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卓昱
在全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思想政治工作從根本上說是做人的工作,必須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不斷提高學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質(zhì)、文化素養(yǎng),讓學生成為德才兼?zhèn)洹⑷姘l(fā)展的人才?!备咝0嗉壩幕粌H是校園文化的載體,還是校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受到校園文化的影響和制約。班級文化的多樣性不斷為校園文化注入新思想,增添活力,充實校園文化內(nèi)容,加強和促進校園文化的形成與發(fā)展。因此,建設良好班級文化既是加強班級管理的要求,又是形成集體凝聚力的精神基礎,更是全面提高大學生人文素質(zhì)的重要保證。
一、班級文化建設的困境
(一)“顯性文化”缺失,班級價值認同感低。當前我國高等教育學校呈現(xiàn)班級開放式管理,即班級沒有固定的場域,因而無法形成固定的文化,尤其是“顯性文化”缺失?!帮@性文化”是指班級里可以摸得著、看得見的環(huán)境文化,也就是物質(zhì)文化,比如教室墻壁上的名言警句,名人畫像;懸掛在教室前面的班訓、班風等醒目圖案和標語等等。由于高校課程設置的原因,學生上課流動性大,高校教學場所基本是人員高流動性場所,學生對于教室的歸屬感不強,及時是上自習,也是流動在不同教室中。班級同學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僅限于上下課,接觸時間短。再加上大班課教學,課堂學生專業(yè)混雜度高,學生上課的座位不確定,導致學生與本班學生的接觸更少。在“顯性文化”缺失的情況下,學生班級概念較弱,對于班級的作用和意義也認識不深刻。
(二)班級文化建設核心人物定位不清晰。班主任和主要班干部是班級文化建設核心,高校班主任大多是一線教師,由于上班出勤的特殊性,無法完全發(fā)揮指導學生和管理學生的作用,導致班主任在班級文化建設中存在嚴重的“失位”情況。其次班干部作為班級的直接管理者,承擔著上傳下達的橋梁作用,他們是班級的核心,是先鋒和表率。因此,班干部的模范作用是否到位,他們的精神面貌是積極還是消極,很大程度上影響著班風。很多班級從組建開始,班級凝聚力就走下坡路,隨著年紀升高,摩擦和矛盾日益增多,班級呈現(xiàn)一盤散沙的局面。一是班干部的選拔不科學,缺乏考評機制和退出機制。很多班級往往是一入學就選班委,學生之間不了解,投票只憑印象和競選演講,很多學生缺乏“在其位,謀其政”的擔當,往往是“當一天和尚敲一天鐘”。二是班干部的培養(yǎng)不到位,他們有一顆為學生服務的熱心,但是可能缺少管理班級的能力,這就需要輔導員、班主任加強對他們的培養(yǎng)與溝通,教導他們?nèi)绾谓鉀Q班級問題。
二、高校班級文化建設的重要性
(一)是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托?!吨泄仓醒雵鴦赵宏P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明確提出,要依托班級、社團等組織形式,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班級是大學生的基本組織形式,是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的主要組織載體。班級文化具有滲透性強、影響力持久、形象生動、直觀易懂等特點,能夠活化思想政治教育內(nèi)容,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使思想政治教育更有活力、吸引力,更易被學生所接受,從而達到更好的效果。
(二)是校園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建設良好的班級文化,是全面推進校園文化建設的起點。一個具有良好班級文化的班集體,不僅能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和積極向上的學習氛圍,還能活躍學生探究性思維,增強學生競爭意識和創(chuàng)新精神,更能直接提高教學質(zhì)量,營造良好的班級氛圍。良好的班級文化是促進校園不斷發(fā)展的動力,可以有效增強班級凝聚力和戰(zhàn)斗力,是一個班級的生命。校園文化建設又為班級建設創(chuàng)造良好環(huán)境和條件,兩者之間相互促進、相互影響,形成良性循環(huán),既能促進班級文化建設向更高水平發(fā)展,又能促進良好校園文化的形成。
(三)是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重要保障。每個人的成長都和周圍的環(huán)境息息相關,班級是學生學習生活最重要的組織,為學生成長發(fā)展提供最直接的環(huán)境。良好的班級和校園文化氛圍能夠幫助學生形成優(yōu)良的品格,促進他們身心的健康發(fā)展,最終有利于激發(fā)他們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作為潛在的教育力量,班級文化可以強化學生對團體、組織的歸屬感,通過滿足學生的心理需要促進學生發(fā)展,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zhì),激勵學生發(fā)展和進步。班級文化一旦成形,學生可以利用共同的內(nèi)化價值觀規(guī)范自己的言行舉止,通過群體間無意識的互動,在班級輿論的引導下對成員產(chǎn)生無形的壓力,利用制度和道德的雙重影響力,使其自身層面言行符合社會評價標準,有效促進個人社會化。
三、班級文化建設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路徑分析
(一)完善文化建設目標,增強班級凝聚力。班級文化建設的目標應該由班級全體同學參與制定,同時細化目標按照階段制定分目標,最終達成目標。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動性與積極性,綜合考慮學生個人性格特質(zhì)、家庭背景、專業(yè)需求、集體意愿和班主任輔導員個人風格等因素,凝結(jié)班級全體成員的智慧,建立健康的、可行性較高的、穩(wěn)定性較強的班級文化建設目標。教師不僅要向班干部委傳授工作方法,而且還要對他們進行跟蹤指導,在班干部任命時要做到因人而異,根據(jù)每個人的特點和特長進行不同的分工,盡量讓每個人的才能得以充分發(fā)揮,幫助班干部在班里樹立威信,同時引導他們關注國家大事,給予具體指導,通過細化目標增強他們領班、管班的能力,逐步提高他們的管理水平,培養(yǎng)出一支高素質(zhì)且有較強管理能力的班干部隊伍。
在班委會的組織下,由輔導員和班主任作為引領者,根據(jù)學?,F(xiàn)有規(guī)章制度與文化內(nèi)容,結(jié)合班級特色設計出能夠體現(xiàn)班級獨特性的文化要素,形成獨特的班級文化符號,對班級成員實施文化熏陶,如設立班徽、班歌、班服、班級宣言以及班級紀念日等各種文化符號,將班級全體成員的集體文化目標凝聚在各種文化符號中,進而建設積極的班級主流文化,借助“顯性文化”的班級文化符號,建立隱性的班級文化體系,以此激勵學生認同班級,產(chǎn)生班級歸屬感,增強班級凝聚力,形成班級集體價值觀。
(二)完善宿舍文化建設,強化學生自我管理。高校不同于中小學的教學情況,沒有固定教室,也就沒有固定的活動地點,如何定期組織班級活動就面臨困難。解決這種情況,可以以宿舍為單位,注重宿舍文化的構(gòu)建。宿舍的整體風貌好可以帶動宿舍成員整體的學習積極性,班級文化的建設就要充分利用宿舍這塊文化陣地,來營造班級成員學習的氛圍。可以安排班級學習優(yōu)秀的學生開展“宿舍課堂”,利用課余時間為學業(yè)困難學生答疑解惑,通過小班教學幫助學業(yè)困難學生。同時也要強化學生自我管理,暢通班級信息溝通渠道,建立反饋機制和提案機制。對于班級內(nèi)部出現(xiàn)的一系列問題,以及班干部在工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應該建立一個溝通反饋機制,將問題擺到臺面上,組織班級同學進行研討,提出解決方案,通過群策群力的方式化解班級管理中的矛盾。
(三)打造品牌活動,加強網(wǎng)絡輿論引導。班級活動是素質(zhì)形成發(fā)展的主要動力,是班級教育的重要機制,是學生自我教育的基礎,是建設班級文化的最佳途徑。除了完成學校布置的規(guī)定動作外,班級應努力打造自己的品牌和特色活動。班級在組織活動前,應當結(jié)合專業(yè)特質(zhì),學生意向舉辦符合學生心里特質(zhì)的活動,做好前期的籌劃和準備工作,打破溝通的壁壘開展好線下活動。活動開展中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及時上傳活動的詳情,動態(tài)呈現(xiàn)班級文化成果?;顒雍筮\用文字和圖片記錄活動點滴,做到存檔工作,培養(yǎng)學生對班集體良好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促進班級活動良性發(fā)展。
彼此信任、相互關心、感情融洽、積極向上的班風離不開網(wǎng)絡輿論的正確引導。學生干部是學生的同齡伙伴,他們最容易與學生進行心理溝通,要主動培育“網(wǎng)絡意見領袖”,以班干部為核心進行集體教育,發(fā)揮好朋輩教育的優(yōu)勢。輔導員、班主任是學生思政教育的有效參與者,要積極融入到新媒體陣地,搶占新時代思政前沿領域,積極發(fā)聲,引領正確的價值觀,厘清學生的思想誤區(qū),把思政教育融入到學生的成長成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