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鴻澤
王火,原名王洪溥,江蘇如東人,1924年7月出生于上海。1948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新聞系。四川文藝出版社原總編輯,四川省作家協(xié)會名譽副主席。1987年春離休。
在四川文壇,我一直最敬重德高望重、老有所為的著名作家王火前輩。95周歲的老人,活得快樂,實在令人稱贊他養(yǎng)生有道。
在職時,王火先生不僅學識淵博,作風正派,更以工作的需要為己任,置名利于身外,先后從事工會、教育、新聞、出版工作,都是干一行愛一行的。直到1987年63歲退休,他都是一位不忘初心、盡忠守職、與人為善、和睦相處、受人尊敬的好同志。
退休后,王火老人把寫作作為最大樂趣,生命不息,奮進不止,澆注了燦爛的人生價值。他的代表作《東方陰影》《霹靂三年》《外國八路》《在忠字旗下跳舞》一部接一部。還有被譽為“影響過整整一代人的優(yōu)秀作品”《血染春秋——節(jié)振國傳奇》。更有《戰(zhàn)爭和人》三部曲:《月落烏啼霜滿天》《山在虛無縹渺間》《楓林荻花秋瑟瑟》,先后獲得郭沫若文學獎、炎黃杯人民文學獎、第四屆茅盾文學獎等等,還被選入《世界反法西斯文學書系》《中國新文學大系》《共和國作家文庫》。他老有所學,老有所為,他不懈埋頭讀書,思考自省,外出觀摩,擴大視野,始終保持與時俱進。
他文質(zhì)彬彬的氣質(zhì)緣于傳統(tǒng)文化的血脈和重視道德養(yǎng)生的基因,處身之道,尊重人格,傳承仁愛,和睦共融。上世紀60年代,他在山東一所重點中學任校長數(shù)年,沒有架子,平易近人,和師生打成一片,形成“亦師亦友”的良好氣氛,有力地促進教學質(zhì)量。家風更佳,與老伴相處幾十年,共同把握和發(fā)揮“一陰一陽謂之道”,舉案齊眉,享受著從來沒有紅過臉吵過架的“夫妻好合,如鼓琴瑟”生活。對兩個女兒,更是負責任地給予足夠的父愛,兒時給她們講故事,帶她們溜冰,如今記憶尤新。對下一代的外孫輩,亦責無旁貸地擠出更多時間,童心不泯地跟他們聊天,陪他們下棋、踢球,鼓勵他們“一勤天下無難事”。同時,這也是他獲得健康快樂的精神之源。
養(yǎng)生融于日常細節(jié)生活起居上,他堅持“早睡早起”,與大自然吻合,與生物鐘協(xié)調(diào),有規(guī)律地保證氣血通暢。即使夜間有時靈感涌現(xiàn),也只記下感受,堅持到明日再開戰(zhàn),很少熬夜。更注意動靜結(jié)合,勞逸適度。在一次次獲獎后,他能沉靜自省,再積力前進。年輕時200米平衡競走還得過名次,如今,他早已改為“小勞”的散步活動。更長期堅持“子午覺”,一直是每晚按時早眠,中午再忙也要午睡一陣,養(yǎng)精蓄銳。養(yǎng)生保健意識強,一輩子不嗜煙酒,截斷不良生活的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