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摘 要】隨著城市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大量的農村人口開始涌入城市,投身于現代化建設中。當大量農村人口涌入到城市中,隨之而來的各項資源問題也是我們不容忽視的,其中公共資源便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公共資源,是具有公共性,意味著農村人和城市人具備同樣的權利,比方說受教育權,社會保障、住房保障等等,使得原本緊張的城市公共資源變得更為緊張?,F實環(huán)境也要求城市出臺相應的法律支持體系,為城市公共資源配置提供指導性意見。本文主要從均衡城市公共資源配置的法律支持體系的必要性以及均衡城市公共資源配置的法律支持體系的策略,這兩方面進行了詳細的闡述。
【關鍵詞】城市;公共資源配置;法律支持體系
在城鎮(zhèn)化進程中,農村人口轉移到城市所帶來的問題,首當其沖的便是公共資源的享受問題。新老市民身份的差異,帶來了各項公共資源的分配問題,而這也將進一步加大二元戶籍制度的差距,更是阻礙了城市集體化進程。因此,在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上明確表明:城市化二元結構是制約城鄉(xiāng)發(fā)展一體化的主要障礙。如何解決公共資源體制建設,推進城鄉(xiāng)一體化進程,已經成為我國城鎮(zhèn)化進程中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當然了,在解決公共資源分配問題中,最為重要的便是完善公共資源均衡配置中的各項法律體系,為我國推進城市化進程奠定堅實的基礎。
一、均衡城市公共資源配置的法律支持體系的必要性
在城市化進程中,大量的農村人口涌入城市,對原本公共資源相對缺乏的城市更是雪上加霜,這也是所有國家在進行城市化進程中所面臨的通病。一方面,激增的人口壓力被動的拉動著城市公共資源的需要,為了滿足基本的人權,實現人基本權利的保障。因此,在城市化進程中,城市各個公共服務部門都在進行公共資源的協調,,以便更好的推動城市化進程。當然了,隨著大量人口涌入,公共資源之間的供需矛盾也在不斷的激化。就當前我國城市公共資源發(fā)展水平來說,本身就不能滿足原有市民的需要,而轉移人口的涌入使得公共資源更加捉襟見肘。因此,從某種程度上來說,現實城市公共資源的發(fā)展情況需要相應的法律支持體系,以便解決現實中公共資源的供需矛盾。其次,是公共資源管理機制的內在需求。公共資源的供需的調和需要一定的周期。就當前公共資源的供需矛盾上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便是公共管理機制上的不健全,在一些基本權利住房、受教育等權利方面缺乏相應的制度建設,或者是制度建設遠趕不上市民對公共資源的需求。因此,矛盾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逐漸激化,到了不可調控的地步。而建立相應的法律支持體系,能夠為公共資源在管理機制的簡歷上提供一定的指導性意見,幫助城市在進行公共資源建設工程更為完善和全面。總之,均衡城市公共資源配置的法律支持體系,是時代的要求,同時也是公共資源在發(fā)展過程中所需要的。
二、均衡城市公共資源配置的法律支持體系的策略
(一)強化轉移人口的相關權利
在當前城市化進程中,由于城市的公共資源跟不上,特別是受教育權、住房保障等一些基本權利跟不上,遷移人口的基本權利得不到相應的保護,出現了一股“回遷流“。因此,在均衡城市公共資源配置的法律支持體系中,首先應該強化轉移人口的相關權益,對于這些潛移人口從法律制度層面給予相應的保護,甚至可以將政策適當的相中低收入(住房困難)家庭適當傾斜。對于進城務工人員對他們子女的受教育權、衛(wèi)生醫(yī)療等相關權利給與適當的保護,逐步做到城市建設中的所有人們都是城市的主人,都能夠在該城市享受基本權利。其次,相關法律政策的制定中,應該充分考慮到地方的具體問題,從問題出現的原因進行深層次的分析,從范圍、流程、職責、權利等作出明確的規(guī)定,以便更好的推進轉移人口的權利保障。
(二)進行公共資源的配置的引導
對于公共資源建設,政府是主導部門,同時這是政府在履行公共職能的具體工作內容。因此,在均衡城市公共資源配置的法律支持體系中,仍舊需要發(fā)揮政府的主體地位。首先,政府應該有所作為,從當前公共資源問題出發(fā),由政府牽引,進行相關公共資源建設。其次,政府也應該將適當權利下放,通過企業(yè)以及其他社會組織彌補政府在公共資源建設中力量不足的地方。比方說受教育權,在城市化進程中,很多大城市的學位出現了千金難求的情況,這是對當前教育資源緊缺的一種現實反饋??梢酝ㄟ^適當權力下放,引入社會力量到教學資源的配置中來,進行相關學校的創(chuàng)辦工作。當然了,在此過程中政府要加強監(jiān)督管理工作,仍舊是要將統一進行管理,以便確認創(chuàng)辦的學校是公共資源的組成部分,是能夠從保障市民受教育權出發(fā)的。
(三)加強轉移人口在城市建設中的參與程度
在城市化進程中,公共資源的供需矛盾是在短期內不可調和的,因此給與轉移人口的相關權利也是需要一定時間的。加強轉移人口在城市建設中的參與程度,將其主動納入到城市保障體系建設中來,一方面能夠強化轉移人口的主人翁意識,積極投身于城市化建設中來。而在另一方面,也能夠形成一定的監(jiān)督力量。畢竟,轉移人口相關權利的保障,是關系到這些轉移人口的。讓其無法享受到基本的公共資源的時候,能夠依法拿起相應的法律政策來捍衛(wèi)自身的權利,推動政府在公共資源建設上的作為。各地之間的經濟發(fā)展程度存在一定的差異,因此在公共資源的配置上也存在各自的特殊性。當地政府,應該從轉移人口的參與程度、如何參與以及相關細則進行地方性立法,從而確保法律的可執(zhí)行性以及便利性。
三、總結
在進行城市公共資源均衡配置中,并不是某一方面的問題和責任,而是一個城市綜合實力的具體展示。因此,在均衡城市公共資源配置中,應該調動各方力量,讓其在政府的引導下健康、有序進行公共資源的建設。與此同時,建立健全相關法律政策,讓司法部門積極有效參與進來。本身在城市化進程中,轉移人口就處于相對弱勢的地位,司法部門的介入能夠更好利用權利來推動公共資源的建設,保證其權利得到保障??傊?,均衡城市公共資源配置的法律支持體系,是一項長期且繁雜的工作,需要政府部分從自身實際情況出發(f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制定一系列與之配套的法律體系,為推動城市化進程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
【參考文獻】
[1]李曉萌.均衡城市公共資源配置的法律支持體系研究[J].管理工程師,2017,22(03):39-42.
[2]吳麗麗. 中國城鄉(xiāng)公共資源均衡配置的制度安排研究[D].吉林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