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繕君
【摘 要】目的:探討綜合護理方案應用于泌尿系統(tǒng)感染患兒中對患兒治療依從性的影響。方法:選擇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間收治的60例泌尿系統(tǒng)感染患兒為研究對象,參考隨機雙盲法的分組標準劃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各30例患兒;對照組行常規(guī)護理,觀察組行綜合護理,比對兩組患兒的治療依從性。結果:觀察組患兒的服藥依從性為90.00%,門診隨訪依從性為83.33%;對照組患兒的服藥依從性為50.00%,門診隨訪依從性為40.00%;對應數(shù)據(jù)組間差異符合統(tǒng)計學意義成立標準(P<0.05)。結論:對泌尿系統(tǒng)感染患兒行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患兒的用藥依從性與門診隨訪依從性,可以為臨床治療效果與預后發(fā)展提供良性保障。
【關鍵詞】泌尿系統(tǒng)感染;綜合護理;患兒;用藥依從性;門診隨訪依從性
【中圖分類號】R47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2-3783(2019)06-03--02
泌尿系統(tǒng)感染臨床發(fā)生率相對較高,主要發(fā)病機制為尿道受到病原體的侵襲導致尿路組織、黏膜出現(xiàn)損傷[1]。小兒泌尿系統(tǒng)感染屬于感染性疾病之一,患兒發(fā)病后普遍不存在典型性臨床表現(xiàn),誤診、漏診的可能較大,極易給患兒的生命健康造成威脅?,F(xiàn)階段臨床所采取的多為抗菌藥物療法,但因小兒特殊性的影響,為了保證臨床效果,探討有效的護理干預方案十分必要。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期間收治的60例泌尿系統(tǒng)感染患兒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均經(jīng)臨床確診,且患兒家長自愿簽署本次研究授權聲明;患兒不存在傳染性疾病、臟器官疾病;患兒家長不存在溝通障礙、精神疾病等;本研究通過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參考隨機雙盲法的分組標準劃分為觀察組、對照組,各30例患兒;其中對照組有10例為男性患兒,20例為女性患兒,年齡區(qū)間為30d-12歲,均值為(6.25±1.18)歲;觀察組有13例為男性患兒,17例為女性患兒,年齡區(qū)間為30d-11歲,均值為(6.07±1.15)歲。對比分析兩組患兒在年齡、性別等方面的基礎資料數(shù)據(jù),差異統(tǒng)計學意義不成立(P>0.05),研究有開展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為常規(guī)護理:主要包括詳細了解患兒病情,分析患兒臨床表現(xiàn),為患兒家長提供簡單的健康宣教,做好病房環(huán)境管理工作等。
觀察組為綜合護理:①對癥護理。若患兒存在高熱,年齡不足6個月的需要行酒精擦拭、溫水擦拭等物理降溫;若效果不理想,再遵醫(yī)囑行化學降溫;日常鼓勵患兒增加飲水量,促進排毒;同時為年齡較小的患兒提供消毒尿布,降低感染風險性。②病情記錄。密切觀察患兒機體狀況的改變情況,以消化道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為重[2]。③加強對患兒會陰部的管護。勤更換患兒的尿布、內(nèi)褲,并在患兒二便之后對臀部進行清潔處理,值得注意的是,外陰清潔時需要以尿道為起點,逐漸向肛門靠攏,期間要保證皮膚褶皺處清潔妥善,禁止以洗滌劑清洗尿布,禁止使用深顏色尿布。④心理護理。因患兒年齡比較小,難以有效傳達自身的感受,所以臨床治療期間常見哭鬧等情況,對此,護理人員需要通過非語言溝通技巧為患兒提供心理護理,例如撫摸、給患兒提供符合其喜好的玩具等,或是患兒治療期間表現(xiàn)良好給予適當?shù)莫剟畹?除此之外,護理人員還要做好患兒家長的心理護理,提高家長對患兒的理解度與情感支持,避免因患兒哭鬧等對患兒進行打罵。⑤若患兒高熱癥狀反復發(fā)作,需要行尿常規(guī)檢查,判斷患兒尿路是否為先天畸形,若是,需要對患兒行矯正治療[3]。⑥強化抵抗力。由于患兒年齡較小,機體發(fā)育不完善,生病之后機體抵抗力更顯薄弱,對此護理人員需要通過增加飲食營養(yǎng)等方式幫助患兒強化機體免疫力。⑦出院治療。患兒出院前,護理人員需要叮囑患兒家長定期來院復診,并做好通訊方式記錄,定期為患兒提供電話隨訪等。
1.3 觀察指標
記錄并比對兩組患兒的治療依從性,主要涵蓋兩個指標,即用藥依從性、門診隨訪依從性。
1.4 統(tǒng)計學方法
以SPSS19.0軟件對兩組患兒研究期間產(chǎn)生的觀察指標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記錄形式以計數(shù)資料(%)為參考,組間差異經(jīng)X2檢查,結果為P<0.05時,表示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患兒的服藥依從性為90.00%,門診隨訪依從性為83.33%;對照組患兒的服藥依從性為50.00%,門診隨訪依從性為40.00%;對應數(shù)據(jù)組間差異符合統(tǒng)計學意義成立標準(P<0.05),如表1:
3 討論
本次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兒的服藥依從性為90.00%,門診隨訪依從性為83.33%;對照組患兒的服藥依從性為50.00%,門診隨訪依從性為40.00%;對應數(shù)據(jù)組間差異符合統(tǒng)計學意義成立標準(P<0.05),可見對泌尿系統(tǒng)感染患兒行綜合護理,可以提高其治療依從性。對于臨床治療工作而言,護理干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意義,在泌尿系統(tǒng)感染患兒臨床治療期間,對患兒、患兒家屬采取綜合護理干預措施,不僅可以提高對患兒護理的全面性、有效性,同時還能提高患兒家長的護理有效性,有利于促進護患關系,同時還能為患兒的院外護理提供較好的保障,所以認為對泌尿系感染患兒行綜合護理,可以提高患兒的用藥依從性、門診隨訪依從性,為患兒的預后發(fā)展提供保障。
結束語:
綜上所述,對泌尿系統(tǒng)感染患兒行綜合護理干預,可以提高患兒的用藥依從性與門診隨訪依從性,可以為臨床治療效果與預后發(fā)展提供良性保障。
參考文獻
黃茜.略談兒童泌尿系統(tǒng)感染的護理體會[J].中西醫(y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8):52-53.
顏世軍,孫雨,錢靜,等.學齡期兒童不典型泌尿道感染的臨床特點研究[J].中國全科醫(yī)學,2017,20(25):3136-3139.
崔曼華.整體護理用于留置尿管患者泌尿系統(tǒng)感染護理中的效果[J].實用臨床護理學電子雜志,2018,v.3(11):129+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