閔德林 閔長庚
根據(jù)南方的氣候特點,從生產(chǎn)實踐出發(fā),綜合分析了優(yōu)質杏在南方栽培的特點,提出了優(yōu)質杏在南方栽培的關鍵技術措施。
1 品種
品種是基礎,如果品種選錯了,后續(xù)再多的努力也是徒勞,這里面既要考慮自身的專業(yè)素質、經(jīng)濟條件,又要考慮經(jīng)營定位(是觀光采摘園、精品園,還是示范園),還要考慮早中晚熟及特色品種的搭配。同時還要詳細了解各品種的特征特性,然后才能有的放矢地定位定向發(fā)展。目前中國市場上杏品種很多,但并不是所有品種都適應南方栽培,筆者通過這些年的栽培實踐,現(xiàn)就栽培成功且栽培技術成熟的,分早中晚熟有代表性的品種各舉一個作以簡介。
1.1 特早龍游杏
極早熟品種,在漢水流域(下同)5月上中旬成熟,單果質量50~70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5%,果面嫩黃色帶紅暈,味甜清香,花期耐低溫,有自花結果能力,果面抗風和抗黑星病能力強,唯結果稍遲。
1.2 豐園紅杏
早中熟品種,5月底成熟,單果質量60~70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5%,果面黃紅色,美觀(圖1),口感甜美,較耐運輸,管理相對容易。適應性強。
1.3 樹上干杏
中晚熟特色品種,6月中下旬成熟,果面淺黃色有光澤,單果質量30~40克,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5%,果肉糯甜潤美,口感風味別致,熟后不落,且能風干成“杏干”,甜仁,果肉果干果仁一杏三吃,是一不可多得的特色品種。
表現(xiàn)較好的還有凱特杏、香滿園等,這些在網(wǎng)上容易查找,就不一一詳述。
2 選地及苗木砧穗組合
杏樹耐瘠薄但不等于喜歡瘠薄,所以在建杏園時應盡量選擇土層深厚肥沃的地塊,否則要深翻改土,增施有機肥,為杏樹正常生長創(chuàng)造必要的環(huán)境條件。杏樹怕大風,特別是杏果整個生長期都怕大風,因此在選擇園地時要避開風口選擇向陽南坡為好,否則要營造防風林。
栽培杏要想獲得豐產(chǎn)、優(yōu)質、高效,砧穗組合的選擇是十分重要的。實踐證明,在南方栽培杏,栽培品種的砧木最好是用南方的地方杏的種子作砧木。這樣一是與各杏品種嫁接親和力強,栽植后不會出現(xiàn)后期不親和現(xiàn)象或因此帶來的一系列生理障礙。二是適應南方的氣候環(huán)境,不會像北方的山杏砧木苗在南方栽植后,易誘發(fā)根癌、流膠和怕濕等不良后果。另外,用桃作砧木,會給杏果實品質帶來負面影響(果個趨小、成熟期推遲、品質變差、壽命變短、嫁接口后期不親和,如意大利一號杏/桃砧,就表現(xiàn)后期不親和而死樹),桃砧木唯一的好處就是可減輕杏果裂果,對一些品質優(yōu)果個大而在南方栽培又易裂果的品種,用桃作砧木又恰恰彌補了杏砧在這方面的短板。三是在所引品種試栽成功的前提下,苗木要自育自栽,這樣可以避免品種不純、苗木帶病蟲、苗木質量參差不齊的現(xiàn)象發(fā)生。
3 栽植密度
杏是喜光果樹。在南方栽培杏千萬不能密植,建議山地株行距3米×5米,平原湖區(qū)4米×6米甚至更大。
4 肥水管理
杏樹苗木栽植后,如何讓杏樹盡快投產(chǎn),幼樹期肥水管理非常重要。當定干后的杏樹新梢長到20厘米時,就可以追施化肥了,此期以后的一段時間里,主要以氮肥為主,原則是少施勤施,肥隨水施。第一次施肥離樹干20厘米以外,以后逐步外移,秋后結合施基肥要增施磷鉀肥。進入初結果期,就要少施氮肥或不施氮肥,因為南方夏季多雷暴天氣,如有雷雨,大量的硝態(tài)氮隨雨水落入地面,滲入土壤。人為的只需補充有機肥和磷鉀肥即可。
5 樹體管理
現(xiàn)代果樹栽培,夏季修剪是一個常態(tài)化的技術措施,杏樹也是一樣,幼樹夏季修剪,能加快樹冠形成,提早結果。對類似金太陽品種成枝率中等、干性弱的品種,在生長季節(jié)對強旺新梢達50厘米者留30厘米剪截,對于剪截后再發(fā)的新梢留5~10厘米反復摘心,以防冗長枝的發(fā)生,促使樹冠緊湊。對于凱特等生長勢強的品種,在5月底6月初杏樹花芽的生理分化臨界期,對樹冠中上部靠中心干的強旺新梢留3~5芽扭枝或折枝(圖2),使原來挺直向上的新梢變成垂直向下。對折枝后基部再萌發(fā)的新梢抹除或繼續(xù)折枝,以緩和樹勢,促進花芽分化,也可減輕中晚熟品種因果梢營養(yǎng)矛盾引起的二次落果。成齡樹夏季修剪,能改善通風透光,減少營養(yǎng)的無效消耗,提高果實品質。具體方法是采果前對新梢營養(yǎng)枝留15~20片葉摘心,以后再萌發(fā)者留3~5葉反復摘心。采果后對下垂枝、交叉枝、重疊枝作適度回縮,使樹冠內(nèi)通風透光,但在操作過程中切忌過重修剪,以防削弱樹勢或因剪口刺激萌發(fā)過多新梢。總之,夏季修剪是有效維持杏樹經(jīng)濟年限的重要輔助措施。
6 促花保果措施
杏樹只開花不結果的現(xiàn)象是南方杏栽培的通病,也是導致投資杏產(chǎn)業(yè)失敗的直接原因。要解決這個問題,首先要看有沒有授粉樹,是否最佳授粉樹,能否相互授粉。其次就要考慮花芽質量。樹勢強旺,開花多又少結果或不結果的大樹,這顯然是花芽質量有問題。對這樣的大樹,在常規(guī)夏季修剪的基礎上,留主干基部1~2個枝作輔養(yǎng)枝,對樹干其上部分進行雙“C”形環(huán)鋸。具體做法是,由下至上第一鋸在某一光滑位置下鋸,要鋸透皮層,傷及木質部,環(huán)鋸掉中心干圓周長的70%~80%,留20%~30%作“C”形豁口。第二鋸往上距第一鋸25~40厘米在光滑處依此重復,只是“C”形“豁口”方向相反,如第一鋸豁口向北,第二鋸的豁口就向南,夏季雙“C”形環(huán)鋸的時間最好是在5月底6月初進行。冬季修剪時,對夏季環(huán)鋸過的樹,再在其上方(距夏鋸線10厘米以上)依舊雙“C”形環(huán)鋸。以上做法道理很簡單:夏季環(huán)鋸是促花,冬季環(huán)鋸是保果。而且還可以杜絕因環(huán)剝(割)導致死樹的現(xiàn)象發(fā)生。通過上述的“外科”手術,對各種不結果的“疑難雜癥”杏樹強迫結果非常奏效。杏樹一旦結果樹勢就會緩和,以后就不必再環(huán)鋸了,以免削弱樹勢,影響果實品質。
7 防病治蟲
杏樹不論是歐洲生態(tài)群品種,還是華北生態(tài)群品種,栽植在高溫高濕的南方,受病蟲害侵擾是在所難免,要生產(chǎn)出優(yōu)質靚果,植保工作必須跟上。針對南方的氣候特點,應本著“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原則,著重把好以下幾關。
7.1 清園消毒
筆者的實踐總結是,在杏花蕾露紅至膨大期,先噴一遍防刺吸式和咀嚼式害蟲的殺蟲劑,4~5天后再噴自己熬制的4~5波美度石硫合劑加0.3%(質量分數(shù),后同)的五氯酚鈉。噴霧時必須細致周到,這樣雖說有傷害花蕾的風險,但清園消毒的效果非常好。
7.2 藥劑防治
花前花后各噴一遍保護劑加殺蟲劑。另外,當平均一株樹開花3~5朵時噴一遍優(yōu)質的80%代森錳鋅500倍液加殺蟲殺菌劑,盛花末期再噴一遍保護劑加殺菌殺蟲劑,以后每隔10天左右噴一遍不同品牌的80%的代森錳鋅加不同類型的殺菌殺蟲劑,共3~4遍。噴霧必須細致周到,重點噴灑果面。
杏樹對除草劑敏感,杏園在任何季節(jié),都不能施用任何除草劑。
果實采收后,伴隨著夏季修剪的繼續(xù),常規(guī)的樹體管理、病蟲防治等工作要一如既往,不可懈怠。盡量保護好葉片,延長葉片有效光合壽命,防止過早落葉。由于這些工作是一般的常規(guī)知識,在網(wǎng)上及其它資料中容易查找,這里就不再贅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