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艷 李健
招商銀行理財端出現爆雷,其背后意義是打破銀行剛兌,間接推升市場信用風險,導致信用分層的結構性問題。招行目前正加快向“金融科技銀行”轉型,雖然在其報表里看不清哪些是金融科技帶來的額外收入,但正如招行管理層所稱,未來已來,在這條路上,或許并無其他選擇。
近期,招商銀行可謂是負面新聞纏身,優(yōu)質客戶服務質量下滑、與光大證券存在糾紛、和“錢端”掐架、涉美訴訟等,沒有一件事是令人省心的。特別涉美事件在資本市場的發(fā)酵,導致招行A股股價在6月25日一度大跌超過8%,成交量創(chuàng)下近4年新高。
或許是負面信息近期的扎堆呈現,在招行6月27日召開的2018年股東大會上,《紅周刊》記者現場觀察到,與往年不同,今年招行的股東大會新增了安保環(huán)節(jié),而且現場疑似有“錢端”維權人員現身。另外,股東大會提問環(huán)節(jié)時間也并不充裕,會后管理層也不如以往一樣與投資者進行交流,而是直接離場。
與“錢端”公司的“14億元理財資金逾期”、與光大證券旗下子公司光大資本34.89億元訴訟糾紛,這些事項無不與招行理財產品相關。事實上,招商銀行旗下財富管理平臺招商財富不僅踩雷了光大項目,早在此之前,其投資的包括襄陽雅可商務區(qū)開發(fā)有限公司、南京西部路橋集團有限公司、奇飛翔藝(北京)軟件有限公司等也多次被起訴。
對此,長期跟蹤招行的投資人@ ice_招行谷子地對《紅周刊》記者表示,首先要搞清楚一點,只要是資產配置到高于國債收益的地方都是有風險的。不過他同時也表示,招行6萬多億表內資產、2萬億左右表外資產,即使按照極低的不良率1%計算,不良資產也是幾百億計的,如果一個雷30億,每個月即便爆一個也是能夠承受的。
他進一步解釋稱,“對于理財而言,首先要弄明白一個問題就是理財產品不是剛性兌付的,投資人在享受高收益的同時必然要承擔高風險。有些風險是無法避免的,所以關鍵問題不在于是否爆雷,而在于招行的風控和合規(guī)管理是否做到了貸前、貸中、貸后的盡職盡責。從目前的信息看,并沒有證據證明最近的幾個‘踩雷事件是因招行的嚴重失職造成的?!?/p>
同樣是對招行近期集中暴露的風險,龍贏富澤資產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童第軼則認為,“這可以看做近期銀行業(yè)整改、金融供給側改革的一個縮影?!便y保監(jiān)會4月30日發(fā)文將風險分類范圍由表內信貸資產拓寬所有承擔信用風險的表內外資產,這將對分類不嚴格的銀行產生補提撥備的壓力。不久前的“包商銀行”事件、招商銀行P2P“錢端”爆雷等,其背后意義是打破銀行剛兌,間接推升市場信用風險,導致信用分層的結構性問題。
童第軼進一步表示,預計監(jiān)管層面對招商銀行和其衍生問題時,顯然會吸取2018年的經驗,會針對結構性問題防范風險??傮w來看,當前銀行業(yè)從經營分化走向風險分化。在這一背景下,銀行業(yè)的“馬太效應”將更加突出,在近期“黑天鵝”影響消退后,作為股份銀行的頭部公司,招行在兼具客戶數量、資金成本優(yōu)勢和良好抗風險能力下,依然會是投資者投資銀行股的首選標的。
在招行股東會現場,上海實力資產CEO陳理對《紅周刊》記者表示,招行在前端業(yè)務端的風控上確實是存在一些問題的,僅從光大證券一事就可看出,其投資能力業(yè)務水平是待提升的,光靠后端的保底是不行的,關鍵還是要提升前端的業(yè)務能力,風險管理要前移才行。
在本次股東大會上,有股東還向管理層就最近三家中資銀行接到美國法院傳票事件進行了提問。對此,招行董事長李建紅表示,招行一貫高度重視反洗錢與制裁合規(guī)管理,具有完善的反洗錢和制裁合規(guī)體系。李建紅進一步解釋,“強烈的風險意識可以使風險得以化解,招行在風險管控上,一般都是做最壞的準備,爭取最好的結果。風險管控有幾點,既要補短板,更要固底板,消除盲區(qū)、短板、死角”。
對于美國司法系統對三家中國銀行可能制裁的傳聞,職業(yè)投資人馬喆表示情況比較復雜,需要進一步觀察。而“錢端”事件雖然給招行帶來一些負面影響,但這是幾年前招行推出的平臺產品,不是招行自己的產品。不過不排除總行在給分行下任務時可能過于強調銷售的可能,導致了一線銷售人員沒有向客戶提示清楚風險。馬喆認為,此事涉及規(guī)模有限,即使招行承擔了全部責任,對報表的影響也是非常有限的,不會影響招行的內在價值。
長期以來,招商銀行一直是以優(yōu)質服務起家的,但是《紅周刊》記者從很多私募和機構人士處了解到,近年來,招商銀行對優(yōu)質客戶的服務已經出現下滑了。如深圳榕樹資產管理公司董事長翟敬勇就向《紅周刊》記者表示,“我2018年差點兒要注銷招商銀行賬戶了?!倍鴱V發(fā)證券銀行板塊首席分析師倪軍也向《紅周刊》記者表示,“最近有一些客戶反映招商銀行的私人銀行服務不如之前?!?/p>
對此,《紅周刊》記者采訪了招商銀行董事會辦公室機構業(yè)務相關負責人,她回復稱,招商銀行有7萬名員工,但有零售客戶1.2億戶,私人銀行客戶7.29萬戶,服務質量下降是我們不希望看到的,“所以,招商銀行要將金融科技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目前掌上生活APP的數字化獲客已經到62.3%;招商銀行APP的數字化獲客占比超過30%,和2018年同期比提升了12%。兩大APP的金融服務場景,已經有若干達到千萬級MAU?!?/p>
然而即便如此,招商銀行的服務還是面臨同類銀行如平安銀行的趕超,平安銀行的“投顧+前線服務人員+系統賦能”方式使得自己背靠平安集團的優(yōu)勢能夠很好地體現出來,而且其還為客戶提供醫(yī)療健康、美容、高爾夫等綜合型的定制化服務。年報顯示,2018年末,平安銀行的私人銀行達標客戶3萬戶,同比增長27.7%,高于零售客戶數量20%的增速。
面對同業(yè)銀行的競爭,倪軍認為,這可能會對招商銀行高端客戶增速造成影響。一直以來,滿足客戶需求是招行能夠長期保持超額收益的重要原因,其中私人銀行是對零售業(yè)務貢獻度最高的業(yè)務。雖然對于平安銀行來說,更高成本的存款來源,對應的必然是一些高風險的資產,而高風險資產又肯定會產生較高的不良貸款率,但對于客戶來說,這樣的策略反而是有更高吸引力的。
在招行本次股東大會上,提問環(huán)節(jié)持續(xù)了40分鐘左右,實際提問股東僅有3名,總共4個問題。對此,市場調侃招行此次開了一場史上問題最少的股東大會。
在提問環(huán)節(jié),第一個提問的內容是招行金融科技的效果及變現能力。
對此,招行董事長李建紅表示,在銀行業(yè)競爭激烈的背景下,大中小行都想學習招行,在零售商發(fā)力,招行的競爭對手既有同業(yè)的大中小型銀行,但最主要的競爭對手、最大的顛覆性風險并不在同業(yè),而在異業(yè),主要就是金融科技。
此外,股東大會還通過了修訂公司章程的議案,李建紅表示,為貫徹落實“科技引領”戰(zhàn)略原則,加快向“金融科技銀行”轉型,招行制定年度財務預算方案時將持續(xù)加大對金融科技的投入,每年投入金融科技的整體預算額度原則上不低于上一年度招行經審計的營業(yè)收入(集體口徑)的3.5%;其中,投入經董事會授權成立的“招商銀行金融科技創(chuàng)新項目基金”的預算額度原則上不低于招行上一年度經審計的營業(yè)收入(集體口徑)的1%。
對于招行在此次股東大會上如此大力闡述金融科技,業(yè)內反響不一。有觀點認為,金融科技并不能馬上出成績,而且其重要性大家都知道,沒有必要為此花費如此寶貴時間,但現場的一位投資人卻對記者直言,“你們值得在這方面著筆?!彼硎?,此次招行戰(zhàn)略轉型意義重大。
事實上,“金融科技”一詞雖然火爆,但即便高調如招行這般,也很難在其報表里看到有哪些是金融科技帶來的額外收入,不過,正如招行管理層所稱,未來已來,在這條路上,或許并無其他選擇。
對此,@ice_招行谷子地表示,招行已經清楚地認識到,依靠網點獲客是一條死胡同,想要做大客群基礎,只能依賴以金融科技為基礎的數字化獲客。未來顛覆銀行的只可能來自異業(yè)的金融科技公司。如果現在不下決心向金融科技轉型,未來就只能拱手讓出市場。招行轉型的優(yōu)勢是有一套長期積累的風險控制體系和一群忠實的高凈值客群。
不過,他同時也表示,招行轉型并非沒有難度,這主要體現在,一方面,它不是在白紙上重新畫一幅宏偉的藍圖,而是要兼顧現有的資產和條條框框的約束,所以這種變革更困難。另外,金融科技公司受監(jiān)管的約束少。
馬喆認為,招行向金融科技銀行轉型時間相對比較早,各分行落實得也很好,上下都很重視,相信科技金融基因正在一點點注入到招行的血液中。相對于同業(yè),不僅是口號的領先,還是理念的領先。他表示,自己看好招行科技基因的創(chuàng)新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