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倩
走進(jìn)李家林場,是在11月。
秋意,甚濃。
茫茫林海,波浪起伏,連著天、接著地。
多是成片成片的落葉松,遠(yuǎn)遠(yuǎn)地,一抹一抹或深或淺的黃,在群山的臂彎,借點秋風(fēng),慢慢暈染開來。當(dāng)然,山巒田疇還有更為豐富的色彩,橘紅、黃綠、灰青、老綠、煙藍(lán)或茶漬色,以及偶爾夾雜的新綠,有心或無心的隨意涂抹,一層層,一片片,連綿起伏而錯落有致,天光云影般。
到李家林場來,誰都能看到這樣的景色,就在路邊,不用下車就能滿足心愿。可是,還遠(yuǎn)遠(yuǎn)不能夠。來了這里,要是不到林間慢慢悠游一番,就不足以對得起這樣的山水,這樣的草木,這樣的秋。
我們終究錯過了時令,只能抬頭遠(yuǎn)望那些層層疊疊的金黃,或者金黃色落葉松在綠色針葉木里的閃光。低處的落葉松,多數(shù)針葉已跟隨著風(fēng)離開了枝頭,剩下黃灰色的林子,黃灰色的樹,黃灰色的密集的枝丫。這色彩,成于自然,無可挑剔。細(xì)細(xì)的暗黃的針葉,軟而又軟地鋪了一地。恬恬靜靜、清清淺淺的,如一場華夢初醒,像一闕清詞婉轉(zhuǎn),在目光里蕩漾出美好歲月。
落葉松或粗,或細(xì),簡約曠美,風(fēng)姿各異。咸有特別粗壯的,大都是翩翩少年,風(fēng)華正茂,直入藍(lán)天。整個林中都是樹,但疏落有致,相互之間三五米,或更遠(yuǎn)的距離,身處其間一點兒也不擁擠。就是站在高處、遠(yuǎn)處看它們,也不顯擠,不羈不絆,不牽不連,一種讓人舒心的和諧與默契。不繁華,不輕浮,安靜清澈。一切恰恰好。
陽光漫過細(xì)細(xì)密密的枝條縫隙,斜斜地照著整個林子,不燥不烈,不濃不淡。每一棵樹的樹梢、樹身、樹根都沐浴在金色的秋陽里,每一棵樹周圍的草叢、野花也都仰著頭、瞇著眼,愜意地享受。瓦藍(lán)瓦藍(lán)的天空下,這連綿的落葉松林更像是群山的素紗裙裾,淡雅、簡潔。沿著這脈絡(luò),可以看到金色的馳騁,綠色的暢想,還有歲月點綴的萬千色彩,淡而生香,熨貼自然,是詩意,也是人間樂趣。
秋風(fēng)總是悄然而來,不張狂,也不嬌柔,而天邊的云朵,纖巧一撩,心旌開始搖曳。枝上的松針也按捺不住了,毛毛雨般洋洋灑下,那喁喁私語,柔柔的,打濕了我的雙眸。這萬千素雅的松針,哪一葉寫著過往,哪一葉托著夢想,哪一葉要向著遠(yuǎn)方,哪一葉又將停泊在我心的荷塘……我從不悲秋。生活何嘗不是這葉,一生一落,一落一生,疏朗如畫,而后徐徐消融,歸化于塵土。然,在光禿的枝丫中,在地下的根須里,又孕育著新生的力量,待來年,總會有嫩芽懸于枝頭。
慢下來,深呼吸。溫潤的空氣里,隱隱的松香、淡甜的野花香、若有若無青草香,甚至每一塊山石、每一片苔蘚、每一處泥土,都散發(fā)著素淡柔和的芬芳。我貪婪地吮吸著,這每立方米7000多負(fù)氧離子的森林味道,時光靜美,歲月沉香,欲罷不能。
閉眼,傾聽。層林鳥語,天籟般純凈、清晰,有意無意間都是一首熟知的歌謠,舒緩地進(jìn)入最深的記憶。腳邊偶有三三兩兩的蟲子爬過,窸窸窣窣,不緊不慢,像是在相約前世的情,又亦是在扣問未來的緣。這秋聲,讓人坦然、超凡,慢了時光、潤了心田。
一只灰褐色的小鳥一動不動,停在一塊灰白色的石頭上。相機(jī)里已經(jīng)留下了它一張又一張可愛的面容,可它依舊站在那里,沒有一絲一毫忌憚地站在那里,轉(zhuǎn)動著水靈靈的眸子。
我戀戀不舍,一再回頭張望。
綠茵的草地像鋪上了絨絨的青毯,簡約、清澈干凈、富有張力,勾勒出灑脫的輕盈。觸到的草葉光滑、濕潤、彈性,還有那毛茸茸的樣子,忍不住去撫摸,這種野性的美,帶著大膽的俏皮,既柔媚,又純真。多想寫一首詩,但我又怕拙劣的文字虛張了一場深沉的綠意。那么,就淺坐一方草地,靜享一米暖陽,不言不語,不驚不擾,直至坐成了一棵草或一棵樹的模樣。生命的禪意在一抹秋色中流動。
曾幾何時,所謂的林場不過是一片殘次雜亂林,黃草遍山野,頑石滿山崗。是曾家森林管理所的工人們披星戴月、揮汗如雨,硬是在云霧彌漫的大山中開荒栽樹,幾十年來,這里沒有人間煙火,只有茁壯生長的草木和自由快樂的獸禽,也因為如此,成就了這一片10萬余畝的浩瀚林海,13000平方米的茵茵草甸。不管在黃土黃沙之中,還是在荒山禿嶺之上,溫暖的春風(fēng)一來,瀟瀟的春雨一到,大大小小的落葉松總是爭先恐后,延展著盤根錯節(jié)的根系,奮力伸出翠綠的針葉,帶著誘人的清香,勃勃向上,直至郁郁蔥蔥、青翠欲滴。年年歲歲,如今,她們筆直高聳,直入云霄。
恍然若夢,回過神來,依舊在秋日、在林場。歲月在,我在;樹在,山在;大地在,時光在,如此,如此,還要怎樣更好的世界。
———選自中國西部散文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