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道芳
(福建省寧德市民族中學,福建寧德 355000)
聽力理解作為一種輸入型技能,在語言習得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1]。有研究表明,在日常交際中,四項基本語言技能中的聽所占比例為40%~50%,說所占比例為25%~30%,讀占比例為11%~16%,而寫所占比例只有 9%(Rivers,1984)[2]。由此可見,英語學習中,聽力理解所占比例最大,聽力理解能力極為重要。
Vandergrift(1996)也指出,聽力是語言學習中最重要的一環(huán)。中考的考試內(nèi)容是對聽、說、讀、寫技能的全面考查,其中聽力部分占30分,它需要學生具有記錄、分析、理解和推斷的能力[3]。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及時發(fā)現(xiàn)并分析聽力考試中學生出現(xiàn)的問題。下面筆者以近年中考的聽力試題為例,進行了分析及歸納。
聽力測試題大多數(shù)注重考查學生理解事實的能力以及對日常交際用語和功能意念項目的掌握情況,主要考查學生以下四個方面的能力:
(1)對聽力材料事實細節(jié)的理解(細節(jié)理解能力);
(2)對聽力材料中交際性語言的掌握情況;
(3)對對話背景、話題、地點、說話者之間的關系等做出判斷(簡單推斷能力);
(4)獲取并填寫信息的能力(記錄簡單信息能力)。
試卷中關于事實理解方面的設題數(shù)量最多。在語言交往中,表述最多的是事實,聽力考查中對聽力材料事實理解題的設置,以學生為本,加強了對學生生活經(jīng)驗的關注,表現(xiàn)出對真實生活的反映;關于說話者的意圖觀點或態(tài)度類題目需要學生具備較高的聽力能力。
聽力材料內(nèi)容涉及《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中10個功能意念項目和24個話題項目,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例如,談論天氣、時間、邀請、感謝、購物等話題?!读x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對聽力的標準為學生能聽懂有關熟悉話題的談話,并能從中提取信息和觀點,能針對所聽語段的內(nèi)容,記錄簡單的信息。教師在平時的聽力訓練中,需要有針對性地選擇聽力材料,設計恰當?shù)穆犃斫饣顒印?/p>
(1)大部分聽力選擇題題干是以特殊疑問句的形式設置的,如what→ where → who →when → how→ (how long how far how many how old) → which → why,等等。
(2)小部分聽力題題干以陳述句的形式出現(xiàn)。
(3)表格填詞,針對所聽語段的內(nèi)容記錄簡單信息。
聽力部分的題干與選項一般都比較簡明扼要,聽力設題為最大限度地考查“聽力”,不涉及與聽力無關的內(nèi)容,減少其他干擾。聽力測試材料基本沒有超綱詞匯,但會出現(xiàn)陌生的人名或地名,注重提供真實的語言環(huán)境。
該題型要求考生理解信息,即要求考生識別聽力材料中的表層信息,其問題基本上是針對聽力材料中某一句話的提問,這種形式有利于考生答題。因為聽力材料較短,信息較集中,考生在聽的過程中無須做太多的信息篩選和梳理。
【例題1】聽第1段對話,回答第6小題。
6.What time does Tom usually have breakfast?
A.At 7:00.B.At 8:00.
C.At 9:00.
卷面問題“What time does Tom usually have breakfast?”是針對Tom通常什么時間吃早飯進行提問。但聽力原文中同時出現(xiàn)了“Tom周末起床較晚,在九點吃飯”的信息,這就要求考生只有真正聽懂對話,才能選出正確答案。
該題型在每段對話后有幾道小題。相對于短對話,該題型對考生處理信息的能力要求更高,但多數(shù)命題都考慮到聽力命題的多層次性,對事實細節(jié)理解的題目占了較大的比重。
【例題2】聽第7段對話,回答第14~15小題。
14.What will the boy buy for his father?
A.A book.B.Some tennis balls.C.A diary.
15.What'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
A.Brother and sister.B.Father and daughter.
C.Mother and son.
這兩道題均要求考生具有簡單加工信息的能力,即要求考生根據(jù)聽到的內(nèi)容推導或歸納出未被直接說明的隱含信息(推斷計劃+人物關系)。這樣的題目能夠有效地反映出考生的真實聽力水平,這種出題方式已成為英語聽力命題的趨勢,只是考慮到初中生的英語聽力水平,在設題的難度上有所控制。
聽短文或?qū)υ捦瓿杀砀竦念}型靈活性強,考查學生的聽、寫轉(zhuǎn)換能力,體現(xiàn)了新課程改革的趨勢,這種題型難度大,是學校在平常教學中要重點訓練的題型。由于該題型能較好地考查考生的聽力理解及獲取、分析、轉(zhuǎn)換及記錄信息的能力,要引起教師的重視。
【例題3】
Ways to Protect Your Body Protect your teeth Brush your teeth(16) a day.Avoid too much (17) and soft drinks.Protect your ears Don't listen to (18) music.Protect your eyes Take a rest every (19) minutes when using the computer.Make sure you always (20) in good light.
根據(jù)對每個空格聽音內(nèi)容的具體分析,第16、18、20題基本可以靠常識推測。可以推斷,該題型得分率低的原因在于學生的單詞拼寫能力弱,雖然從命題角度來說,由于單詞拼寫錯誤造成聽音理解題得分率低會降低考查的信度和效度,但聽音過程中的note taking卻是常見操作,不容教師忽視。
(1)直聽:直接聽原詞、原句、原文即可得出答案。
(2)選?。哼x項中的幾個詞在對話錄音中都出現(xiàn),需要分析、選取得出答案。
(3)計算:時間、價格、年齡等需要根據(jù)對話中的內(nèi)容計算得出答案。
(4)換詞:詞義相近或相同,但詞性不同。
學生往往試圖聽清每個單詞,難以抓住要點;一旦有聽不清的地方,就產(chǎn)生焦慮情緒,影響聽后面的內(nèi)容;有時候聽清了單詞,卻不明白什么意思,或者無法理解言語背后的意思,出現(xiàn)理解錯誤;對聽力不感興趣,參與主動性差,沒有信心,有畏難情緒。
教師應加強對聽力策略的培養(yǎng),如根據(jù)圖片預測要聽的內(nèi)容;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習慣,如聽前瀏覽題干和選項,聽的過程中記筆記;加強解題技巧的訓練,如數(shù)字題常常要進行簡單的計算,或關注but,however,or等連詞后面的句子要傳達的信息;使學生掌握語音知識與聽力能力的關系。
(1)比較法:根據(jù)聽到的內(nèi)容或信息比較、鑒別各選項,找出所給選項之間的用法和意義上的不同之處,從而找出正確的選項。
(2)排除法:在頭腦中分析和比較聽到的內(nèi)容,理解后,逐個排除與聽到的內(nèi)容不相符的選項,是做聽力選擇題的重要方法之一。
(3)理解分析法:對所聽到的內(nèi)容,選取有意義的材料或事物,運用已掌握的知識和平時的經(jīng)驗,經(jīng)過分析理解,聯(lián)系并進行記憶,經(jīng)過判斷做出正確的選擇。
(4)歸納積累法:平時圍繞話題多記一些習慣表達法和固定用法,歸納所學的交際用語,加強記憶,在做聽力題時迅速做出判斷。
除了提高學生自身聽力能力,加強對聽力的訓練外,學生心理素質(zhì)的好壞也會直接影響到聽力理解的正誤。教師應引導學生以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面對考試,在聽的時候必須鎮(zhèn)定自信、沉著不亂,以積極向上的心態(tài),盡快進入答題狀態(tài)。學生應注意在聽前審清題意,預測內(nèi)容,如果對題目了如指掌,答題時就會從容不迫、有的放矢,避免因為來不及讀題而錯過答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