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早在中國古代便有“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說法,儒家思想對中國產(chǎn)生了兩千多年的影響。它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而源遠流長,并對我國古代法律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例如中國傳統(tǒng)法律思想中的“民為邦本”中的以民為本的觀念,儒家思想把原始宗教中的天的觀念具體落實到人民身上,將民升為到神的地位。
關鍵詞:儒家思想;古代法律;傳統(tǒng);禮與法;中國;法治
法律的主要目的就是協(xié)調社會關系、保證社會秩序它具有一定的強制性,早在我國古代就已經(jīng)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將權力集中于君王一人手中,帝王們?yōu)榱司S護王朝統(tǒng)治便制定了法律政策,在我國古代百家思想中,儒家思想因其獨特性被君王看作中國古代法律的指導思想,本文將主要針對儒家思想與中國古代法律之間的關系進行闡述。
1儒家思想在中國古代法律中的體現(xiàn)
1.1以人為本
早在先秦時期的儒家法律思想基本繼承并發(fā)展了西周的禮制和周公的明德慎罰的思想,并提出了一系列的維護禮制的政策,重視人本的發(fā)展??鬃又鲝垶檎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進步,儒家思想也在不斷的發(fā)生變化,但不變的是儒家思想中關于法律的一部分,它一直堅持德主刑輔,儒家思想讓中國古代法律精神自然和諧。
1.2堅持道德
得民心則得天下,得民心的觀點在于以仁待民,更多矛盾的解決不僅僅需要依靠法律,更多的是依靠道德體系儒家思想推行“仁政”要求統(tǒng)治者對民眾們使用道德教化的手法,道德是一種軟約束力,它更依賴人的自覺及良心,是一種自覺性的東西,法律是一種硬約束,中國古代法律將二者進行融合,更有利于法律制度的建設。
2儒家思想對中國古代法律制度建設的影響
2.1儒家思想對刑法的影響
首先,在儒家思想占據(jù)中國古代法律的主導地位之后,儒家的仁政思想對法律的建設產(chǎn)生了重要的影響。表現(xiàn)最明顯的就是廢除肉刑、刑名減少、封建制五刑的確立和不斷完善,以及死刑復審的創(chuàng)立。
其次,儒家思想中的倫理精神也被使用在法律建設中,例如古代的:存留養(yǎng)親、親親相隱等政策都體現(xiàn)了男尊女卑對法律使用的影響以及尊老愛幼的特點。
2.2對行事法律的影響
中國的官僚制度是封建法律的特點它本身包含了儒家的特色,從選官制度來看,九品中正制以及重門第、科舉制等都是儒家思想的體現(xiàn),這些都促進了儒家文化的發(fā)展,并逐漸鞏固了儒家思想的統(tǒng)治地位。
2.3對民事法律的影響
儒家思想與封建大一統(tǒng)思想相適應,因此它在具體的民事法律關系中也要維護封建統(tǒng)治者的利益,例如:在古代堅決貫徹地主土地私有制并指定嚴格的戶籍賦稅制度。在唐代,集市只能在固定的地點以及固定的時間開放,在婚姻繼承制度上,一直都是男尊女卑這種狀況一直都沒有發(fā)生改變。
2.4對中國封建法典的影響
中國法律儒家化的完成主要是在唐代,在我國唐代主要宣揚的是德禮為政教之本,刑罰為政教之用,強調一準乎禮,統(tǒng)治者更重視禮法結合的統(tǒng)治方法,將儒家思想作為指導思想又不放棄刑罰的使用,帝王們將儒家倫理道德完全融合在法律之中,將禮與法進行融合,使唐代法律無處不體現(xiàn)禮教的色彩,儒家倫理道德逐漸成為唐代人們 的行為規(guī)范,這一階段標志著中國古代法律儒家化的最終形成。
2.5對行政法的影響
中國古代的行政法律中占據(jù)主導地位的是中央集權制度,它主要將官法作為主體,缺少權力的制約和平衡,這相對于其他法律而言是一種發(fā)展比較快速但是沒有健全的法律體系的法律。
2.5.1君為臣綱
中國古代社會的君主制末端在清朝,在此之前的政治體系都是不同等級的君主專制制度,中國古代政治活動主要以皇權至上為基礎前提,一切都以皇權為主,皇帝一直被人們供奉在社會的頂端,在中國古代,皇帝是至高無上的權力與地位 的象征。所以,中國古代法律也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皇帝的意志,它是一種維護皇權的強有力的工具。
所以說無論是用人來治理國家還是法律來治理國家,最主要的區(qū)分在于法律和權力擁有者的意志發(fā)生嚴重沖突時,個人意志與法律的相互比較。當權者的個人意志永遠要比法律重要,法律在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皇帝實行權力的一種專制的保證,也是皇權的代名詞,它主要創(chuàng)建于君主的統(tǒng)治,刑法主要用來懲罰百姓,而古代的行政法則是皇權的另一個體現(xiàn),儒家思想更多的是突出統(tǒng)治者的地位和作用,將統(tǒng)治者放在主體地位。
2.5.2義利觀
舍生取義是儒家的一個重要思想,它主要體現(xiàn)了個人與社會、家庭、國家間的利益取舍關系,包括了行政法的主要范圍,當然古代法律一定會受到儒家倫理的影響,儒家思想更多的是強調人們對社會、國家以及家庭的服從概念以及價值取向。
3結論
本文主要對儒家思想與中國古代法律之間的關系進行簡要分析,在我國古代封建社會時期,儒家思想不僅僅是傳統(tǒng)思想的正統(tǒng)思想,還影響著傳統(tǒng)法制理念它還起著指導作用,將自己充分的融合到古代法律之中,成為中國倫理法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儒家思想作為中國古代的主流思想一直被流傳著,儒家思想對中國古代封建社會時期的傳統(tǒng)文化以及人們的文化發(fā)展方向和行為方式等等方面都產(chǎn)生了一定的影響,儒家思想對中國古代社會的影響至今仍有體現(xiàn),綜上,我們可以了解到儒家思想在一定程度上與中國古代法律之間有著深厚的影響。
參考文獻:
[1]郝鐵川.當代中國與法制現(xiàn)代化[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
[2]楊超.中國民主與法治建設概論[M].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0.
[3]程燎原.法治與政治權威[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1.
[4]劉永鋒.唐律疏議 德主刑輔立法思想和儒家人性論關系探析[J].四川理工學院學報,2010,25.
[5]朱勇著.中國法制史[M].法律出版社,1999.
[6]馬作武.中國傳統(tǒng)法律文化研究[J].廣東人民出版社,2004.
作者簡介:
孫桃花,河南鹿邑人,碩士,研究方向:行政法與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