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梅
【摘 要】目的:對標準化溝通模式在EICU床旁交接班中的應用效果進行分析和探討。方法:對我院EICU收治的533例重癥患者進行分析,患者就診時間為2018年01月-2018年12月,將2018年01月-2018年06月接收的262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將2018年07月-2018年12月接收的271例患者作為實驗組,并在實驗組患者中實施標準化溝通交接班模式,然后對兩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患者及家屬滿意度、護理投訴例數(shù)以及護理人員對患者病情掌握程度進行觀察和比較。結(jié)果:在實施標準化溝通交接班模式后,出現(xiàn)壓力性損傷、藥物事件、非計劃拔管、藥物外滲、物資遺失等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顯著降低,且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提高,投訴率明顯下降,P值<0.05,兩組之間具有顯著性差異。此外,實驗組中護理人員對患者病情掌握程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jié)論:通過對EICU患者實施標準化溝通交接班模式,能夠顯著提高患者對護理工作的滿意度,降低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確?;颊呱踩?,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護理能力,因而具有很高的臨床應用及推廣價值。
【關(guān)鍵詞】標準化溝通;EICU;SBAR;床邊交接班
Objective: To analyze and discuss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standardized communication mode in EICU bedside shift. Methods: 533 patients with severe illness in EICU of our hospital were analyzed.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from January 2018 to December 2018. 262 patients received from January 2018 to June 2018 were taken as the control group. 271 patients received from July 2018 to December 2018 were taken as the experimental group. Standardized communication mode was implemented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n the occurrence of adverse nursing events in the two groups was summarized. Rat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and their families, number of nursing complaints and nursesmastery of patients condition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standardized communication mod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such as stress injury, drug incident, unplanned extubation, fluid exosmosis,Material loss and so on decreased significantly,and patients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increased, complaint rate decreased significantly, P < 0.05There wa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In addition,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the nursesmastery of the patients condi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with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CONCLUSION: Standardized communication mode for EICU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patientssatisfaction with nursing work,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events, ensure patients life safety, and improve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ability of nurses, so it has hig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中圖分類號】R248.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6-03--01
前言:標準化溝通模式(SBAR)是臨床護理中常見的一種溝通模式,其最早在航空業(yè)和軍事中應用,主要是為了確保在緊急情況下的有效溝通。臨床護理工作中,護士交接班是至關(guān)重要的工作環(huán)節(jié),提高床旁交接班效率對臨床護理工作質(zhì)量具有重要意義,而EICU匯集了各種急危重癥,患者通常都具有病情復雜、嚴重、變化快等特點,因而需要提高護理床旁交接班質(zhì)量和效率,防止由于溝通問題產(chǎn)生不必要的安全隱患。對此,為了探究標準化溝通模式在EICU中的作用,本研究對533例急危重癥患者進行了分析,其具體過程和結(jié)果如下。
一 資料和方法
1 對象選擇
我院EICU對收治的533例急危重癥患者進行分析,患者就診時間為2018年01月-2018年12月,將2018年01月-2018年06月接收的262例患者作為對照組,將2018年07月-12月接收的271例患者作為實驗組。EICU編制和開放床位均為10張,有護理人員21名,其中男性1名,女性20名;護士年齡在21-48歲,平均年齡為24歲;有護士9名,護師9名,主管護師2名,副主任護師1名;在這些工作人員中,具有大專學歷8名,本科學歷13名。在實驗組患者中,女性157例,男性105例,平均年齡為58歲。在對照組患者中,女性患者122例,男性患者149例,平均年齡為51歲。對兩組患者一般資料(年齡、性別、疾病種類、監(jiān)護天數(shù))進行比較,結(jié)果顯示P值>0.05,不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過程方法
(1)標準化溝通模式培訓
醫(yī)院2018年4月開展了標準化溝通情景劇大賽,在比賽之前,進行了全院護士長及護理骨干的標準化溝通培訓,并通過片區(qū)、科室再次培訓科內(nèi)人員,護士長充分發(fā)揮帶頭作用,組織全科護士進行標準化溝通的一系列培訓,成立急診科標準化溝通小組,并對各個板塊進行個案分析和情景模擬演練,最后進行考核和反饋,選出最佳作品參賽。護士長還每日參與護士床旁交接班,對護理工作進行監(jiān)督并指導。護理人員對標準化溝通模式有了正確的認識,明確了解該溝通方式的對傳遞患者病情信息的重要性,參與度高。
(2)制定EICU床旁交接班指引
工作人員需要對標準化溝通模式進行學習,并了解科室的特點,在原來交接班的基礎(chǔ)上綜合制定新的床旁交接班指引單,并將標準化溝通的具體內(nèi)容融合到交接班指引單中,形成固定順序、模式。在標準化溝通模式(SBAR)中,S表示發(fā)生了什么,護理人員需要注重了解患者的年齡、姓名和床號,同時還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變化。B表示患者的基本信息,交接內(nèi)容主要包括:患者現(xiàn)病史和既往病史;患者住院時間、診斷和主訴;患者主要治療和特殊護理。A表示依據(jù)現(xiàn)有資料進行專業(yè)性評估,交接內(nèi)容主要包括:患者意識、管道、瞳孔、飲食、皮膚、心理狀況和用藥執(zhí)行情況,以及患者最近生命體征數(shù)據(jù)、檢查、檢驗陽性結(jié)果和所觀察到的特殊情況,明確潛在的護理風險和問題。R表示需要什么,交接內(nèi)容主要包括:已經(jīng)采取措施的有效性;下一班該完成的事項以及關(guān)注重點的建議。
(3)完善交接流程
在交接班前,交班的責任護士需要嚴格按照相關(guān)格式填寫交接班指引單并簽名。交接班過程中,雙方需要共同檢查患者,交班者向接班者交代具體事項。交代完成后,由接班者在指引單上簽名確認,若與患者實際情況不符,交班者需要給予說明并在備注中記錄。
3 觀察指標
對實施標準化溝通模式前后護理投訴例數(shù)、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例數(shù)、患者及家屬滿意度以及護士對病情程度的掌握情況進行評價和比較。每周抽選兩三名患者,對護理人員進行評分,制定滿意度調(diào)查問卷表,由患者或患者家屬自行填寫。問卷內(nèi)容主要有護理人員技術(shù)、人文關(guān)懷、耐心解答、責任心以及知識宣教等方面,總分為100分,每項20分。
4 數(shù)據(jù)分析
對以上研究中所獲得的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統(tǒng)計,分析軟件為SPSS20.0,用百分號代表計數(shù)資料,用正負標準差代表計量資料,用T檢驗和卡方檢驗進行兩組差異性比較,當結(jié)果P<0.05時,說明統(tǒng)計學意義顯著。
二 結(jié)果
1 比較護理人員對兩組患者病情掌握程度
在實施標準化溝通模式后,護理人員對患者病情掌握程度有了顯著的提升,P值<0.05,兩組之間具有顯著性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對兩組患者護理質(zhì)量、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患者滿意度進行比較
實驗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顯著高于對照組,且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和投訴例數(shù)顯著低于對照組,兩組之間具有顯著性差異,P值<0.05,如表1所示:
三 討論
標準化溝通交接班模式對保障患者生命健康安全具有重要意義,相關(guān)研究顯示,護理不良事件原因的60%來源于溝通障礙,主要是由于在交接班過程中存在交接內(nèi)容重點不突出、內(nèi)容過于簡單、主觀性強、自由性大、患者基本病情和病情變化交代不清等問題,加上臨床中沒有對交接班流程和內(nèi)容進行明確規(guī)定,因而對患者生命安全構(gòu)成了嚴重威脅,降低了護理質(zhì)量{5]。而標準化溝通交接班模式對交接班程序和內(nèi)容進行了明確的規(guī)定,交班者可依據(jù)表單項目進行交接,接班者可在短時間內(nèi)對患者病情、治療和護理有明確的掌握,極大地避免了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標準化溝通交接班模式能夠提高患者滿意度,提高護理質(zhì)量。護士交接班是重要的工作環(huán)節(jié),提高交接班效率對臨床護理工作質(zhì)量具有重要意義。而EICU是收治各種危急重癥患者的場所,在臨床護理中需要不斷提高護理交接班質(zhì)量和效率,防止由于溝通問題而對患者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隱患。依據(jù)標準化溝通模式交接指引單進行交接,明確規(guī)定了護士的責任,使得護士對患者病情有了充分的掌握,不僅加強了護理人員和護患之間的溝通和信任,而且大大提高了護理質(zhì)量。標準化溝通交接班模式能夠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能力。EICU床旁交接班指引能提高護士的專業(yè)能力,很多低年資護理人員由于缺乏專業(yè)的知識和經(jīng)驗,在應用該指引單時具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其加強相關(guān)知識的學習。目前,標準化溝通交接班模式已經(jīng)成為新護士崗前培訓中的重要內(nèi)容,對提高護理人員專業(yè)素養(yǎng)具有重要意義。對此,為了探究該溝通模式在臨床中的實踐效果,本研究對533例EICU重癥患者進行了分析,在實施標準化溝通交接班模式后,出現(xiàn)壓力性損傷、藥物事件、非計劃拔管、液體滲漏等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顯著降低,患者滿意度提高,投訴率明顯下降,護理人員對患者病情掌握程度也顯著提高,P值<0.05,兩組之間具有顯著性差異。結(jié)論:通過對EICU重癥患者實施標準化溝通交接班模式,能夠顯著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降低不良事件發(fā)生率,保證患者生命安全,能夠提高護理人員的綜合護理能力,因而值得在臨床中應用和推廣。
參考文獻
胡曉春.SBAR模式在EICU交接班中的應用[J].護理管理,2015,06:50-54.
張亮.SBAR溝通模式在急診交接班中的應用[J].實用臨床護理學雜志,2017,27:184-188.
胡琴.SBAR 標準化溝通模式在重癥監(jiān)護室交接班中的應用[J].世界最新醫(yī)學信息文摘,2017,58:239-240.
勾洋.SBAR溝通模式在EICU護理交接班中的應用[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4,25:42-44.
王惠馨.標準化溝通案例分享[J].World Latest Medicine Information,2016,86:306-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