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藝婷 桑旭明 王雅君 宓 芹
(大連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手術室,遼寧 大連 116611)
醫(yī)院為患者提供搶救及手術的場所則為手術室,此為醫(yī)院的一個重要技術部門。因搶救和手術的特殊性,患者處于手術室中,忍受巨大生理痛苦時,心理上也承受著較大壓力,往往會產生程度不同的恐懼、不安、焦慮等負面情緒,對手術造成不利影響[1]。因現代護理和醫(yī)療水平逐年提升,手術室護理模式也在不斷完善和改進。和傳統(tǒng)護理方式比較,人性化整體護理不僅可確保高質量的護理服務,還可全面加大人性護理服務,包含文化、精神、情感等方面,提升護理質量。近年來,我院將人性化整體護理應用到手術室護理中,其效果突出?,F列舉2組患者討論。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用1∶1隨機數字法分2組討論80例手術室患者,每組各40例。對照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48.5±10.3)歲,12例胸科手術,15例骨科手術,13例泌尿外科手術;15例硬膜外脊髓麻醉,16例氣管插管全麻,9例局部浸潤麻醉;研究組:男23例,女17例,年齡(48.8±10.2)歲,13例胸科手術,16例骨科手術,11例泌尿外科手術,14例硬膜外脊髓麻醉,17例氣管插管全麻,9例局部浸潤麻醉。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P>0.05。
1.2 方法:對照組患者進入手術室后給予常規(guī)性護理,術前告知其手術預估時間、手術方案,并配合醫(yī)師進行手術。研究組患者接受人性化整體護理:①術前護理:術前準備:術前1 d,護理人員需明確了解患者病歷,多方面準確評估,并制定護理措施。了解患者血型、診斷、體質量、身高、年齡、性別、姓名、各檢查等,制定手術方案,包含手術名稱、手術體位、麻醉方式、切口位置、皮膚準備等,明確掌握患者過敏史、既往史、機體有無障礙,以及對手術的了解狀況等,并做好手術器械準備。到病房安慰、鼓勵患者,建立和諧的護患關系。此外,術前需明確掌握患者狀況,并全面評估,深入性進行溝通交流,做好心理護理。因患者對手術室氣氛和環(huán)境敏感性高,首先需確保手術室環(huán)境清潔、安靜、舒適,床單干凈,掩蓋手術器械,讓患者保持愉快健康的心情。且患者也更為重視醫(yī)護人員的行為和言談,所以醫(yī)護人談話需做到和諧輕柔,親切和藹,主動和患者進行交談,安慰、體貼、關心患者。②術中護理:嚴格落實無菌操作,給予輸液、吸氧、導尿等,實施各項護理操作時需確保動作輕柔,麻醉穿刺時,協(xié)助其擺好體位,確保成功麻醉。術后密切監(jiān)測其體征指標,若有異常及時處理。并配合醫(yī)師用藥,確保輸液、輸血等通暢,護理人員熟練配合此次手術,并落實查對制度,清點器械、紗布等,避免發(fā)生差錯。并密切監(jiān)測其體征,整個手術過程,護理人員均需陪伴在患者身旁,體貼關心患者。合理范圍內盡量滿足其要求,安慰護理人員,及時解釋術中所發(fā)生的不良反應,如疼痛、嘔吐、惡心等,并告引導患者做深呼吸,減輕不良反應??珊颓逍鸦颊哒勗?,達到分散注意力的目的,提升疼痛閥值,緩解不適感。③術后護理:患者蘇醒階段可能會發(fā)生神經興奮,大部分患者對氣管插管的耐受性較差,發(fā)生掙扎、躁動、嗆咳等表現。完成手術后,巡回護士需陪陪伴患者,避免因造成而墜床,勿強行制止或訓斥?;颊咔逍押?,麻醉師和巡回護士一起將患者送到普通病房中,密切觀察。告知其手術很成功,和相應護理人員做好交接工作,即日需詢問其疼痛、恢復狀況,并用表揚患者等。
1.3 觀察指標:術前1 d、進入手術室時、進入手術室0.5 h時需測定患者收縮壓、心率等指標,并比較。
1.4 統(tǒng)計學方法:研究所得計數資料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13.0版本)分析,表示方式(±s),若P<0.05,則判定結果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對比兩組患者術前1 d、進入手術室時心率和收縮壓,P值>0.05;進入手術室0.5 h,研究組心率、收縮壓均低于對照組,且P<0.05。見表1。
不管手術大小對患者均存在一定心理考驗[2]。術前均普遍性存在焦慮、緊張心理,表現為疑慮、恐懼、睡眠不良、食欲降低等[3]。心理壓力過重對手術效果有直接影響。以往手術室護理的重點則為術間段時間內給予的護理服務,甚至僅為配合手術步驟。因醫(yī)學模式逐步發(fā)生變化,不斷更新和完善手術室護理內容和范圍,重點強調將整體護理擴展到圍術期階段[4]。按照其不同需求,給予有針對性的個性化整體護理,此為手術室護理的一個重要發(fā)展方向。
表1 兩組患者心率、收縮壓指標對比()
表1 兩組患者心率、收縮壓指標對比()
images/BZ_226_175_2904_2300_2999.png研究組 40 76.4±6.2 85.6±5.7 76.9±7.2 133.7±11.1 141.1±8.8 132.7±10.1對照組 40 78.5±5.6 86.4±6.4 84.5±5.3 134.1±11.6 142.6±10.2 139.5±14.4 t- 1.5897 0.5904 5.3763 0.1877 0.7042 2.4451 P- 0.1159 0.5566 0.0000 0.8515 0.4834 0.0167
人性化整體護理核心為人文關懷。治療中,患者所感受的關懷越多,術后康復效果和護理滿意度也就更高。因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文化背景、宗教信仰、認知能力等均有所不同,手術室護理人員在手術各階段均給予人性化整體護理,讓各患者在人文環(huán)境中得到治療,增強安全感,對促進康復和確保手術成功意義重大。且實施人性化整體護理,縮短患者和醫(yī)護人員的距離,緩解或消除其恐懼、緊張心理,讓其在身心最佳狀態(tài)下接受此次治療。本研究中納入80例患者分組討論中,接受人性化整體護理的研究組患者護理滿意度高于常規(guī)護理的患者。術前1 d和進入手術室時,其心率、收縮壓無差異(P>0.05),但進入手術室后0.5 h時,研究組患者的心率、收縮壓指標則更為平穩(wěn),表明人性化整體護理的可應用性和優(yōu)勢。謝蓓蕾等學者[4]在一篇報道中分2組討論216例手術患者,從患者護理滿意度和舒適度上也證實了將人性化護理理念融入到手術室整體護理中的應用價值。本研究結果與之相符。綜上,將人性化整體護理應用到手術室護理中,可明顯降低其焦慮程度,心率、血壓波動性小,手術過程中,患者狀態(tài)更為穩(wěn)定,在提升手術室護理質量上作用無可忽視,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