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燕霞
紅色文化秉承著黨的紅色基因,蘊含著崇高的理想信念、科學的價值理念和無數(shù)中國革命先輩的精神品質,是一種優(yōu)質的教育資源。大學生正處在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培育者要充分利用紅色文化這一教育資源,將其融入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活動中,促進大學生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要求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全體中華兒女自身利益的重要體現(xiàn),是他們的共同價值追求,是我國的興國之魂。黨的十八大提出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指明了方向。大學生是實現(xiàn)中國夢的中堅力量,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重點對象。在各種文化相互交織的背景下,大學生面臨著選擇怎樣的核心價值觀以及如何樹立正確價值觀的挑戰(zhàn)。紅色文化作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優(yōu)質資源和寶貴素材,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之間是一種天然的‘姻親關系。將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活動之中,有助于提升大學生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
紅色文化是指“由馬克思主義先進文化、中國傳統(tǒng)文化和中國特定的地域文化等諸多文化元素交互作用,共時存在、歷時發(fā)展,從而融合生成的一種特色文化。”產(chǎn)生于革命時期的紅色文化具有歷史繼承性。紅色文化既是中國共產(chǎn)黨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文化成果,堅持了馬克思主義,也繼承了經(jīng)過五千年歷史積淀而成的中華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紅色文化不是停留在革命時期,它還具有時代性。它的內涵隨著實踐發(fā)展和時代變化而不斷豐富,在新時期又產(chǎn)生和形成了載人航天精神、汶川精神、奧運精神等。
2.1 紅色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內在統(tǒng)一性。首先,紅色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具有共同的文化根基即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二者扎根于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的土壤之中,推動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其次,紅色文化把國家、民族、家庭、個人的命運緊密地聯(lián)系在一起,形成了內在價值目標的統(tǒng)一。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把蘊含在國家、社會、公民三個層面的價值要求緊密結合,科學回答了建設什么樣的國家、建設什么樣的社會以及培育什么樣的公民的問題??梢姡t色文化中蘊含的價值追求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提倡的價值理念是一脈相承的,是對大學生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寶貴思想資源。
2.2 紅色文化激勵引導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chǎn)黨帶領中國人民進行革命、建設和改革的歷史印證,蘊含著崇高的精神品質和堅定的理想信念。大力弘揚紅色文化,發(fā)揮其價值追求的導向和育人功能,為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提供正確的方向指引。紅色文化是由物質載體和精神內核構成的文化統(tǒng)一體,不僅包括革命遺址、烈士陵園等歷史物件,也包括紅色歌謠、革命著作、電影等紅色文化作品,同時還包括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等紅色精神文化。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以形式多樣、內涵豐富的紅色文化為載體,調動大學生深入了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積極性。發(fā)揮紅色文化中的革命事跡和革命精神對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激勵引導作用,使大學生產(chǎn)生情感共鳴,增強培育的實效性。
大學生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是在大學期間,因此這里主要是從高校出發(fā),分析如何從大學生的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價值觀形成發(fā)展的實際狀況出發(fā),充分發(fā)揮紅色文化的載體作用,將其融入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活動之中。但是這是一項復雜的系統(tǒng)工程,要完成這項工程仍然需要很長一段時期。
3.1 以紅色文化貫穿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內容。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是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的主陣地,要使紅色文化融入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師要深入鉆研紅色文化,挖掘紅色文化蘊含的價值要求和精神品質,做好紅色文化的傳播者。將紅色文化融入課堂教學中輔助相關教學內容,營造弘揚和學習正能量的課堂氛圍。另一方面,根據(jù)主體性教學理念充分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實現(xiàn)教學方法由灌輸式向互動啟發(fā)式教學轉變,倡導學生在課堂上講述家鄉(xiāng)紅色故事、歌唱革命歌謠、表演紅色影視作品等。改變枯燥的灌輸式教學,借助紅色文化這個載體,通過生動活潑的課堂教學形式,使大學生愉悅地接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
3.2 以紅色文化加強校園文化建設。大學校園是大學生生活和學習的主要場所,校園文化對大學生具有潛移默化的教育功能。首先,用紅色文化點綴校園景觀。把具有革命教育意義的或具有地方特色的紅色文化要素融入到校園建筑、壁畫、雕塑等校園景觀中,使大學生每天穿梭在校園中都能無形中接受教育。其次,用紅色文化建設校園宣傳陣地。在校園學報、宣傳欄、班級黑板報等輿論宣傳陣地上刊登紅色文化相關的文章或者標語,讓大學生從多角度感悟紅色文化,深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識。最后,開展形式多樣的紅色文化教育實踐活動。比如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朗誦或演講比賽、紅色文化知識競賽活動、“我愛唱紅歌”文化娛樂活動等,大學生在參與活動時領會紅色文化的豐富內涵,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育奠定思想基礎。
3.3 組織大學生參與紅色文化體驗實踐活動。大學生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培育,要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統(tǒng)一原則。組織學生參觀紅色教育基地,如抗日博物館。通過參觀紅色基地和講解員的教學語言,在視覺和聽覺上加強他們對于紅色文化的認知與感悟,增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感。組織學生到紅色革命根據(jù)地進行調研,如重上井岡山,通過對井岡山革命根據(jù)地紅色景點的參觀調研,切身感悟革命先輩在艱苦條件下是如何排除萬難創(chuàng)立了第一個革命根據(jù)地,激發(fā)大學生的愛國情懷。將不同的紅色文化實踐形式融合,使大學生從自身內部產(chǎn)生心理及思想上的共鳴,增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認知和認同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強培育效果。
3.4 借助網(wǎng)絡新媒體弘揚紅色文化。網(wǎng)絡新媒體的興起和智能手機的普及,使高校的教育方式和大學生的學習方式發(fā)生了新變化。為了適應這種新變化,培育者必須充分發(fā)揮網(wǎng)絡傳播范圍廣、傳播速度快的優(yōu)勢,可以專門設置一個以“紅色文化涵養(yǎng)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主題的校園網(wǎng)站。為了調動學生參與的積極性,網(wǎng)站負責人及時上傳形式多樣的紅色文化,如紅色文化作品、紅色文化影視、自制的彰顯紅色革命精神的小視頻、微電影等,并開設討論區(qū)供大學生自由討論交流,并邀請在紅色文化有專門研究的教師對于學生存在疑惑的地方給予一定的指導。網(wǎng)站負責人要加強對于網(wǎng)站的管理與監(jiān)督,并對于每一期的學習資料和討論要進行整合記錄,建立一個網(wǎng)絡資料庫。紅色文化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價值要求是一脈相承的,通過對校園網(wǎng)站上傳的紅色文化資源的學習與教師對學生提出疑惑的解答,可以使得大學生在潛移默化地受到紅色文化熏陶的過程中,從而增強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心理認同。大學生將課堂上學習的理論知識與在網(wǎng)絡上獲取的信息資源進行整合,深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
(作者單位:湖南科技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