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 安建軍 李彥榮
摘要 通過對適采期的花椒噴施乙烯利、萘乙酸、噻苯隆,研究3種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花椒果實脫落的影響。結果發(fā)現上述3種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花椒果實脫落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不同類型和劑量的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對果實脫落的促進效果不同,400倍液的乙烯利整樹噴施造成果實和葉的脫落率最高,但大量落葉會對樹體造成較大影響,綜合比較,果?;繃娛潴w負面影響較小,建議在生產上使用。
關鍵詞 花椒;乙烯利;萘乙酸;噻苯隆;果實脫落
中圖分類號 S482.8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19)10-0133-02
Abstract Experiments on spraying ethephon, naphthalene acetic acid and thifenolone on Zanthoxylum bungeanum in suitable harvest period, It was found that the three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could promote the Zanthoxylum bungeanum fruit abscission. Different types and doses of plant growth regulators had different effects on promoting fruit abscission. Ethylene spraying with 400 times liquid resulted in the highest abscission rate of fruits and leaves, but a great quantity fallen leaves would have a greater influence on the tree body. Comparing comprehensively, spraying growth regulator at the base of fruit stem had less negative effect on tree body.
Key words Zanthoxylum bungeanum;Ethylene;Naphthylacetic acid;Thifenolone;Fruit abscission
花椒(Zanthoxylum bungeanum)屬蕓香科多年生灌木或小喬木,果皮有特殊的辛辣香味,是我國多地傳統的主要調味品之一[1-3]。我國花椒主要分布在四川、甘肅、陜西、山東等地,年產量約為12萬t,并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長[4]。當前,花椒采摘以人工采摘為主,由于枝條遍生密刺,采收速度慢,難度大,工作效率低,用工多,難以滿足花椒采摘期短、高效益栽培的要求[5],筆者采用果蔬中能促進果實脫落的3種常用藥劑(乙烯利、萘乙酸和噻苯?。┻M行試驗,以期得到促進花椒果實脫落的最適藥劑類型和噴施濃度及噴施位置,以便降低椒農勞動強度,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生產成本。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點及材料
試驗地點位于甘肅省天水市清水縣郭川村花椒園,園內均為16年生盛果期果樹,栽植行株距為4 m×3 m,樹體生長較整齊,均采用自然圓頭形整形,樹高1.8~2.2 m,冠徑3 m左右,主栽品種為大紅袍。
1.2 試驗藥劑
40%乙烯利(水劑),四川國光農化股份有限公司;0.1%噻苯?。扇芤簞?,四川國光農化股份有限公司;20%萘乙酸(可濕性粉劑),四川國光農化股份有限公司。
1.3 試驗方法
在花椒適采期,對果實果梗、葉片、整樹噴施200~600倍乙烯利、400~800倍萘乙酸、600~1 000倍噻苯隆,以清水為對照,在樹下方鋪設篷布收集脫落的花椒果實。72 h后通過人工敲打枝條促進果實脫落,收集稱量脫落果實鮮重。比較不同部位噴施不同濃度的不同藥劑果實脫落鮮重,確定最佳藥劑及噴施部位和濃度。試驗過程天氣晴朗,無陰雨。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稀釋倍數乙烯利作用于花椒樹不同部位果實脫落情況
將乙烯利200~600倍液分別噴施在花椒樹果實果梗、葉片、整樹,對照組用清水,72 h后收集脫落花椒果實并測定鮮重,結果見表1。從表1可以看出,不同稀釋倍數的乙烯利對施用在果實果梗、葉片和整樹上的脫落果實鮮重有顯著差異,其中噴施在整樹上的效果最為明顯,落果較多,其次是果實果梗噴施,效果最差的是僅噴施在葉片上。
不同稀釋濃度乙烯利噴施在果實果梗部位落果鮮重也有一定差異,其中效果最好的是稀釋400倍液,其次是200倍液和300倍液,最差的是600倍液。因此在田間單純使用40%乙烯利脫果推薦400倍液。
2.2 不同稀釋倍數萘乙酸作用于花椒樹不同部位果實脫落情況
將萘乙酸400~800倍液分別噴施在花椒樹果實果梗、葉片、整樹,72 h后收集脫落花椒果實,測定鮮重,結果見表2。從表2可以看出,不同稀釋倍數的萘乙酸對施用在果實果梗、葉片和整樹上的脫落果實鮮重差異顯著,效果與乙烯利相似,整樹噴施效果較好,最差的為葉片噴施。不同稀釋濃度萘乙酸噴施在果實果梗部位落果鮮重差異見表2,由表2可知,效果最好的是稀釋500倍液和600倍液,二者差異不顯著,其次是400倍液和700倍液,最差的為800倍液。因此在田間單純使用20%萘乙酸脫果推薦500~600倍液。
2.3 不同稀釋倍數噻苯隆作用于花椒樹不同部位果實脫落情況
將噻苯隆600~1 000倍液噴施在花椒樹果實果梗部位、葉片、整樹,72 h后收集脫落花椒果實,并測定鮮重,結果見表3。從表3可以看出,不同稀釋倍數噻苯隆的施用對果實果梗、葉片和整樹上的脫果效果與前2種藥劑基本相似,整樹噴施脫果量最多,葉片脫果量相對較少。不同稀釋濃度噻苯隆噴施在果實果梗部位落果鮮重差異見表3。由表3可知,效果較好的800倍液,最差的為1 000倍液,因此在田間單純使用0.1%噻苯隆脫果推薦800倍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