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祎舜
“我們聽到的一切都是一個觀點,不是事實。我們看見的一切都是一個視角,不是真相?!薄R可·奧勒留的《沉思錄》。
在這個網(wǎng)絡世界越來越豐富的時代,我們?nèi)鄙俚氖且环N對自我的思考,缺乏的是對所聞所見的辨別。
公元2世紀后期古代羅馬皇帝馬可·奧勒留傳下來的一部個人哲學思考錄《沉思錄》走進了我的視野。
《沉思錄》是馬可·奧勒留所作的一本寫給自己的思想散文集,共12卷,其內(nèi)容主要是思考人生倫理問題與自然哲學。形式是他與自己心靈的誠摯對話,由于他所在位的年代是一個戰(zhàn)亂不斷、災難頻繁的時期,在他統(tǒng)治的大部分時間里他是在帝國疆域或行省的軍營里度過的,因此《沉思錄》大多是他在鞍馬勞頓中所思所悟,有感而寫。是斯多葛派哲學(斯多亞派哲學)的一個里程碑。
本書作者是著名的“帝王哲學家”馬可·奧勒留。他不但是一個很有智慧的君主,同時也是一個很有造詣的思想家。他具有非凡的軍事領導才干,也是個向往著和平的思想家,是當時西方統(tǒng)治者里少有的賢君,甚至可以說,隨著奧勒留的死亡,羅馬的黃金時期也隨之結束。
我所閱讀的是江蘇文藝出版社于2008年出版的梁實秋翻譯的《沉思錄》。而其中這句話給我印象深刻,難以忘懷。
隨著當今社會網(wǎng)絡的發(fā)達,人們極其容易被他人的觀點誤導,以為這就是事實。漢朝的劉向在《說苑·政理》:“夫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币馑季褪菑膭e人那里聽來的事情,沒有親眼所見的可靠;親眼所見,又不如親自嘗試去做。這句話與我的座右銘含義有異曲同工之妙。
我有一個朋友,在我尚未認識她前,別人和我說她是一個心機深沉、愛討巧賣乖的女孩。當時,我對那個朋友的第一印象基本就這樣定下來了,雖然心中仍存保留意見,但我當時并不樂意與她打交道。直到后來,隨著我倆接觸深入,我才慢慢知曉她并非如此。
生活中尚且如此,網(wǎng)絡上就更是“硝煙四起”了。在這個信息量爆炸的時代,人們也很容易把“道聽途說”看作真相。網(wǎng)絡上的“鍵盤俠”層出不窮,歪曲的觀點、扭曲的倫理道德觀,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明星偶像的粉絲們更是容易被娛樂論點、八卦引爆而“大打出手”。
隨著時間變化、閱歷增長,我們可以多點思索,多角度地考慮一件事情,就會發(fā)現(xiàn)這個世界大有不同。就如小時候看《海的女兒》,現(xiàn)在再次回顧這個故事,感受大有不同。當我的視角隨著年齡的增長變得多元化、全面化,這個故事也從當時單純的為小美人魚化為泡沫的哀傷,而轉變?yōu)樗伎妓膼矍橛^等等。
現(xiàn)實中也有不少事件,是因為人們的角度狹隘而導致發(fā)生偏見,可當我們拓寬視野,不再把一個單獨的視角當作全部真相時,你就會原諒他人的無心之失、冷眼相待與惡語相向,你會諒解那些與你三觀不合的人的生活方式。
“做一個成熟而寬容的人。”我把這句話作為我的座右銘,正是因為它時刻警醒著我要學會獨立思考、學會判斷,不把觀點當做事實,不把視角作為真相。它讓我受益匪淺,讓我的世界不再狹隘,讓我進一步理解他人,成為一個成熟而寬容的人,成為一個知世故而不世故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