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高強
語文是高中教學體系中的一門基礎學科,在傳統(tǒng)教育理念下,語文學科的教學重點主要集中在學生閱讀能力、理解能力、寫作能力等語文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上,而在素質(zhì)教育理念下,高中語文教學在原有目標的基礎上,又加入了人文精神教育目標,即通過科學、有效的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和精神,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以此來更好地促進高中生的全面發(fā)展。那么,如何有效將人文精神滲透到語文教學中呢?
一、更新教學理念,陶冶學生人文思想
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是人文精神教育有效滲透到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關鍵因素,教學理念的科學性不僅決定了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模式,而且對語文教學方向的正確性也有直接影響。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師所扮演的角色已經(jīng)不單單是系統(tǒng)地向?qū)W生傳授知識,提升學生成績,而是要在此基礎上利用有效的教學活動,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從思想層面引導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進而在日常行為中外化出來。所以,作為高中語文教師,一定要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教學理念,不斷充實自身的人文精神,并結(jié)合各階段的語文教學內(nèi)容,將人文精神有效融入到課堂活動中,在潛移默化中陶冶學生的人文思想,達到培養(yǎng)學生人文精神的最終目的。
比如說,在教學《沁園春·長沙》這篇文章時,教師首先要明確本節(jié)課的教學目標和任務,并且對文章的中心思想做到充分了解與掌握,然后以此為依據(jù)開展教學設計工作。針對本篇文章的教學,教師可以將教學目標設計為以下三個方面:品味詩的語言和意境;感受作者毛澤東青年時代的偉大抱負和革命情懷;品味詩詞,理解景中寓情、情中顯志的特點。其中,在第二個教學目標的完成過程中就可以適當加入人文思想教育。我們都知道,毛澤東是20世紀獨領風騷的人物,他是領袖,他為人民謀幸福,他是共和國的締造者。作為詩人,毛澤東用他的詩詞記錄了他革命人生的心路歷程,反映了中國革命各個時期的現(xiàn)實生活,是一部中國革命的英雄史詩。在這首詩的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去感受字里行間的豪邁奔放、氣勢磅礴、慷慨激昂,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愛國主義精神,幫助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激發(fā)學生參與熱情
近年來,越來越多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模式被應用到教學實踐中,豐富課堂教學的同時,也收獲了令人滿意的教學效果,多媒體輔助教學就是其中最為廣泛的方式之一。從以往的教學情況我們了解到,采用多媒體技術輔助教學,一方面可以通過多種展現(xiàn)形式使教學內(nèi)容更加清晰、直觀,加深學生對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另一方面則可以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課堂主體地位,有利于人文精神在教學活動中的有效滲透。除了多媒體輔助教學之外,教師還可以通過舉辦各類活動來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精神。比如說:人文讀書展、以人文思想為主題的辯論賽以及組建課外人文閱讀小組等,讓學生在各類活動中提升自身的人文意識和人文精神。
以《沁園春·雪》這篇文章為例,教師講解這篇文章時,首先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一組長城雪景的圖片,將學生帶入特定的情境中,感受“山舞銀蛇,原馳蠟象”的唯美景色,以此來吸引學生的課堂注意力,然后對文章進行朗讀和講解,以長城雪景為講解主線,引出文章的寫作背景,使學生了解為何毛澤東在看到這大好河山之后,會發(fā)出“數(shù)風流人物,還看今朝”的感慨。此外,還可以將此篇文章與《沁園春·長沙》進行比較閱讀,感受作者不同時期的人生觀。課文講解完之后,為了讓學生更加深入地體會文章中所蘊含的人文精神,教師還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朗誦視頻,將學生置放在朗讀者所帶動的感情中,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
三、充分發(fā)揮教材本身的人文魅力
教材作為語文教學活動的重要載體,在教學質(zhì)量的提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來,為了豐富語文學科教學內(nèi)容,教材編制人員在原有內(nèi)容的基礎上加入了許多新的元素,人文精神的傳播就是其中最重要的一個模塊,這無疑給人文思想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滲透創(chuàng)造了有效的途徑。在教材內(nèi)容改革之后,教師要做的,就是將教材本身所蘊含的人文魅力向?qū)W生充分展示出來,讓學生通過文章的學習充分挖掘其中隱含的各種深意和人生哲理,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優(yōu)秀的道德品質(zhì)。
比如說,在學習《論語》的相關文章時,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教學重點大多集中在古漢語字詞的掌握以及文章的翻譯和講解上,忽略了對文章深刻內(nèi)涵的講解,殊不知,每篇《論語》的文章都蘊藏著深刻的哲理和需要學生繼承和發(fā)揚的傳統(tǒng)美德,“仁者愛人”“君子之風”“誨人不倦”等品德都蘊藏在《論語》文章中,教師如果在教學中能夠?qū)⑦@些內(nèi)容挖掘出來,那么不僅可以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而且對學生人文精神的培養(yǎng)是非常有利的,有利于促進新時期高中語文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xiàn)。
綜上所述,在全新教學理念的推動下,人文精神教育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所占據(jù)的地位逐漸上升,人文精神教育的開展若想達到預期目標,教師需要從多個方面著手,將人文精神全面滲透到教學活動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中。只有這樣,才能使教學活動科學、系統(tǒng),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為社會發(fā)展培養(yǎng)更多有道德、有文化、有素質(zhì)的優(yōu)秀人才。
作者單位:甘肅省平?jīng)鍪星f浪縣教育局(744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