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定菊
中國貴航集團三0二醫(yī)院,貴州安順 561000
腦血栓是一種臨床常見病,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致殘率、病死率,主要是由于腦動脈管壁病變,進而引發(fā)管腔狹窄或者血栓等,造成腦組織局部缺血、缺氧、壞死等,引發(fā)失語、偏癱等神經(jīng)系統(tǒng)正在,明顯降低了患者生活質(zhì)量[1]。臨床有研究顯示:ACEI(血管緊張素轉(zhuǎn)化酶抑制劑)在治療腦血栓方面具有顯著效果,可有效舒張全身血管,發(fā)揮良好的降壓效果,現(xiàn)已被臨床廣泛應(yīng)用于心力衰竭、慢性肺心病、高血壓等疾病的治療中[2]。對于ACEI藥物在老年腦血栓中的治療效果是當前臨床高度關(guān)注的熱點。鑒于此,該文選定該院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老年腦血栓患者70例研究,其目的在于為老年腦血栓患者提供一種有效、安全的治療方法,報道如下。
選定該院收治的老年腦血栓患者70例,以“隨機數(shù)字表法”分組原則為主,分對照組(例數(shù)=35)、研究組(例數(shù)=35)。研究組女性12例,男性23例,年齡在48~60 歲,平均年齡為(54.25±5.14)歲;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輕度、中度、重度例數(shù)之比分別是 12∶15∶8;體重在 43~80 kg,平均體重為(61.58±5.14)kg。對照組女性14例,男性21例,年齡在49~59歲,平均年齡為(54.86±5.04)歲;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輕度、中度、重度例數(shù)之比分別是 13∶13:9;體重在 44~79 kg,平均體重為(61.63±5.11)kg。基線資料兩組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可比較。
納入標準:①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②均經(jīng)CT以及MRI診斷;③年齡均大于等于60周歲;④患者、家屬均對本研究知情,且簽字“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研究前3月接受過抗凝治療者;②存在抑郁癥、精神分裂癥者;③存在血液性疾病、出血性風險、顱內(nèi)出血者;④合并內(nèi)分泌、代謝性疾病者。⑤合并惡性腫瘤者;⑥存在藥物過敏禁忌證者。
對照組:予以控制血壓、血脂、血糖等常規(guī)治療,予以500 mL右旋糖酐注射液,靜脈滴注,1次/d;丹參川芎嗪10 mL溶于250 mL 0.9%氯化鈉溶液中,靜脈滴注,1次/d,連續(xù)治療4周。
研究組: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予以復(fù)方依那普利片(國藥準字 H20040198;規(guī)格:14 s),口服,5 mg/次,2次d/,連續(xù)用藥4周。
比較臨床療效、EF-1、SOD 水平、NIHSS評分、不良反應(yīng)。
臨床療效:①生活可自理,嘔吐、眩暈等癥狀消失為顯效。②生活基本可自理,嘔吐、眩暈等癥狀可見顯著好轉(zhuǎn)為有效。③生活不能自理,嘔吐、眩暈等癥狀變化不明顯,甚加重為無效??傆行视嬎惴椒ㄊ洽?②,除以總例數(shù)[3]。
EF-1、SOD水平:抽取所有研究對象空腹靜脈血5 mL,分離血清,以免疫法檢測EF-1,以黃嘌呤氧化酶法檢測SOD,一切操作均嚴格遵循相關(guān)標準進行。
NIHSS評分:以NIHSS(卒中患者神經(jīng)功能缺損程度分級)評定患者神經(jīng)功能受損情況,總分為42分,0~1 分接近正常,1~4 分卒中輕度,5~15 分卒中中度,15~20分卒中中-重度,21~42分卒中重度, 分值高低與神經(jīng)功能受損情況成反比[4]。不良反應(yīng):包括皮疹、腹瀉、頭暈發(fā)生率。
以SPSS 26.0統(tǒng)計學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計量資料采用[n(%)]表示,進行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進行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 (94.29%)顯著比對照組(65.71%)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1。
表1 臨床療效兩組對比[n(%)]
組間對比:兩組治療前EF-1、SOD水平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EF-1水平顯著比對照組低,SOD水平顯著比對照組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內(nèi)對比:兩組治療后EF-1水平均顯著比治療前低,SOD水平均顯著比治療前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2。
表 2 EF-1、SOD 水平兩組對比(±s)
表 2 EF-1、SOD 水平兩組對比(±s)
項目 時間 研究組(n=35)對照組(n=35)t值 P值EF-1(ng/L) 治療前治療后0.132 8 16.047 1 0.894 7 0.000 0 t值P值SOD(μg/L) 治療前治療后0.721 1 15.257 3 0.473 3 0.000 0 t值 P值36.25±4.14 22.05±1.14 19.563 7 0.000 0 156.25±8.14 239.25±18.44 24.399 1 0.000 0 36.38±4.05 29.85±2.64 77.990 9 0.000 0 157.66±8.22 182.26±12.62 9.663 1 0.000 0
組間對比:兩組治療前NIHSS評分相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研究組NIHSS評分顯著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組內(nèi)對比:兩組治療后均顯著比治療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 3 NIHSS 評分兩組對比[(±s),分]
表 3 NIHSS 評分兩組對比[(±s),分]
組別 治療前 治療后 t值 P值研究組(n=35)對照組(n=35)0.000 0 0.000 0 5.25±0.62 10.82±1.64 24.284 7 0.000 0 33.25±5.14 33.28±5.22 0.024 2 0.980 7 31.995 7 18.794 8 t值P值
研究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 (5.71%)顯著比對照組(22.86%)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 4。
表4 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兩組對比[n(%)]
近年來,在人們?nèi)丝诶淆g化進程推進下,人們生活、飲食方式不斷變化的背景下,腦血栓的發(fā)病率有了顯著增高跡象,加重了社會以及家庭負擔[5]。腦血栓的發(fā)病原因主要是由于動脈粥樣硬化或者凝血因子變化引起血小板聚集,同時由于血栓素以及一氧化氮的變化,血管中極易形成血栓。血管阻塞以及狹窄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導致腦部血液循環(huán)受阻,腦局部血流突然中斷,缺血、缺氧、軟化、壞死等,會導致腦供血不足,進而引發(fā)眩暈、頭暈、嘔吐等癥狀,如果治療不及時或者方法不當,會進一步加重患者神經(jīng)功能受損情況[6]。
該研究示,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94.29%)顯著比對照組(65.71%)高,研究組治療后EF-1、SOD水平、NIHSS 評分分別是(22.05±1.14)ng/L、(239.25±18.44)ug/L、(5.25±0.62)分,對照組治療后分別是 EF-1、SOD 水平 (29.85±2.64)ng/L、(182.26±12.62)ug/L、(10.82±1.64)分,研究組治療后 EF-1 水平、NIHSS 評分顯著比對照組低,SOD水平顯著比對照組高,研究組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5.71%)顯著比對照組(22.86%)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張魁等[7]研究中,總有效率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chǔ)上予以依那普利治療)、對照組(常規(guī)治療)分別是91.7%、77.1%,觀察組顯著較高,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與該研究結(jié)果一致,說明依那普利在老年腦血栓治療中的有效性、安全性較高。分析如下:①依那普利屬于ACEI藥物,可有效抑制轉(zhuǎn)化酶產(chǎn)生,阻礙血管緊張素I轉(zhuǎn)變?yōu)镮I,有效擴張血管,增加腦部血流量,改善機體內(nèi)皮功能[8]。②依那普利可有效降低血小板黏度,緩解血管平滑肌增殖、遷移等,降低氧自由基所造成的損傷,起到抑制炎癥細胞浸潤的效果,極大的保護了患者機體腦部功能[9-10]。③EF-1水平過高,會導致病灶缺氧、缺血,釋放大量自由基,增加機體兒茶酚胺水平,加重心肌缺氧癥狀,會加快缺血區(qū)域神經(jīng)細胞凋亡,而依那普利可有效降低EF-1水平,促進血管收縮,具有有絲分裂肽作用。④腦血栓患者機體中SOD水平顯著比正常人低,SOD水平過高會加重機體炎癥反應(yīng),加重免疫病理損傷。依那普利可有效增高機體SOD水平,改善局部血流流變學,抑制炎癥細胞浸潤,最大限度清除自由基,緩解嘔吐、惡心等癥狀,對腦功能具有一定的保護作用。
綜上所述,老年腦血栓患者采納依那普利治療,可有效減輕神經(jīng)功能受損情況,緩解頭暈、嘔吐等癥狀,且不良反應(yīng)發(fā)生率較低,安全可靠,值得臨床信賴并將其大力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