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萍
伴著徐徐的江風(fēng),披著微醺的日光,我踏著單車,穿梭在婆娑的樹蔭之中。不遠處,兩只白鷗翻飛著,突然向下俯沖,掠過江面,驚起一片水花,繼而振翅而去。近旁椰樹葉“嘩嘩”響,單車鏈條“沙沙”響,兩種“音樂”混在一起格外和諧。
打小兒,居于一隅擺弄布娃娃就不是我的風(fēng)格,院子才是我馳騁的疆場,單車則是我的最佳選擇。小時候,我常常在院子里玩“騎單車”的游戲:雙手握拳伸出,平舉于胸前當(dāng)車把,模仿著送報阿姨,左腳踩半圈腳踏,右腳點地小跑著,再借力往上一跨,在空中跨一大步后,便開始在院子里釋放自我了。我如同騎著真正的單車一樣,在院子里竄來竄去,玩得不亦樂乎。
稍長,或許爸爸知道了我的興趣所在,便托姑姑帶來一輛半新不舊的小單車。記憶中,那是一輛橙紅色的單車,自帶兩個輔助輪來保持平衡,兩個車把之間有一個天藍色的鈴鐺。我從姑姑手里接過單車,壓根忘了那套莊嚴(yán)的上車儀式,大步一跨就上了車。我踏著一輛屬于我的單車“游山逛水”,游遍院子的每個角落。我時而俯身緊貼車把,頭向前伸,猛踩踏板,上演“速度與激情”;時而又頭朝下緊盯車輪,緩緩騎行以觀輪軸影子的變化,直到被下“最后通牒”,才不舍地抬起頭停好車。
可是第二天,騎單車對我來說就不是享受了。我起了個大早去騎車,卻發(fā)現(xiàn)單車的兩個輔助輪不易而飛。那時的我只能坐在車座上,兩腳前后交替蹬地前進。比起昔日的英姿颯爽,當(dāng)下的我著實狼狽。這時,我突然覺得送報阿姨的上車方式實在瀟灑。
但這樣確實不是長久之計?;趯诬囀愕臒崆椋以陔p腳離地后慌忙速踩踏板,努力保持平衡,最終學(xué)會了如何駕駛它。而在多日刻苦的練習(xí)中,我的車技也日漸嫻熟。
就像許多女孩喜歡給芭比娃娃換裝一樣,我也喜歡裝飾我的寶貝單車。我在單車兩個輪子的輪軸上裝滿了時興的彩色塑料球。我一騎動單車,彩色塑料球就會跟著車輪的滾動而上下移動,發(fā)出“嘩啦嘩啦”的響聲,騎得越快,聲音就越響亮。
院外的小路上有個大斜坡,自從我擁有了這輛單車,那斜坡就成了我的野外拓展訓(xùn)練場。我從斜坡遠處的空地上開始加速,一口氣沖上斜坡。但有時距離沒掌握好,到斜坡的三分之二處還得鉚足勁兒,再費力踩一番才能到頂。經(jīng)過一番掙扎,就是為了體驗由斜坡頂部沖下的樂趣。在下坡時,我往往會倒踩幾下腳踏,單車飛速前進中發(fā)出的“沙沙”聲和彩色塑料球“嘩啦”的撞擊聲,仿佛是為勝利者吹響的號角。
我從未因好奇而拆了家里的鬧鐘,但為了更加了解我的單車,我常常會蹲下仔細觀察單車的細小構(gòu)造,把零件擰開再擰緊實屬家常便飯。有一次,我對前輪上一個小螺旋帽產(chǎn)生了極大的興趣,搓著搓著,玩興大發(fā),順手把它擰開,隨即一陣風(fēng)從里面逃逸出來,車輪胎瞬間癟了下去。原來那是氣嘴!頓時我像發(fā)現(xiàn)了新大陸。我一不做二不休,把后輪的氣順手也給放了,然后興沖沖地去給單車充氣。
我常常騎著我的單車去探索,單車既是我的玩具,又是我的搭檔。我曾勇猛地騎著它進入雨后的泥濘中,單車一進泥灘就止步不前,由于慣性,我自然與它雙雙跌倒在泥濘之中;我經(jīng)常挑戰(zhàn)騎行下臺階,也會特意在雨中騎單車,只是為了學(xué)大人如何在雨中一手撐著傘,一手握著車把騎車;我經(jīng)常摘一捧野花置于車前,漫游小巷,馳騁原野,享受一路的風(fēng)景,盡享騎單車帶來的樂趣。
我在騎單車中探索,在探索中成長。人生也好比騎單車,方向由自己掌控,用力蹬踩才能不斷朝著目標(biāo)前進,不斷變換騎法就能得到更多樂趣。
(指導(dǎo)老師 袁 冉)
簡 評
學(xué)騎單車幾乎是每個人都有的童年記憶,作者心細如發(fā),善于觀察,用清新流暢而不失幽默的文字記錄了自己兒時騎單車的種種經(jīng)歷,令讀者感同身受。結(jié)尾段用議論升華主題,使生活的情趣與理趣達成和諧的統(tǒng)一。
(袁 冉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