖根控制點;第二步,對行政區(qū)劃界線以及土地權屬界線的界址點坐標進行測量;第三步,對土地和宗地面積進行測量和計算,同時完成地籍圖繪制工作;第四步,對地籍信息進行動態(tài)監(jiān)測,這一工作開展的主要目的就在于保證地籍成果資料的正確性及時效性;第五步,根據土地開發(fā)的相關規(guī)劃的具體要求,開展相應的地籍測量工作。
二、GPS聯(lián)合全站儀測量原理概述
1、GPS測量原理分析
對于現(xiàn)階段地籍測繪工作而言,GPS技術主要指的就是GPS-RTK技術,其指的就是一種基于GPS定位系統(tǒng)的實時動態(tài)載波相位差分析技術,其主要有基準站接收機、流動站接收機以及數據鏈組成,其主要的工作原理為:通過將流動站接收機安裝至流動站或者移動站上進行數據接收,然后通過數據鏈將其傳輸至基準站接收機中,待數據接收及處理完成之后,將其相關數據進行輸出。
2、全站儀測量原理分析
全站儀是現(xiàn)階段測繪工作過程中可以實現(xiàn)測量與數據處理的一種一體化測繪工具,其主要是由光電測距儀、電子經緯儀以及微處理器三部分組成。其主要的工作原理為:通過對電磁波測距技術以及電子測角技術的應用,實現(xiàn)對于被測事物角度、距離以及高差的全方位把握。隨著現(xiàn)代測繪技術的不斷發(fā)展,GPS聯(lián)合全站儀測繪技術也同樣被廣泛的應用到地籍測繪工作過程當中。
三、GPS聯(lián)合全站儀在地籍測繪中具體應用
1、前期準備工作
對于地籍測繪工作而言,其中所涉及到的工作有很多,并且整個測繪程序也相對復雜,因此,要想將GPS聯(lián)合全站儀測繪技術應用到地籍測繪工作過程中,做好前期的準備工作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工作。首先,應對GPS聯(lián)合全站儀地籍測繪流程進行確定,簡單來說,測繪工作人員應根據地籍測繪的具體流程,結合GPS聯(lián)合全站儀測繪技術,制定出一個科學性、完整性以及實效性較強的測繪流程,并嚴格按照流程開展相應的測繪工作,具體來講,GPS聯(lián)合全站儀地籍測繪流程為:資料收集、首級控制測量、圖根控制測量、外業(yè)數據采集、內業(yè)數據處理、測繪成果整體輸出。
其次,做好測繪前的現(xiàn)場勘查工作。簡單來說,在測量區(qū)域的測量工作開始之前,測量工作人員應對本次測量區(qū)域的實際情況進行充分的了解后再開展相應的工作。具體來講,指的就是對被測區(qū)域內的地理位置、經緯度、區(qū)域面積、行政區(qū)范圍以及地形地貌進行充分了解,然后根據被測區(qū)域的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測繪方案,并嚴格按照測繪方案來開展相應的測繪工作。
最后,在GPS聯(lián)合全站儀地籍測繪開始之前,應對整個測繪裝置參數進行調整,具體來說就是確定平面坐標系統(tǒng)、控制網布置以及高程測量控制。對于平面坐標系統(tǒng)而言,在我國,其主要坐標系有以下幾種,即:54北京坐標系、80西安坐標系、2000國家大地坐標系統(tǒng);3°帶投影平面直角坐標系統(tǒng);高斯-克呂格坐標系統(tǒng);中央子午線坐標系統(tǒng)等等,在實際的應用過程中,因根據具體的測繪方案選擇最為合適的坐標系統(tǒng)。對于高層測量控制而言,其主要參數為高程基準,按照1985國家高程基準的要求,將基本等高距設置為1.0m。對于控制網布置而言,在主要是GPS定點、三維坐標、網形、網點等相關參數進行設置。
2、GPS聯(lián)合全站儀在地籍測繪工作開展
在GPS聯(lián)合全站儀地籍測繪工作過程中,應嚴格按照測繪方案中的流程來開展相應的測繪工作,并在此基礎上將GPS聯(lián)合全站儀這一技術真正的應用到地籍測繪過程當中。
第一步,通過GPS-RTK技術的應用,實現(xiàn)對于圖根點與碎部點的數據采集工作。在這一過程中,應首先對碎部點進行采集和測量,測量人員可以在空地種架設GPS-RTK基準站,然后定流動站完成碎部點采集,如果被測區(qū)域內的地形相對復雜,則需要GPS-RTK聯(lián)合全站儀來完成相應的碎部點采集工作;其次,應用RTK技術完成圖根控制點測量,簡單來說,在地籍測繪工作過程中,碎部點與測量站點之間通常需要聯(lián)結后才能完成相應的測繪工作,而圖根控制點就是實現(xiàn)其聯(lián)結的關鍵,這一數據的測量主要應用的是GPS-RTK技術,主要測量對象為測圖控制點。
第二步,數據導入。數據導入主要指的就是流動站數據通過數據鏈傳輸至基準站,然后基準站會對采集的數據進行存儲和處理,然后將處理后的數據進行輸出,通過特定的數據處理軟件處理后,上傳至數據庫,為后續(xù)的測繪工作提供良好的數據基礎。
第三步,圖形的剪切與合成,待所有數據導出之后,應進行測繪圖形的剪切與合成,在這一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可以通過對CASS這一成圖軟件的應用,將所有的數據都定點到柵格網上,并在此基礎上實現(xiàn)圖形的剪切與合成。
第四步,地籍測繪平面圖繪制,平面圖的繪制指的就將測繪的三維圖像轉變?yōu)槎S圖形,其主要是通過對等高線的應用,結合高程數據,將測繪的三維圖像轉變?yōu)槠矫娑S圖像。
第五步,圖形分幅與圖形整飾,在實際的地籍測繪過程中,往往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例如環(huán)境因素、人為因素等等,相應的,也就不可避免的會出現(xiàn)一定的誤差。因此,在地籍測繪過程中,就需要對地形圖拼合過程中的重疊區(qū)域進行整飾和分幅,在進行整飾和分幅過程中,可以通過CASS軟件來完成相應的工作。
第六步,圖形導出。在數據及圖形處理完畢后,相關工作人員應對軟件中形成的地形圖進行再一次的界定、檢測和處理,待確認無誤后,將圖形進行導出。然后將導出的資料進行匯總、編訂以及存檔,以便后續(xù)使用。
綜上所述,GPS聯(lián)合全站儀作為中綜合性較強的測繪技術,將其應用到地籍測繪工作過程中當中,對于提升測繪工作的精確度以及整體工作效率有著非常積極的意義。在實際的地籍測繪工作過程中,相關工作人員應根據GPS和全站儀的工作原理,結合地籍測繪工作的具體要求,制定相應的測繪方案,并同時做好前期準備工作,然后根據具體的測繪方案來開展相應的測繪工作,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的發(fā)揮出GPS聯(lián)合全站儀在地籍測繪中的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賴永軍,蘇長春,敬遠兵.GPS聯(lián)合全站儀在地籍測繪中的應用[J].綠色環(huán)保建材,2019(02):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