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 曾明梅 馬丹丹△
(安康市人民醫(yī)院,(1.內科;2.神經內科,陜西 安康 725000)
糖尿病患者常合并心血管疾病,加重了患者的病情,增加了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難度,患者往往因臨床癥狀多,身體和心理受到嚴重影響,治療依從率降低,進一步加重了治療的難度[1-2]。本文旨在分析優(yōu)質護理在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以期為臨床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的臨床護理提供新選擇,現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治療的糖尿病合并心力衰竭患者280例為研究對象,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140例。對照組男75例,女65例,平均(53.37±7.83)歲;心衰分級:2級123例,3級17例。觀察組男74例,女56例,平均(53.43±7.76)歲;心衰分級:2級121例,3級19例。納入標準: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國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3]中糖尿病診斷標準,均符合《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4》[4]中慢性心力衰竭診斷標準及分期標準中的2級或3級標準;年齡18~65歲;具有正常的認知功能;預估生存期>6個月;患者及家屬了解參加此次研究利弊,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其它身心類疾病者;合并嚴重心腦血管、呼吸系統(tǒng)、精神系統(tǒng)、血液系統(tǒng)疾病、惡性腫瘤疾病、精神疾病及血液疾病者;合并影響執(zhí)行醫(yī)囑及護士關于日常運動、生活、飲食習慣疾病者;隨訪資料不完整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兩組患者均予以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上再予以優(yōu)質護理,隨訪6個月。優(yōu)質護理:(1)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護理理念:處處從病人角度考慮問題,一切醫(yī)療活動都應將病人放在首位;以病人提出的需求為導向提供針對性醫(yī)療服務,為病人提供“優(yōu)質、高效、低耗、滿意、放心”的醫(yī)療服務。(2)強化基礎護理:在常規(guī)基礎護理的基礎上再行強化,尤其是健康宣教方面的強化,確保每一位患者都能理解糖尿病合并心衰的疾病發(fā)生原因、治療現狀,有效控制血糖對心衰預后的影響,良好控制血糖的措施。采用個體化健康訓教方式,為每位患者制定日常生活、運動、飲食、用藥方案,建立微信聯(lián)系,每周詢問患者用藥情況、鍛煉情況及飲食情況,血糖控制水平,根據收集的信息分析患者血糖控制的效果,及時向患者指出血糖控制不佳的原因及改善方法,了解患者的情緒心理狀態(tài),對負性情緒嚴重的患者加強溝通,進行心理疏導,改善不良情緒狀態(tài);定期了解患者用藥情況,確?;颊甙凑蔗t(yī)囑藥品、劑量、服用方法用藥。(3)全面落實護理責任制:每位病人確定一位責任護士,及時將患者的情況報告醫(yī)生,協(xié)助醫(yī)生做好患者治療方案的執(zhí)行或調整。其它任何護士在病人向其提出任何問題均應認真對待,不得推諉。建立護士優(yōu)質護理獎懲制度,提升護士護理責任心。
1.3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入組后3個月、6個月血糖控制合格率、低血糖發(fā)生率及治療依從率。治療依從率:醫(yī)院統(tǒng)一制定病人用藥、鍛煉、飲食控制每日執(zhí)行情況登記表,由患者或家屬自行填寫,每周由專門人員收集統(tǒng)計表,計算治療依從率。根據完成情況分為完全依從(用藥、鍛煉、飲食均遵醫(yī)執(zhí)行率≥80%并完整記錄)、部分依從(用藥、鍛煉、飲食的遵醫(yī)執(zhí)行率介于50%~79%并完整記錄)及完全不依從(用藥、鍛煉、飲食的遵醫(yī)執(zhí)行率<49%并完整記錄),治療依從率=(完全依從+部分依從)/總數×100%。比較兩組患者入組時、觀察3個月、6個月時心率及脈搏變化。
2.1血糖控制合格率及低血糖率比較 對照組入組3個月血糖控制合格率為62.14%,低血糖率為10.71%;入組6個月血糖控制合格率為69.29%,低血糖率為5.00%。觀察組入組3個月血糖控制合格率為95.71%,低血糖率為8.57%;入組6個月血糖控制合格率為98.57%,低血糖率為1.43%。觀察組患者入組3個月、6個月血糖控制合格率高于對照組(χ2=1.187,3.947,P<0.05),低血糖率低于對照組(χ2=4.157,3.218,P<0.05)。
2.2心率、脈搏比較 兩組患者入組時心率、脈搏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入組3個月、6個月后心率、脈搏均較入組時明顯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入組前、入組3個月、6個月后心率、脈搏比較
2.3遵醫(yī)治療依從率比較 對照組入組3個月完全依從45例、部分依從52例、完全不依從43例,遵醫(yī)治療依從率為69.29%;入組6個月完全依從53例、部分依從59例、完全不依從28例,遵醫(yī)治療依從率為80.00%。觀察組入組3個月完全依從64例、部分依從68例、完全不依從8例,遵醫(yī)治療依從率為94.29%;入組6個月完全依從69例、部分依從68例、完全不依從3例,遵醫(yī)治療依從率為97.86%。入組3個月、6個月后觀察組患者治療依從率明顯高于對照組(χ2=5.872、5.013,P<0.05)。
心力衰竭是臨床各類心臟類疾病的終末期,原發(fā)疾病以心肌梗死、心肌病、血流動力學疾病等造成心機發(fā)生器質性損傷,導致心肌發(fā)生結構和功能的變化,致使心室泵血或充盈功能下降,全身器官血氧供應水平低下,導致患者出現呼吸困難、全身乏力及液體潴留等癥狀,降低患者勞動能力,同時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自理能力[5]。糖尿病是一種內分泌疾病,可以在心衰之前、過程中及之后發(fā)生。血糖升高導致患者動脈發(fā)生粥樣硬化和微血管病變的幾率增大,導致患者出現血栓狀態(tài)、血管內皮細胞損傷、血小板功能亢進、抗凝功能減退和血液流變學改變[6],再加上心臟泵血能力降低,進一步加重全身血氧供應障礙,加重患者臨床呼吸困難、乏力、液體潴留等癥狀。臨床研究[7]顯示,糖尿病合并心衰患者的治療預后影響因素中,血糖是否得到有效控制是最為重要的因素之一。而血糖控制與患者平時的日常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用藥情況、運動情況等密切相關。這些行為受到患者自控能力及對疾病理解程度的影響,一般患者能做到完全遵醫(yī)治療難度較大[8]。本文結果顯示,較之于僅采用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優(yōu)質護理顯著提升了患者的遵醫(yī)治療依從率,提升患者血糖控制合格率,降低低血糖發(fā)生率,降低患者心率和脈搏,提升心臟泵血功能,這些指標的改善使患者病情進展減緩,提升患者預后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