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
摘 要:在提高高中生人文素養(yǎng)的的課程中,音樂課對于提高高中生的音樂水平、提升學生整體的藝術鑒賞能力和人文素養(yǎng)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現(xiàn)階段的高中課程教學過程當中,音樂課常常被置于一個可有可無的位置,經常被人忽視。
關鍵詞:高中音樂 課堂教學 音樂素養(yǎng) 創(chuàng)新
在新課標中,關于高中生音樂課程的標準中有著明確的規(guī)定:“高中音樂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要積極主動的引領學生去自主的參與到音樂課的實踐當中,教師在課堂上要做到尊重每一位學生的獨特音樂體驗,拓展學生音樂思維,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备咧须A段開設音樂課程的根本目的就是要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和人文素養(yǎng),為高中生之后的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但就現(xiàn)階段來看,高中音樂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還存在著一些不可忽視的問題。
一、高中階段音樂課程教學現(xiàn)狀分析
目前,高中音樂課程很大程度上還是僅僅停留在教授學生一些歌曲的階段。在教學過程當中還存在教師的地位過于突出,學生地位弱化的現(xiàn)象,這就導致在高中音樂教學過程當中學生的積極性得不到有效的發(fā)揮,課堂效果差的狀況出現(xiàn)。
(一)被學生和老師普遍忽視。在傳統(tǒng)教育觀念的影響下,高中生只要高考能夠考出高分,就是優(yōu)秀的學生,那么這所學校也一定就是優(yōu)秀的高中學校?;诖?,高中階段學校在安排課程時往往以必修課程為重點,把高考科目作為教育教學的重點課程,而對于音樂等這些高考不考的內容往往安排很少的課時。通常還把這些課程看做是雞肋課程,學校和教師尚且如此看待這些課程況且是高中生。很多高中生受到學校和老師觀念的影響,也把這些人文學科視為可有可無的課程。在教學設備上學校也往往不會向這些課程安排過多的教學設備。
(二)高中階段音樂課程師資力量薄弱。高中階段的音樂課程在教學過程當中往往忽視對于情感世界的熏陶和培養(yǎng),這就很難培養(yǎng)學生的音樂審美能力。同時高中音樂教師的自身素質往往參差不齊,一些教師的音樂素質本身并不是很高,甚至很多音樂教師就是掛名音樂課程的教師,教師本身還教授別的課程。故此,無論是教師的專業(yè)教學方法還是教師的自身能力都還比較薄弱。
(三)教學效果不顯著。高中階段音樂課程教學中常常存在教學內容雜、亂、繁瑣的特點,很多音樂知識都比較無序,音樂的藝術特點不能很好的凸顯出來同時教學的內容與學生的實際情況也存在著脫離[1]。此外高中音樂課程學科本身也相對缺乏綜合性。教師在授課過程中經常采用單向灌輸?shù)姆绞?,學生在音樂知識的學習過程當中往往處于比較被動的位置。此外在教授過程中還存在授課內容與教師的授課方式不匹配的嚴重問題。這些因素的影響下就導致整體的音樂課堂教學質量差,不能讓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真正得到提高。
二、創(chuàng)新高中音樂教學,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的基本對策
想要切實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最重要的就是要利用好高中音樂課堂這個平臺。在教學方法和教學思想上做到創(chuàng)新,力求能夠做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音樂知識產生求知的欲望,這樣才能夠真正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提高高中音樂的教學質量。
(一)創(chuàng)新高中階段課程體系,切實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課堂效果與教學質量和人才的培養(yǎng)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構建一個全新的課程體系,建立一個新的音樂課程課型不僅是對于傳統(tǒng)音樂教學的一次改革,這種改革更能夠讓教師和學生都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高中音樂的教學內容不是分散的,而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2]。但是這并不意味這在教學過程當中課程內容就不可分割,我們可以根據(jù)實際的教學情況把教學內容在不改變原有系統(tǒng)的情況下進行分切或者合并。
(二)改變高中音樂教學方法,提高高中音樂課堂效率。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不能一味的固守成規(guī),要勇于創(chuàng)新,對于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要做到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把傳統(tǒng)教學理念中優(yōu)秀的部分做到傳承,同時要把現(xiàn)代的教學理念結合其中,讓學生自主學習,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體會到學習的樂趣,真正的做到學生做學生主體。所以在實際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要創(chuàng)新教學的方法,比如進行適當?shù)奶釂枺粋€合適的問題切入點能夠讓學生茅舍頓開,激發(fā)學生對于歌曲的切實理解。例如,在講古代音樂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欣賞一段古代樂器彈奏的古典名曲,如高山流水。在學生欣賞的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適當?shù)奶釂栆恍┡c高山流水有關的問題,如問什么作者在知己去世之后就再也不彈琴了呢?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欣賞音樂更能夠激發(fā)學生對于音樂的興趣,在之后的教學過程當中也能夠增加學生對于音樂的理解。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切實提高高中音樂課程的課堂效率。
(三)改變考評模式,從多個方面衡量學生的學習效果。對于學生的考評不是最終目的,高中音樂教學的最終通過檢驗這種方式目的是要讓學生切實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所以,考評是為了檢驗學生對于音樂知識的掌握,從而幫助學生切實提高音樂素養(yǎng)。當前階段,高中音樂課程教學評價方式的的改變是整個教學改革的重要一環(huán)[3]。作為一名高中音樂教師,在音樂教學過程當中應該十分重視對于學生的評價。教師對于學生的評價不僅能夠鞏固學生所學知識,讓學生做到查漏補缺,還能夠增強學生和教師之間的感情。考評最重要的就是在考核內容上,在考核中一定要十分重視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所占的份額,在多年的教學實際中我總結出的經驗是:學生本身并沒有好與壞的區(qū)別,只有學習態(tài)度的差別,只要學生自己有心學習,就一定能夠學會學好。另一方面,如果一個學生學習態(tài)度不端正,那么他一定學的不精。音樂課程作為提高學生整體人文素養(yǎng)的重要課程,其所承擔的責任包括讓學生明確學習音樂的重要意義以及音樂課程對學生自身未來發(fā)展能夠起到的重要作用。作為教師,要通過改變教學評價模式的方式讓學生自愿的去學習音樂課程,自覺的去提高自身的音樂素養(yǎng)。
(四)提高教學設備的質量,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潛能。在現(xiàn)階段,運用最多的教學設備就是多媒體。多媒體在高中階段的教學中不僅能夠對于圖片、文字、聲音、影響等做到同步的編輯處理和運用,還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讓學生在上課過程當中突破課堂的局限性,讓高中音樂課堂煥發(fā)魅力為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的提高提供更為廣闊的空間領域。利用好多媒體技術,一是要運用多媒體技術激發(fā)學生對于音樂的想去,讓學生在音樂課堂上更夠更為直觀的感受音樂的魅力與質量,通過這種方式來讓學生的音樂視野更為開闊,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而是要運用多媒體增強音樂課堂的感染力,讓高中音樂課堂成為學生良好精神氛圍的培養(yǎng)基地,通過身臨其境的音樂體驗讓學生切身感受音樂的悲喜、高低等,讓學生在音樂的熏陶中不知不覺的受到啟發(fā),從而激發(fā)音樂潛能,培養(yǎng)自身的人文素養(yǎng)。
結束語
創(chuàng)新作為我們國家發(fā)展進步的精神動力,為國家的發(fā)展和民族的進步提供了精神力量。音樂課程作為具有自身鮮明特點的一門課程,對于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激發(fā)和培養(yǎng)有著重要的作用。此外,高中音樂課程也為高中生提供了不一樣的學習方式和學習環(huán)境。在高中音樂課程中融入創(chuàng)新意識是現(xiàn)代音樂教學課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參考文獻
[1] 嵇立. 創(chuàng)新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J]. 北方音樂, 2017(24):147-147.
[2] 鄒蓉. 創(chuàng)新高中音樂課堂教學,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J]. 好家長, 2017(51):37-37.
[3 趙連軍. 學生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一高中音樂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創(chuàng)新[J]. 神州, 2017(21):152-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