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福美
(什邡市人民醫(yī)院 普外科,四川 什邡 618400)
乳腺癌是乳腺外科臨床中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并且其發(fā)病率一直呈上升趨勢發(fā)展,已經發(fā)展成為威脅女性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疾病之一。目前,經長期實踐與應用,乳腺癌改良根治術已經被作為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尤其對于早期乳腺癌患者而言,越早進行手術治療,其臨床療效與預后也越好,但是,常規(guī)手術方案因需要對患者乳房進行整體切除而對患者術后生理、心理功能造成嚴重損害,導致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受到嚴重影響,已經越來越滿足不了患者的治療需求[1]。近年來,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進步以及對乳腺癌生物學行為的認識不斷加深,保乳手術方案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但具體哪種手術應用的效果更佳,臨床中仍存在一定爭議。本次為進一步探討早期乳腺癌患者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法,特對我院收治并采用上述兩種方案治療的60例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F(xiàn)將具體情況報道如下。
選取2011 年2 月至2013 年12 月間我院收治的60 例早期乳腺癌患者,將采用改良根治術治療30 例患者為對照組,將用保乳手術治療的30 例患者設為觀察組。對照組中,患者年齡從40-63 歲,平均(50.5±7.7)歲,腫瘤部位:左側16 例,右側14 例;TNM 分期:I 期14 例,II 期16 例;觀察組中,患者年齡從38-62 歲,平均(52.5±7.4)歲,腫瘤部位:左側17 例,右側13 例;TNM 分期:I 期18 例,II期12 例。本次研究病例納入標準:①入院后經影像學檢查、病理學檢查等方法確診,符合《乳腺癌診治指南與規(guī)范(2011 版)》中相關診斷標準及其分期標準;②治療方案均由患者自主選擇,并簽署治療同意書。排除標準:①TNM 分期為III 期、IV 期者;②腫瘤遠處轉移者;③一般情況差,呈現(xiàn)惡液質而不能耐受手術者;④心腦肺肝腎等系統(tǒng)嚴重功能障礙者。經對比,兩組患者各項一般資料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研究結果具有參考價值。
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guī)改良根治術,保留患者胸大肌、胸小肌,行全乳切除,同時將Ber g I、II 水平同側的腋窩淋巴結清掃干凈;對觀察組患者實施保乳手術進行治療,廣泛性的切除腫瘤及其周邊正常乳腺組織,同時將切口邊緣上下、內外、基底處分別標記,隨后進行快讀冰凍病理切片檢查,確保切除腫瘤后其邊緣處均為陰性,最后對上方至腋靜脈、外側至背闊肌前緣、內側至胸小肌深面腋窩淋巴結進行清掃。兩組患者均于術后根據(jù)病情實施放療、內分泌治療等個體化綜合治療。
手術后對患者進行為期5 年的隨訪:①觀察對比兩組患者局部復發(fā)率、轉移率以及生存率等預后指標;②分別于術后1 年、3 年、5 年時采用乳腺癌患者生命質量測定量表(FACT-B)評價兩組患者術后生活質量,F(xiàn)ACT-B 分為生理狀況、社會/家庭狀況、情感狀況、功能狀況、附加關注五個維度共計36 個評價條目,每個條目評分范圍為0-4 分,總評分范圍為0-144 分,評分越高,患者生活質量越高。
采用SPSS 23.0 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分析本次研究中所得數(shù)據(jù),其中,計量資料表示為(—χ—±s),并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表示為n(例)、%(率),并對%采用χ2檢驗,檢驗結果以P<0.05 表示組間數(shù)據(jù)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經隨訪5 年,觀察組局部復發(fā)率、處轉移率以及生存率與對照組相比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shù)據(jù)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各預后指標對比[n(%)]
觀察組術后1 年、3 年、5 年時的FACT-B 評分均明顯高于對照組,且組間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shù)據(jù)見表2。
乳腺癌是乳腺外科臨床中最為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發(fā)病率在女性惡性腫瘤中高居第二位,對女性身體健康以及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危害,而乳腺癌患者治療的關鍵在于早期發(fā)現(xiàn)、早期診斷與及時治療[2]。目前,手術治療仍被作為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療手段,而改良根治術因可有效切除患者病灶、減緩病情進展、提高5 年生存率已經被廣泛用于早期乳腺癌患者的治療中,但是由于該手術需對患者實施全乳切除,不僅會對患者生理功能造成嚴重損害,同時也對女性患者心理狀態(tài)造成嚴重影響,進而導致患者術后生活質量不佳[3]。近年來,隨著女性生活壓力不斷增大以及不良生活方式不斷增多,乳腺癌的發(fā)病率也一直呈上升趨勢發(fā)展,并且受女性保健意識不斷增強以及臨床診療水平不斷提升的影響,乳腺癌的早期診斷率也越來越高,如何在保證患者療效的前提下,提升患者術后生活質量也越來越受到臨床中所重視,而其中以保乳手術的應用最獲患者及臨床所認可[4]。隨著臨床中對乳腺癌研究的深入,人們發(fā)現(xiàn)乳腺癌實為一種全身性疾病,并且逐漸認識到,早期乳腺癌患者手術切除范圍的大小,對其預后無實質性影響,而反映到乳腺癌的治療上,表現(xiàn)為在根治腫瘤的同時,手術切除范圍也趨向縮小,即是近年來備受患者青睞及臨床認可的保乳手術。通過分析,保乳手術的優(yōu)點有:①療效肯定:經大量臨床實踐表明,早期乳腺癌患者行保乳手術的局部復發(fā)率、遠處轉移率以及5 年生存率與全乳切除的改良根治術基本持平;②術后生活質量高:該術式乳房切除范圍小,不僅可以保留患者乳房形態(tài),同時也可保留患者部分生理功能,能減小對患者身心健康的損害,進而可有效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而在本次研究中,采用保乳手術的觀察組在復發(fā)率、轉移率以及5 年生存率等預后指標上與采用常規(guī)改良根治術的對照組均無明顯差異,但在術后1 年、3 年、5 年的生活質量評價上均要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也可進一步表明保乳手術在早期乳腺癌患者治療中具有明顯優(yōu)越性。
表2 兩組患者術后1 年、3 年、5 年時FACT-B 評分對比()
表2 兩組患者術后1 年、3 年、5 年時FACT-B 評分對比()
組別 術后1 年 術后3 年 術后5 年觀察組 131.76±5.22 123.90±5.73 108.95±7.01對照組 114.82±6.91 101.32±7.52 91.45±8.02 t 7.953 8.649 8.022 P 0.019 0.015 0.019
綜上所述,早期乳腺癌采取保乳手術治療與改良根治術的臨床療效相當,但可明顯提升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具有較高臨床推廣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