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亦川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稻花香兩岸……”電影《上甘嶺》中,志愿軍戰(zhàn)士們在地下坑道里唱起了這首愛國思鄉(xiāng)的歌。歌詞是喬羽老爺爺用了半個月的時間才寫出來的,可真夠辛苦啊!
歌詞交到導演手里,導演要求把“一條大河”改為“萬里長江”,喬爺爺不接受這個意見。他說,改成“萬里長江”以后,沒有住在長江邊的人,感覺就有點“隔”;而一旦唱起“一條大河”,有人就會想起自己故鄉(xiāng)的河,有人就會想起自己母校邊的河,還有的會想起……
“那么,就不是同一條河啦?”
“為什么一定要是同一條河呢?各人想的不是同一條河,但是喚起的感情是相通的?。 ?/p>
喬爺爺是對的。古人說過:“情與景遇,則情愈深?!睈蹏监l(xiāng)的情,遇到了相應的景,就容易被喚起,被激發(fā),被增強,被加深。看到長江的景,聽到唱長江的歌,也就容易喚起住在長江邊上的人們強烈的感情;而住在其他大河岸邊的人就可能想到這是別人的家鄉(xiāng),感情就“隔”了。而包括“萬里長江”在內的“一條大河”則有很大的空間。人們想象著各自心中的“一條大河”,喚起了各自的愛國思鄉(xiāng)的情感。這就是喬爺爺說的“各人想的不是同一條河,但是喚起的感情是相通的啊”。所以這首歌受到了普遍的歡迎,直到今天仍然傳唱不衰。
我們也要學習喬爺爺,寫作文時要充分發(fā)揮自己的想象,也要盡量喚起讀者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