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克文,李武雄,任光輝,孫培印
(洛陽東方醫(yī)院神經(jīng)外科,河南 洛陽 471003)
高血壓腦出血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是臨床常見的神經(jīng)外科危急重癥,占全部腦出血患者的80%左右[1]。近年來原發(fā)性高血壓的發(fā)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腦出血是高血壓患者的嚴重并發(fā)癥之一,與其血管內(nèi)皮功能受損有關[2]。腦出血發(fā)生后血腫的占位效應導致局部血液循環(huán)和代謝紊亂,繼而發(fā)生腦組織缺血、缺氧性損傷,具有較高致殘率和致死率。及時、準確的評估HICH病情有利于治療方案的確定,對患者的預后有益[3]。
有研究發(fā)現(xiàn),長期高血壓可對血管壁造成慢性損害,引起血管內(nèi)皮細胞受損,血管脆性增加而致 HICH 的發(fā)生[4]。 血漿脂蛋白(a)[LP(a)]、凝溶膠蛋白(GSN)、同型半胱氨酸(HCY)、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可溶性 CD40L(sCD40L)等均是與血管內(nèi)皮細胞功能相關的細胞因子,通過檢測上述指標水平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血管內(nèi)皮細胞受損程度,進而可評估HICH病情嚴重程度[5]。本研究分析 了 HICH 患 者 血 漿 LP(a)、GSN、HCY、vWF、sCD40L水平的變化及其意義,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神經(jīng)外科 (2015年4月-2018年3月)收治的85例HICH患者作為HICH組,其中男 45例,女 40例,年齡 33~88歲,平均(54.58±15.33)歲。起病原因:情緒激動 64例,急劇運動13例,起病原因不明8例。根據(jù)美國國立健康研究所制定的急性腦卒中評定表(NIHSS)評分分為輕度組(1~4 分)22 例,中度組(5~20 分)38 例和重度組(>20分)25例,根據(jù)GOS評分將出院患者分為預后良好組 (4~5分)52例和預后不良組(1~3分)33例。HICH組納入標準:⑴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6]的中原發(fā)性高血壓的診斷標準;⑵符合第四屆全國腦血管疾病會議修訂的腦出血診斷標準[7];⑶經(jīng)頭顱CT、MRI核實為腦出血;⑷首次發(fā)病。選取同期100例單純高血壓患者作為單純高血壓組,其中男59例,女41例,年齡30~85歲,平均(55.11±14.23)歲。單純高血壓組納入標準:⑴符合《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2010》的中原發(fā)性高血壓的診斷標準;⑵未合并腦出血。HICH組和單純高血壓組排除標準⑴既往腦血管性疾病,肝、腎和甲狀腺功能異常者;⑵繼發(fā)性高血壓、惡性腫瘤及精神疾病者。選取同期100例健康體檢作為健康組,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齡30~89歲,平均(54.85±15.02)歲。 均經(jīng)臨床內(nèi)、外科體檢,CT、B超檢查,無心腦血管疾病肝腎疾病、高血壓和高血壓家族史。三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具有均衡性(P>0.05)。
1.3 檢測方法 患者入院后立即抽取靜脈血,3000r/min離心 15min后分離血清,-20℃冰箱保存。采用雙抗體夾心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檢測LP(a)、GSN、HCY、vWF、sCD40L, 檢測儀器為深圳市雷杜生命科學股份責任有限公司Rayto全波長酶標儀,試劑盒購自上海艾博抗責任有限公司,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操作。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19.0對數(shù)據(jù)進行處理,計量指標采用均數(shù)±標準差(±s)進行描述,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和單因素方差因素分析,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數(shù)進行描述,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各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各組患者性別構成比、年齡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ICH組和單純高血壓組患者血壓水平高于健康組,但兩組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各組患者 LP(a)、GSN、HCY、vWF、sCD40L 水平比較 各組患者 LP(a)、GSN、HCY、vWF、sCD40L 水平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HICH 組和單純高血壓組患者 LP(a)、HCY、vWF、sCD40L 水平高于健康組,GSN水平低于健康組,且HICH組患者LP(a)、GSN、HCY、vWF、sCD40L 水平與單純高血壓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HICH組不同神經(jīng)損傷程度患者LP(a)、GSN、HCY、vWF、sCD40L水平比較 不同神經(jīng)損傷程度患者 LP(a)、GSN、HCY、vWF、sCD40L 水平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中度和重度組患者LP(a)、HCY、vWF、sCD40L 水平高于輕度組,GSN 水平低于輕度組,且重度組患者 LP(a)、GSN、HCY、vWF、sCD40L水平與中度組患者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見表 3。
表1 各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表 2 各組患者 LP(a)、GSN、HCY、vWF、sCD40L水平比較(±s)
表 2 各組患者 LP(a)、GSN、HCY、vWF、sCD40L水平比較(±s)
注:與健康組比較,aP<0.05;與單純高血壓組比較,bP<0.05。
2352.36±721.33 5102.33±1210.02a 6831.12±1321.22ab組別 例數(shù)健康組單純高血壓組HICH組100 100 85 LP(a)(mg/L) GSN(mg/L) HCY(μmol/L)145.33±68.63 189.65±75.24a 321.33±142.36ab 125.33±38.66 80.21±12.03a 52.36±10.21ab 9.31±2.15 15.97±3.26a 30.02±5.78ab vWF(U/L) sCD40L(pg/ml)106.33±35.88 189.65±24.22a 288.64±41.22ab
表 3 HICH組不同神經(jīng)損傷程度患者 LP(a)、GSN、HCY、vWF、sCD40L水平比較(±s)
表 3 HICH組不同神經(jīng)損傷程度患者 LP(a)、GSN、HCY、vWF、sCD40L水平比較(±s)
注:與輕度組比較,aP<0.05;與中度組比較,bP<0.05。
6665.65±752.12 7012.25±1024.55a 7658.52±1361.22ab組別 例數(shù)輕度組中度組重度組22 38 25 LP(a)(mg/L) GSN(mg/L) HCY(μmol/L)251.22±92.33 354.22±103.59a 421.56±147.00ab 65.33±16.34 53.20±13.25a 45.10±11.12ab 20.63±6.33 29.64±7.12a 38.21±8.11ab vWF(U/L) sCD40L(pg/ml)264.55±36.23 297.65±40.21a 352.33±42.10ab
表 4 HICH 組不同預后患者 LP(a)、GSN、HCY、vWF、sCD40L水平比較(±s)
表 4 HICH 組不同預后患者 LP(a)、GSN、HCY、vWF、sCD40L水平比較(±s)
注:與預后良好組比較,aP<0.05。
6986.33±1124.10 7610.36±1298.55a組別 例數(shù)預后良好組預后不良組52 33 LP(a)(mg/L) GSN(mg/L) HCY(μmol/L)298.66±102.21 412.01±152.33a 60.33±15.02 47.12±11.54a 26.33±6.85 37.56±8.11a vWF(U/L) sCD40L(pg/ml)289.22±42.13 359.64±46.33a
2.4 HICH 組 不 同 預 后 患 者 LP(a)、GSN、HCY、vWF、sCD40L水平比較 預后不良組患者LP(a)、HCY、vWF、sCD40L水平高于預后良好組,GSN 水平低于預后良好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HICH已成為老年人常見的死亡原因,而存活患者往往遺留不同程度的神經(jīng)功能缺損,致殘率較高[8]。HICH的發(fā)病機制比較復雜,目前比較公認的機制是長期高血壓引起的血管壁改變,但這一學說并不能全面地解釋其病理改變[9]。有研究發(fā)現(xiàn),HICH發(fā)生后,除血腫的占位效應造成的腦組織直接損傷之外,多種炎性因子釋放引起的腦組織炎性水腫,顱內(nèi)壓升高等病理改變,可進一步破壞腦組織,參與HICH病情發(fā)展過程[10]。
LP(a)是動脈粥樣硬化的獨立危險因子,LP(a)水平增高可引起或加重動脈粥樣硬化形成[11]。本研究中HICH組和單純高血壓組患者LP(a)水平高于健康組,且HICH組患者LP(a)水平高于單純高血壓組。HICH組患者LP(a)水平隨著神經(jīng)損害程度增加而升高,預后良好組LP(a)水平低于預后不良組。這一結果提示,LP(a)參與了高血壓性腦出血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對病情的判斷具有重要意義。這是由于HICH患者動脈粥樣硬化程度更加嚴重,因此LP(a)水平更高。LP(a)水平增高可引起頸動脈狹窄,進一步加重HICH發(fā)生風險和病情嚴重程度。
HCY可引起內(nèi)皮細胞損傷、纖維組織積聚,血管中層平滑肌細胞肥大、增生、移行,導致間質膠原纖維增加、彈性纖維減少,繼而引起血管彈性下降,舒縮功能變差[12]。本研究中HICH組和單純高血壓組患者CD40L水平高于健康組,且HICH組患者CD40L水平高于單純高血壓組。HICH組患者CD40L水平隨著神經(jīng)損害程度增加而升高,預后良好組CD40L水平低于預后不良組。這一結果提示,CD40L參與了高血壓性腦出血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對病情的判斷具有重要意義。這是由于HICH患者血管內(nèi)皮的長期損害作用,導致小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內(nèi)皮受損而致vWF水平升高。
vWF是由內(nèi)皮細胞、巨核細胞合成的高分子糖蛋白,在血管內(nèi)皮細胞受損后內(nèi)皮基底膠原暴露,內(nèi)皮細胞釋放大量vWF入血。而vWF可參與血小板與血管壁之間的黏附作用,有利于血栓形成[13]。本研究中HICH組和單純高血壓組患者vWF水平高于健康組,且HICH組患者vWF水平高于單純高血壓組。HICH組患者vWF水平隨著神經(jīng)損害程度增加而升高,預后良好組vWF水平低于預后不良組。這一結果提示,vWF參與了高血壓性腦出血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對病情的判斷具有重要意義。這是由于HICH患者的高血壓狀態(tài)對血管內(nèi)皮的長期損害作用,導致小動脈粥樣硬化、血管內(nèi)皮受損而致vWF水平升高。
CD40是一種跨膜蛋白,屬于腫瘤壞死因子受體超家族成員,CD40L是其配體,兩者相互作用,共同參與機體免疫應答和炎性反應。CD40L在正常血小板表面無表達,當血小板活化后,CD40L可在短時間內(nèi)快速轉移至膜表面,并從膜表面脫落形成sCD40L,激活淋巴細胞,刺激多種炎性介質合成,在內(nèi)皮細胞功能紊亂、炎癥反應中具有重要作用[14]。本研究中HICH組和單純高血壓組患者CD40L水平高于健康組,且HICH組患者CD40L水平高于單純高血壓組。HICH組患者CD40L水平隨著神經(jīng)損害程度增加而升高,預后良好組CD40L水平低于預后不良組。這一結果提示,CD40L參與了高血壓性腦出血疾病的發(fā)生、發(fā)展,對病情的判斷具有重要意義。這是由于HICH患者血管內(nèi)皮損害程度更加嚴重,導致CD40L水平升高。
GSN是一種保護因子,當組織發(fā)生損傷后大量的肌動蛋白釋放入血,對機體產(chǎn)生毒性反應,而GSN可清除體內(nèi)的肌動蛋白,并與促炎因子、生物活性物質相結合,進而減輕上述物質對機體的毒性反應[15]。本研究中HICH組和單純高血壓組患者GSN水平低于健康組,且HICH組患者GSN水平隨著神經(jīng)損害程度增加而下降,預后良好組GSN水平高于預后不良組。這一結果提示,GSN參與高血壓性腦出血疾病發(fā)生后的自我保護機制,可改善病情、改善患者的預后。
綜 上 所 述 ,HICH 患 者 LP(a)、HCY、vWF、sCD40L水平升高,GSN水平降低,相關因子的水平與神經(jīng)損害程度和預后具有一定的相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