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媛 宋旭
摘 要: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fā)展,旅游經濟已經成為帶動地方經濟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旅游產業(yè)經濟的發(fā)展除了依托自然資源外,還可以依托文化資源,而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與旅游產業(yè)結合最緊密、最直觀的就是中國古典園林,中國古典園林和中國山水畫有著相同的社會、文化背景,深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诖?,通過分析兩者之間相似美關照,來發(fā)現園林與山水畫之間相通的審美目的;通過在具體造園技巧中所透露的中國山水畫理論,來進一步闡明兩者之間的緊密聯系,以期為園林旅游經濟的建設提供發(fā)展思路
關鍵詞:旅游經濟;古典園林;山水畫;設計開發(fā)
中圖分類號:F593;J022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19)11-0097-02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發(fā)展,人民物質生活得到了滿足后,越來越注重精神享受,在旅游上的消費比例也越來越大,旅游經濟已經成為帶動地方經濟發(fā)展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傳統(tǒng)文化在亞洲地區(qū)具有廣泛的影響力,對歐美地區(qū)有著極大的吸引力,所以著力開發(fā)以中國傳統(tǒng)文化為依托的旅游產業(yè),對經濟發(fā)展將有極大的促進作用。特別是以蘇杭地區(qū)為代表的江南古典園林,這些古典園林吸引著大量的國內外游客前往參觀,拉動當地旅游經濟產業(yè)鏈發(fā)展。江浙地區(qū)依托自然地貌營造園林具有天然優(yōu)勢,其他地區(qū)亦可學習中國古典園林的設計理念,開發(fā)園林式度假景區(qū)。中國古典模式園林的設計與中國山水畫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古典園林的營造,從審美理念、審美標準、景觀規(guī)劃,甚至是亭臺樓閣、物的搭配,都離不開中國山水畫理論的指導,很長時間都是以“畫論”代替“園論”的,所以園林式景區(qū)的開發(fā)不能拋開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的元素。
一、旅游經濟建設中古典園林與山水畫之間相同的審美關照
我國古代園林營造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沒有形成自己的指導理論,直到明代才出現較為完整的園林研究著作——《園冶》。那么在此之前,我國古代園林營造受到山水畫論的直接影響。一些畫家的繪畫理論、畫作深深地影響著園林的營造,以山水畫審美觀為指導思想作為園林營造主旨的情況大量存在,這種畫論即園論的情況維持了相當一段時間,即便是后來我國古典園林擁有了自己的理論體系,也沒有脫離與山水畫的密切關系。所以,山水畫與古典園林之間有著極其相似的審美追求。
(一)“外師造化,中得心源”
唐代畫家張?zhí)岢觥巴鈳熢旎?,中得心源”這一創(chuàng)作理論,這一理論的提出,使的藝術創(chuàng)作的審美觀照從外在的客觀世界轉向了內在的精神層面。這一理論不僅影響了山水畫,而且也對中國古典園林的建造設計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在園林設計中有一條重要的指導思想:“雖由人作,宛自天成”。這句話和“外師造化,中得心源”有著異曲同工之處?!巴鹱蕴斐伞本褪侵笀@林中的景致要貼近自然,具有自然意趣,不露人工雕琢的痕跡,但卻也要滿足人現實生活的需要。這一要求和繪畫中的“外師造化”具有同樣的標準。園林設計或繪畫創(chuàng)作中都要求藝術形象要高度貼近自然,使人能夠有置身大自然中的感受,以此滿足“暢神”的審美觀照。在有限的園林空間內,高度提煉自然界中的美景,刪繁就簡,濃縮于有限的園林空間中,山水園林的景致雖然來源于自然,卻不是簡單的照搬自然,經過藝術家的提煉后,呈現出比自然山川更加集中、精煉、切合藝術家自身審美需求的“類自然”美。
(二)“氣韻生動”
南齊畫家赫提出的“六法論”是品評繪畫的重要標準。這一重要的論點不僅在繪畫史上影響深遠,也對我國古代園林的發(fā)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成為園林營造的依據之一。中國古典園林的創(chuàng)作追求“宛自天開”的藝術境界。那么,如何能營造出“氣韻生動”的意境美呢?陳從周先生認為,“山貴有脈,水貴有源,脈源貫通,全園生動。”這一觀點和山水畫的審美觀異曲同工。中國山水畫講究在構圖上要使觀者能夠有“可游”、“可居”的帶入感,仿佛順著畫中的小路可以從山前走到山后,遠處的瀑布和近景的溪流雖距離遙遠,中間有山石樹木穿插掩映,亦可感受到其出自一流的蜿蜒脈絡,能夠使觀者有這樣身臨其境的感受,才能達到“暢神”、“臥游”的審美追求,才能使畫面“氣韻生動”。造園亦是如此。我國古典園林可以說是中國山水畫的真實再現,是對自然的高度精煉,追求的就是“情”和“意”,是對“暢神”、“臥游”的進一步實現。園林如果只有景色而沒有打動人的意境,就缺少了生命力,成為了自然景觀的照搬和堆砌。園林要在有限的空間內綜合、精煉自然山川的美景,那么它營造的主要思想脈絡就是“氣韻生動”,在創(chuàng)作時融入作者的主觀感情和人文氣息,使無生命的山石、源流被賦予情感,成為傳達感情和思想的媒介。
二、旅游經濟影響下古典園林設計中山水畫元素的運用
中國古典園林與中國山水畫之間不僅有著相同的指導思想,還有著相同的創(chuàng)作者,許多畫家也是園林設計者,他們親自參與到造園活動中來,以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手法來營造自己理想中的山水園林。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是對自然景觀的高度提煉,所謂“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而古典園林的營造方法也是模仿自然,將自然界中的美景濃縮于有限的空間內,既要有自然的野趣,又要有宜居的生活氣息。這就將文學、繪畫、建筑、植物等等方面的知識集于一身,是高度融合統(tǒng)一的綜合藝術。而山水畫也是這樣一門綜合藝術,山水畫中的藝術元素也對中國古典園林的營造產生了許多潛移默化的影響。
(一)意境的營造
中國古典園林設計中意境空間的營造其實包含了園林設計過程中的兩個方面,一個方面是設計前的構思與立意,另一個方面是設計完成后園林呈現的整體意境,當然最終的意境與最初的構思是密不可分的。中國山水畫的創(chuàng)作也是如此,古人常說的“意在筆先”、“胸有成竹”便是此意,在落筆之前就先構思好畫面的意境,這決定著最終作品的“品格氣韻”。清代四王之一的王原祁說:“如命意不高,眼光不到,雖渲染周致,終屬隔膜?!币馑即蟾攀钦f,一副山水畫作品如果立意不夠高,那么縱使繪畫技法再好也不能稱之為“上品”,可見立意是畫作優(yōu)劣的先決條件。那么園林也一樣,可以說園林本身就是山水畫的現實載體,在園林設計之初同樣需要高品格的立意。園論中也有類似的描述,清代著名的造園著作《園冶》中說:“凡造作必先相地立基,然后定其間進,量其廣狹,隨曲合方,是在主者能妙于得體合宜,未可抱率?!笨梢?,園林的營造也是先立意而后根據具體的地形特點設計具體的景致,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雖是人工雕鑿但卻要不露痕跡。造園者在營造的過程中,不僅僅是簡單地對園林景致進行堆砌和安置,而是用自己的真心、真情去構造自己理想中的山水園林,通過園林的景致抒發(fā)自己的人生觀,尋找自己追求的“詩情畫意”。
(二)“計白當黑”的構圖手法
“計白當黑”是水墨畫中非常重要的構圖法則,也可以理解為畫面的虛實關系,“白”為“虛”,“黑”為“實”。而虛實關系在中國傳統(tǒng)美學思想中是至關重要的,老子說“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由此可見虛實有無是息息相關的。在傳統(tǒng)水墨畫的構圖中,這一方法的使用無處不在。在畫面中,“白”可以理解為有計劃的白,一方面是為了烘托“黑”,另一方面是為了體現二維平面中的空間關系。空白不是真的沒有東西,而是包含了更多的“言外之意”,使觀者自主聯想,唐代張彥遠《在歷代名畫記》中提出“至于經營位置,則畫之總要”,指出了構圖的重要性,構圖不僅是安排視覺元素的位置,還關系到整個畫面的氣韻和主題的傳達。
同樣,在中國古典園林的設計中也體現著虛實相生的設計理念。園林景物的虛實關系也可以從兩方面來理解,一方面,傳統(tǒng)的虛實關系首先指空間上的虛實,如園林景觀的實體景物:山水、草木、亭臺樓閣與園林中空置的場所、道路之間形成的虛實關系,這種景物布置上的虛實對比關系使園林空間具有了節(jié)奏與韻律的形式美法則,也體現了山水畫構圖中所提倡的“疏能跑馬,密不透風”的原則。而另一種虛實關系可以理解為山和水之間的對比關系。山、水雖然都同為實物景觀,但兩者具有不同的視覺特性,山石給人堅硬、實在的感覺,水面能帶給人柔美、悠遠的美感,所以從視覺感受上,山石代表了“實”,水面代表了“虛”。古典園林常有“無水不成園”的說法。在古典私家園林的空間內,一般由于受到面積的制約,無法流出大面積的空曠場地來體現虛實對比關系,所以多采用山石與水面之間的這種虛實關系來烘托對比。山水之間采用適當的比例關系,使園林景致環(huán)山抱水、風影搖動、虛實相生,也更多一些靈動之意。江南古典園林中的虛實之景處處皆是。有了虛,才能顯出實的自然生趣;有了實,才能體現虛的空靈有致。
結語
通過比較我們可以看到,中國古典園林和中國山水畫兩者有著相同的社會、文化、經濟背景,都深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都是當時社會審美形態(tài)的反映。文人士大夫階層的審美情趣深深影響了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發(fā)展軌跡,“以詩入畫”,“以畫入園”這種以文人思想為藝術主線的審美觀自始至終貫穿于中國古典園林的營造和山水畫創(chuàng)作,古典元園林實際上是文人畫的實物載體,是更高的審美滿足。所以,園林景區(qū)旅游項目的開發(fā)設計思路,與中國傳統(tǒng)山水畫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參考文獻:
[1] ?周維權.中國古典園林史[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9.
[2] ?計成.園冶圖說.趙農注釋[M].濟南:山東畫報出版社,2003.
[3] ?張玲.中國山水畫藝術對中國園林設計的影響[D].杭州:浙江大學,2010.
[4] ?黃白.傳統(tǒng)山水畫對古典園林設計的影響[J].大舞臺,2014,20(8):23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