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輩老師您好,我是一名小學班主任。我們班有一名學生小東,父母離異,父親常年外出打工。小東平時由爺爺奶奶撫養(yǎng),家庭經(jīng)濟條件比較困難。在學校,他沉默寡言,不和同學多說話,體育課時經(jīng)常一個人在角落里待著。了解到小東的情況后,我開始關(guān)注他的學習和生活。每次看到他那孤單瘦小的身影,我都很想為他做點兒什么。冬天,他穿得非常單薄,我就從家里拿來孩子穿小的干凈棉服,給他御寒。夏天,他的衣服褪了色,我就給他買一件新汗衫。我還號召同學們一起幫助他。很快,集體的關(guān)懷就顯示出強大的力量。有的同學給他一塊新橡皮,有的給他一支新鉛筆,有的送他一塊糖果,紛紛向小東“獻愛心”。每次接到這些禮物,小東都會羞澀地一笑,然后深深地低下頭。
看到孩子們懂得關(guān)心同學,我覺得特別高興,還召開了班會,專門表揚幫助過小東的孩子們。可是當我把目光投向小東時,卻發(fā)現(xiàn)他眼里含著淚花。那種表情,似乎不是激動,而是委屈和羞愧。
第二天,小東的奶奶找到我,說小東回家后一直哭,問了好久他才說,不愿意總是接受同學的贈送,自己需要的東西希望奶奶給買。我聽了十分震驚,也反思了很久。作為教育工作者,我全心全意地愛學生,我對孩子們的愛是無私的??赡苡袝r這種愛太過熾熱,才會讓幼小的心靈不堪重負。在這場“扶貧運動”中,我本以為會溫暖小東的心靈,沒想到卻以愛的名義傷害了孩子。
那么,對于一些情況特殊的孩子來說,怎樣才能把握好愛的尺度?什么樣的愛才是恰當?shù)膼勰??請您給予分析解答。謝謝!
末學后進:孜孜
本期送計名師檔案:
郭學藝,石家莊市第二十五中學一級教師,石家莊市學科名師。多年從事年級主任、班主任工作,所帶年級、班級成績突出,多次獲得區(qū)政府嘉獎,有數(shù)篇教育論文獲獎。參與多項省級、市級課題研究,主持河北省教育學會課題《高中生物四要素五環(huán)節(jié)的應(yīng)用研究》并順利結(jié)題。目前正在主持石家莊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課題《高中生物模型教學突破難點效度研究》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