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與有趣的靈魂相遇

        2019-06-11 12:30:43吳佳駿
        西部 2019年2期
        關鍵詞:葦岸謝爾文字

        吳佳駿

        行走在森林中的文字客

        多少年來,作為一個職業(yè)讀者,我有一個習慣,喜歡帶一本書,跑到僻靜的山野里去靜讀。這一習慣不知使我與多少有趣的靈魂相遇過。特別是在春秋兩季,天氣不冷也不熱,是去山野靜讀的最好時候。一個人安安靜靜地坐在一塊石頭上,或坐在一條溪流邊,手捧自己喜愛的書,隨意而陶醉地慢讀,沒有功利,沒有浮躁。白云在頭頂緩緩移動,野花在身旁隨風搖曳,時間仿佛也是靜止的。我成了天地間的一個修行者。若是讀累了,就放下書,躺下來睡上一覺,或站起來活動活動筋骨,看看遠方的風景,以及風景里包裹著的那個童話般的自然世界。

        這樣的日子,是我莫大的福祉。只是,如今能夠讓我愿意去的山野越來越少,能夠讓我值得帶到山野去讀的書更是越來越少。好多我曾帶去山野讀過的書,現(xiàn)在大都忘記了,盤留在腦海中的,只是當時閱讀時的模糊印象而已。唯獨有一本書,卻被我?guī)ド揭白x過多遍,書中的文字猶如山野的景色一樣迷人,以至于我無論走到哪里,都想把它帶到身邊——出差去他鄉(xiāng)也好,回到故鄉(xiāng)的懷抱也好,我都時常帶著它。即使沒有時間閱讀,入睡前拿出來粗略翻一翻,哪怕只看幾行字或用手摸一摸,幸福感也是滿滿的。這本書名叫《秋與春》(敦煌文藝出版社,2015年8月出版)作者是一位還不大為人所知的俄羅斯作家——謝爾古年科夫。

        我第一次遇見這本書,是在前年夏天。下班后,我無所事事地在街上走著,落日的余暉鋪在嘉陵江面上,有一種蒼茫之感。溽熱使我的內心焦躁不安,我又不想過早地回到蝸居的小屋,便跑去附近的書店閑逛。一排排的書碼放在書架上,令人眼花繚亂。我東瞅瞅,西瞧瞧,沒有找到一本自己中意的書。失望之余,我準備轉身離去,繼續(xù)遭受暑氣的熏蒸。不想,就在我回眸的一剎那,書架底端一本淡灰色封皮的書吸引了我——此書便是《秋與春》。我彎下腰,抽出書來剛翻了一頁,頓時覺得一股涼意襲來,那種詩意而靜謐的文字像薄荷一樣解暑。我躲到書店的一個角落坐下來,一個字一個字地讀。書的開篇就寫道:“我走在森林里,天上下著雨。我伸出雙手接雨,心想,手和天是連著的,不論遠近,它們都能感覺到天的存在。撫摸臉龐令人愜意。撫摸過自己的臉龐,你就好像撫摸了這個世界?!蔽页姓J,我被這個開篇征服了。我經(jīng)受不住那種意境幽深、樸實詩性的文字的誘惑。我忘記了周邊的環(huán)境,也忘記了自己的存在。直到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書店里看書的人都逐漸散去,我才猛然覺得時間不早了。沒有絲毫猶豫,我便去前臺付了款,將這本書帶回了家。

        入夜,我匆匆吃了點東西,便光著膀子繼續(xù)躺在涼席上閱讀此書。那真是一個難忘的夏夜。我好似跟隨作者一起,在森林中穿行。我看到了森林在不同季節(jié)里的變化,看到了樹與樹的相守,聽到了樹與樹的私語。每當春雨來臨,樹叢里的蘑菇都紛紛撐起傘擋雨;當月光照耀在樹間,那些覓食的小動物全身都裹滿了月色。要是等到太陽出來了,整個天空都滾下自己的金球,夜鶯在赤楊叢中歌唱,青蛙在沼澤地里呻吟……每個畫面都充滿了向上的力量。

        我每閱讀幾頁,都要合上書望望窗外。望一會兒,又會看看書的勒口處作者的照片。我想看看能寫出這樣的文字的人到底長成什么樣子。照片上的謝爾古年科夫有著一張冷峻的臉,頭發(fā)全都被歲月染了霜,絡腮胡子像野草一般茂盛,兩只眼睛炯炯有神,如黑夜里的兩點光源。我總覺得,他的形象應該是一個思想者或哲學家,但他的身份和經(jīng)歷告訴我,他只是一個普普通通的護林員。他一生中最知心的朋友,只有森林中的那些樹木。他通過與樹木交談來與世界對話,來與上帝對話。他是一個活在樹中的男人。

        1931年2月28日,謝爾古年科夫生于哈巴羅夫斯克。出生后不久,他便跟隨父母輾轉各地,過著動蕩不安的生活。他的童年和少年時期主要是在符拉迪沃斯托克度過的,分別在薩哈林、阿穆爾河上的共青城、莫斯科等地求學。在謝爾古年科夫的記憶里,生活的不穩(wěn)定讓他很早便意識到人生的坎坷?;蛟S是想逃避生活吧,十三歲時他開始寫日記,十五歲時開始寫詩。他想通過文學來美化生活,稀釋生活的枯燥和乏味。因之,在謝爾古年科夫早年的作品里,總是充滿了夢幻和童話色彩。1950年他考入哈爾科夫大學新聞系,后該系轉到基輔。1955年,謝爾古年科夫修完學業(yè),畢業(yè)后被分配到巴爾瑙爾的《阿爾泰青年報》工作。在這期間,他改寫散文和小說。他的第一個短篇小說《哆—來—咪》完成于1956年,發(fā)表在他供職的《阿爾泰青年報》上。雖然工作給了謝爾古年科夫生活的保障和寫作的平臺,但對于他那灑脫不羈的天性來說,報社的陳規(guī)陋習讓他苦不堪言,深深地制約著他作為一個作家的自由和發(fā)展。最終,半年之后,謝爾古年科夫遵從自己內心的選擇,辭職離開了報社,過起了逍遙自在的生活。

        隨后有差不多十年時間,謝爾古年科夫響應高爾基“到人們中間去”的號召,嘗試過諸如牧人、礦工、水手等工作。這段經(jīng)歷大大豐富了他的創(chuàng)作,增加了他作品的寬度和厚度。他不斷在生活中汲取養(yǎng)分,與底層人民打成一片,這使他深刻地意識到,生活真的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如果脫離了生活,寫出的作品只能是一堆被抽干了血液的干尸。在從事過多種職業(yè)之后,謝爾古年科夫覺得自己還應該繼續(xù)接受生活的鍛打, 1957年到1966年之間,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去做一個護林員。在這九年之中,他一直生活在森林中,觀察和記錄自然。他以自己的孤獨,對抗著外部世界的喧囂;他以自己的安靜,聆聽著森林里的天籟之音;他以一顆干凈的心,體察日月的流轉和星象的變化。就像他在書中寫的那樣:“生活在森林里,我學會了什么?我覺得什么對我有好處呢?這些都需要等待。因為我與森林密切相關,我不能在需要的時候就拋棄它,盡管也曾放棄,我不得不耐心而絕望地等待,就像有些寡婦等待已經(jīng)犧牲了的丈夫。我與這個世界的所有關系都建立在等待之上。”

        沒錯,等待使謝爾古年科夫心靈放松,也使他活得更加本真和簡樸。1960年,他根據(jù)自己在森林中生活的體驗,寫出了第一部中篇小說《森林衛(wèi)士》。小說出版后,迅速風靡全國,他的名氣也不脛而走。緊接著,1979年,他又寫出了《秋與春》,此書無疑奠定了他在二十世紀下半葉俄羅斯散文中的地位。

        《秋與春》這本書不厚,分為秋與春兩個部分。秋這部分一共三章,春這部分一共四章。整部書沒有大起大落的情節(jié),像是一個終年躲在森林中修行的人寫給自然界的長信。他寫得是那樣的深入、細致,又是那樣的平靜、靈性。森林既是作者的棲身之所,又是他的心靈宇宙。書中的每篇文章,都是對大自然的禮贊和祈禱。

        ——“我看待森林、大地、陽光、青草,不是把它們當作我的對立面——說,這是我,這不是我、而是別的東西,——而是把它們當作我自己的延續(xù),就像我的胳膊和大腿。只不過既有內在的我,又有外在的我而已。胳膊、大腿——是我內心的延續(xù),那么森林、天空、陽光延續(xù)了我的什么呢?手指,眼睛,思想,感情?在我之外的一切,都是我的延續(xù)。陽光是我思想的延續(xù),天空是我對姑娘的情感的延續(xù)?!毕襁@樣融客觀與主觀于一體的文字,在書中比比皆是。他既是在描寫大自然,又不止是在描寫大自然。這是一個哲人的囈語和思索。

        “森林馬上就要入睡、死去,大地即將被寒冷封鎖,可我想活著,而且要快點,再快點。我似乎從來沒有這么迫切地想活著。好像生命在此之前一直沉睡,而現(xiàn)在蘇醒過來了。夏天時我還生活得逍遙自在,好像我身后不是那么多年的光陰,而是永恒,我不慌不忙,對時間視而不見,睡了一天——也不可惜:一天的時間在茫茫歷史長河中算得了什么?”從這些詩性而睿智的語句可以看出,謝爾古年科夫是一位天生的大自然的膜拜者,大自然給了他一種生命哲學。他長期用文字書寫所思所想,與世界保持著宗教層面的對話。

        也許恰是他在森林中的“封閉式”生活和沉思默想,使他體悟到其他同時代作家無法體悟到的“神性”,才寫出了《秋與春》這樣獨具藝術特色的、無可復制、令人心動、發(fā)人深省的散文。獨特的生存體驗讓他保持了對文體探索的興趣和熱情,用他自己的話來說,他創(chuàng)造了一種叫“沉默”的體裁的作品。所謂“沉默”,即“創(chuàng)造無形的語言”。在《秋與春》中,這種“沉默”的特點尤為突出。

        我一直在想,按時間推斷,當謝爾古年科夫創(chuàng)作《秋與春》時,蘇聯(lián)仍處于專制恐怖之中,不少有良知和血性的俄羅斯知識分子為了尋求良知和正義,不惜付出了生命的代價,而他選擇了“遠離政治”,到森林里去修身養(yǎng)性,與大自然為伴。他這是一種逃避嗎?然而,在我對《秋與春》的反復閱讀之下,我似乎明白了。他是在以另外一種方式歌頌永恒和愛,并試圖重建人與人、人與自然的和諧之美。這種歌頌和表達是可以超越戰(zhàn)爭、殺戮、仇恨和死亡的。

        “秋”與“春”既是自然天道的秩序,也是人心人倫的秩序。謝爾古年科夫通過他的作品所要傳達的主題永遠只有一個:人的生死和復活。想到這一點,我不禁再次對這個俄羅斯作家肅然起敬。

        薄田泣堇的獨樂園

        我很早就想寫一寫薄田泣堇了。自從多年前我第一次讀到他的那本《舊都的味道》(百花文藝出版社,2011年1月出版),便有了寫他的沖動。但后來幾次提筆,猶豫再三,還是放棄了。我怕自己如果寫不好,會辜負他的文字。像薄田泣堇這樣優(yōu)秀的作家,是不該隨意去觸碰的,只需靜靜地閱讀他筆下的文字就夠了。任何的評說、分析,都有可能是對其作品本身的冒犯。

        既然如此,那為何我還是鼓足勇氣,決定來寫寫這位日本作家呢?究其緣由,是因為他的書對我個人的意義實在太重大了??梢赃@樣說,每當我的心情遭遇苦悶、彷徨之時,他的文字都能夠撫慰我,將我從悲涼中拯救出來,讓我重獲希望。要知道,古今中外能夠真正使人內心獲得寧靜,讀后有頓入禪境的書是不多的。而薄田泣堇的書無疑是可以歸入這為數(shù)不多的好書之列的。

        尤其是他這本《舊都的味道》,文章篇幅均很短小,多則千余字,少則數(shù)百字。但就是這些短文暗藏著大格局,有一種靜水流深的境界。這種境界,很多作家都難以達到,包括那些名聲很響、來頭很大的作家。特別是在不少作家都越寫越油滑、越寫越故弄玄虛的當下,薄田泣堇的作品就愈加凸顯出他的價值和魅力。他的這些散文,清新婉約,流利質樸,充滿寧靜之美和安靜之力。他在短文中營造出來的氛圍和意境,更是令人神往。每次讀這些文字,我都有蝴蝶飛入菜花叢中的感覺。他筆下的每個字,都落滿了春天的訊息。

        薄田泣堇原名淳介,1877年出生于岡山縣淺口郡。他早年寫詩,后轉入散文寫作??赡苷且驗樗羞^長時間的詩歌寫作訓練,使得他的散文也詩性彌漫,有著詩歌的品質,審美性極強。薄田泣堇幼年時,家庭條件是相當不錯的。他的父親篤太郎也是個詩歌愛好者,酷愛俳句寫作。父親每次寫出新的詩句,就會得意洋洋地念給兒子們聽。薄田泣堇也因此受到熏陶,年幼時就在心里播種下了文學的種子。那時,他的父親給自己取了個俳名——胡月庵清風,過著半農半俳的生活。父親的逍遙狀態(tài),給了薄田泣堇非常大的影響,也為他日后的人格成長和性格形成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然而,好景不長。沒過多久,他的父親便與祖父分了家,獨自帶著他一起生活。分家后的父親經(jīng)濟狀況日趨拮據(jù),朝不保夕,連供薄田泣堇上學的錢都拿不出。篤太郎不愿意變賣田產(chǎn),繼續(xù)供薄田泣堇讀書,而薄田泣堇也不愿使父親為難,加之他那時已經(jīng)開始對學校教育深感懷疑,于是,當他在岡山中學讀到初中二年級時就主動退學,從此走上了獨立的道路。

        對于一個作家來說,也許越是坎坷的經(jīng)歷對他的發(fā)展越有幫助。退學之后,薄田泣堇仍然沒有放棄自學。在他看來,學習并非一定要在課堂上,在生活和大自然中一樣可以學習,而且,說不定,通過這種方式所收獲的知識和技能,還會比在課堂上和書本里收獲到的知識更多、更豐富。果不其然,短短幾年時間,薄田泣堇便展現(xiàn)出他超強的自學能力,尤其是在數(shù)學和英語方面取得了驚人的成績。

        1894年,在友人的鼎力推薦下,薄田泣堇進入東京漢學塾,當了一名助教。他很珍惜這份工作,也懂得充分利用已有的平臺充實自己。在這期間,他除了講授數(shù)學和英語,幾乎把業(yè)余時間全都花在了圖書館里。他像一個求知若渴的人,埋首于古籍名著中,廣泛涉獵日本、中國、西方文學著作,這大大地擴大了他的文學視野,提升了他的文學修養(yǎng)。他最愛讀蓋茨的詩和歌德的《少年維特的煩惱》,他不斷在前輩作家的作品中吸收養(yǎng)分。那時,他已經(jīng)開始為自己日后的創(chuàng)作做準備了。1897年,薄田泣堇初試鋒芒,以杜甫“花密藏難見”詩句為題,寫了一組共十三首詩,發(fā)表于《新著月刊》。這組詩贏得了當時的文壇大家后藤宙外、島村抱月的高度賞識。1899年,他的處女詩集《暮笛集》問世,更是好評如潮。這部詩集為他接下來的發(fā)展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1900年,在眾多讀者和評論家的關注下,他赴大阪擔任文藝雜志《小天地》主編。命運開始垂青于薄田泣堇,這讓他身心俱悅。其后兩年,他相繼發(fā)表詩集《已逝的春天》和《站在公孫樹下》。這兩部詩集使他在日本詩壇的地位更加穩(wěn)固,成為繼島崎藤村之后日本現(xiàn)代詩壇的重鎮(zhèn)。

        然而,命運有時總是喜歡作弄人。正在薄田泣堇創(chuàng)作勢頭正健的時候,疾病卻像寄生蟲一樣找到了他。1903年,在健康狀況十分糟糕的情形下,他不得不移居京都。到京都后,他以為自己的病情會有所好轉。不想,京都的氣候并未給他帶來驚喜。1904年,他又被迫從京都返回鄉(xiāng)下靜養(yǎng),且結識了作家綱島梁川,沉湎于“內省靜觀”的世界。對于那些具有創(chuàng)造力的人來說,疾病是不容易把他們打倒的。在生病療養(yǎng)期間,他仍然潛心創(chuàng)作,試圖用毅力將病魔打敗。1906年,他出版了長篇敘事詩《白羊宮》,達到了他詩歌創(chuàng)作的最高峰,在當時的日本詩壇引起軒然大波。

        按理說,一個詩人寫到如此份兒上,完全可以名利雙收坐享其成。然而現(xiàn)實總是殘酷的,在詩歌藝術上取得的成功,并未給薄田泣堇帶來經(jīng)濟上的減負。病魔依然在折磨著他。加上那時他已經(jīng)結婚,生活的重壓使他捉襟見肘。為給家人一個好的生活環(huán)境,他只好停止了詩歌寫作,轉向小說和散文隨筆創(chuàng)作。1912年,待他的病情剛剛有所好轉,他便即刻再赴大阪,在大阪新聞社任編輯。同時,開始在晚刊上開設專欄隨筆“茶話”。這些隨筆文字發(fā)表后,反響強烈,以至于讀者淡忘了他的詩人身份,理所當然地稱他為“隨筆作家”,這大概是薄田泣堇自己都沒有想到的。在隨筆上的成功,使他的寫作一發(fā)而不可收,不少作品已屬精品。之后不久,他即升任報社的學藝部長。如此一來,他的生活窘?jīng)r得到了緩解,基本不會再為吃飯發(fā)愁。遺憾的是,正當薄田泣堇的事業(yè)如日中天的時候,他不幸患上了帕金森癥。那年,他剛好四十歲。這一厄運使薄田泣堇心灰意冷,感覺自己的人生快走到頭了,但是他還沒有絕望,每天躺在床上與病魔抗爭。他暗暗發(fā)誓,只要自己尚有一口氣,就不會停止創(chuàng)作。

        薄田泣堇的確是條硬漢,在命運反復的蹂躪之下,仍顫抖著拿起筆來寫他的隨筆。雖然他患帕金森癥后的創(chuàng)作數(shù)量明顯下降,但創(chuàng)作質量卻沒有絲毫減弱。有時實在無法拿筆,他就用口述的方式創(chuàng)作。短短幾年時間,他出版了《茶話》《新茶話》《日熏草香》《獨樂園》《草木蟲魚》《樹上石下》和《泣堇小品》等隨筆集,給日本文壇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1945年,薄田泣堇病勢加重,只好棄筆緘口,徹底告別了創(chuàng)作,最后郁郁而終。

        薄田泣堇一生為人正派、寬厚、嚴謹,一直獨善其身,自患病以來,更是將自己孤立于文學圈子之外,埋首寫作隨筆,與他筆下的自然風物、山河蟲魚相守,寄物于情,抒懷自適。他的漢文功底深厚,喜歡假古人以言事,寫出的隨筆安靜,妙手天成。

        《舊都的味道》幾乎收錄了薄田泣堇的隨筆代表作。書中篇章最多的,是寫草木和動物的。這些小隨筆,心氣浮躁的人是讀不進去的。只有心靜時,你才能體會到他文字的妙處。他寫的文字都是他心境和人格的外化。讓我們來看看他是怎樣寫茶花的:

        “今夕,我獨坐一室直到天黑?;疑谋∧?,黑貓一般躡手躡腳悄悄從屋子的一個角落爬到另一個角落。陰影疊印在墻上,搖曳于壁龕的柱子上。那里懸著一只花籃,從厚厚的墨綠的葉叢中,兩三朵杯形的小白花,微微吐露著氣息?!?/p>

        這是多么具有靈氣的文字,鮮活而干凈。再讓我們看看他是如何寫樹的:

        “秋的黃昏漸漸降臨。嘴里沒說,頭腦已作如是想。節(jié)奏昂揚,線條明快。靜靜的十月夕暮,薄紫的晚靄悄悄從草葉上滑過,慢悠悠在樹與樹之間滲透、彌漫。潮濕陰冷的大氣里,草木入定一般紋絲不動。不知不覺間,它們漸漸進入我的心中,盡情地擴展著柔軟的枝葉,蜷曲著粗笨莖,飄散著濃郁的花香?!?/p>

        文筆的清新,勾勒出環(huán)境和畫面。要是文字修為差的人,是斷然寫不出這樣細膩、生動的語句的。再讓我們看看他是怎樣寫動物的吧:

        “燕歸來。紫黑的羽衣,雪白的前胸,勤奮的身影,迅疾地穿梭于城中的大道上空??吹竭@幅情景,一種未曾感知的青春的新鮮之情襲上心頭。陽歷三四月間,繁花似錦,萬物靜寂,誘人睡意。人們沉浸于一種迷醉和慵懶的狀態(tài),甚至那久欲一嘗的春之芳醇都激不起其一點興味。然而,一旦燕歸來,看到那靈巧的羽翼,沉滯的春心迅速鼓涌起來,硬化的血管躍動著新鮮的血潮。世界一下子明朗了,春的郁郁轉化為春的快樂?!?/p>

        這便是薄田泣堇文字的魅力和光輝。隨便翻開書的任何一頁,你都可以享受到文字帶給你的奇妙感受,讓你忘掉生活中的煩憂和不如意,獲得美的熏陶和重塑,減少各種欲望和功利,培養(yǎng)自己健全的人格和心理素質。

        在這本書中,除了寫草木和動物,還有不少作者追憶友人的篇章。諸如他寫尾崎紅葉、森鷗外、德富蘆花、島村抱月等,人物個個活靈活現(xiàn),用近似白描的手法刻畫人的精神世界和內心情愫,給人印象深刻。

        薄田泣堇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散文隨筆大家。他的文字既是他自己的“獨樂園”,也是世界上所有追求美的人的“獨樂園”。

        他的文字是大地上的“經(jīng)文”

        光陰如水,不知不覺間,葦岸離開這個他所熱愛的世界快二十年了。在他二十周年祭日即將來臨之際,我特意寫出這篇文章,以表達對他的懷念和哀思。葦岸生前并不認識我,我也不認識他,但這有什么關系呢?我們通過文字相識就夠了,而且,我相信通過文字而結交的友誼,會比人與人面對面結交的友誼更長久。我這些年的人生經(jīng)驗告訴我,我寧可保持對某些作家文字的敬重,也不愿去跟作家本人見面。因為在現(xiàn)實生活中,真正文如其人的作家能有多少呢。

        但我相信葦岸是文如其人的作家,這種信任很奇怪。從照片上看,他的眉宇間透著一股儒雅之氣、高潔之氣、正義之氣。我喜歡這樣的氣質——獨屬于文人的氣質。加上我經(jīng)常跟他生前的好友——與他一樣優(yōu)秀的散文家馮秋子在電話里聊到他和他的作品。從馮秋子的口中,我更是全面地了解了他。馮秋子對他的講述,增添了我對他的敬重。

        記得去年深冬的一天晚上,我正在街邊走著,突然接到馮秋子老師的電話,她談到要為葦岸編輯一本紀念文集的事情,說這是她對朋友的交代,她不能辜負葦岸生前對她的信任。我聽了非常感動,在這個人變得越來越自私的時代,有誰能如此真誠地對待一個已故的朋友呢?有許多人在朋友還健在時就已經(jīng)開始爾虞我詐,彼此算計和利用了,哪還愿意耗費精力和時間再去為亡友做點事情。這頓時讓我想到馮秋子為葦岸編輯的另一本文集《最后的浪漫主義者》(花城出版社,2009年10月出版),這本書是我迄今為止看到的葦岸最完整的作品集,我珍藏了好幾本。每隔一段時間,我都會把這本書拿出來翻一翻。翻到哪頁讀哪頁,每次讀都有新的體會和收獲,這便是好作品帶給人的精神食糧。

        一個人讀書再多,讀到最后,一定會越讀越少,如果他是個會讀書的人的話。能放在自己枕邊和案頭的書,也許就那么三五本而已。對我來說,葦岸的書絕對會是我枕邊或案頭的那三五本書之一。

        現(xiàn)在回想起來,我最早讀到葦岸的作品,是那本《太陽升起以后》(中國工人出版社,2000年5月出版),素白的封皮,印著一幅類似木刻的小畫。尤其“太陽”兩個鮮紅的大字格外醒目,給人一種溫暖的感覺。翻開書,淡黃色的紙張散發(fā)著金色麥穗的光芒。我一段文字一段文字地讀,一讀便再難放下。我第一次有了想去認識一個作家的沖動。然而,那時的葦岸卻已經(jīng)成為“落日”。從此,我為“落日”而痛苦,我成了一個守望“落日”的人。我仿佛從落日西去的余暉中,窺到一個清瘦的背影,在大地上孤寂地行走,走過立春和雨水,走過驚蟄和春分,走過清明和谷雨,走過立夏和小滿,走過芒種和夏至,走過小暑和大暑,走過立秋和處暑,走過白露和秋分,走過寒露和霜降,最終到達理想的彼岸——一個以信念建立起來的素食者的國度。

        我跟葦岸一樣,都是來自“大地上的孩子”。泥土和青草,池塘和野花,雪水和春風喂養(yǎng)了我。因之,葦岸作品里彰顯出來的“大地道德”構成對我的致命誘惑。每當我回到故鄉(xiāng),仰躺在山坡上,或行走在草地上時,我都會不自覺地想到他這個“大地之子”。他對大自然的觀察和體驗,書寫和頌贊,都是對生命本身的敬重和對理想生活的身體力行。他的生活是簡樸的,他有一顆干凈的心和一個晶瑩剔透的靈魂。

        有這樣的心的人是不死的,有這樣的靈魂的人是不死的。

        故雖然“落日”下山了,但葦岸仍然活著。他變成了太陽,每天都在升起。他活在大地上的每個角落,活在二十四節(jié)氣里,活在他那薄薄小書的文字間,活在讀者對他作品的閱讀和緬懷中……

        我每次讀葦岸的文字,都感覺是自我靈魂的凈化和升華過程。他對人的完善的苛求和對文學藝術的苛求,都有著宗教般的虔誠,他做到了真正的“文如其人”。我讀葦岸,其實是在修煉自己的心。他的人格的真,道德的善,思想的重和靈魂的深,都在使我的心變得寧靜和飽滿,內斂和祥和。

        葦岸和他的文字,給了我一種方向和力量。

        我常想,一個作者與一個讀者之間,都是在互尋知己的過程。宛如星和月,蝶和花,山澗和流水,孤旅和天涯,心魂和夢想……

        這樣的知己一旦找到,變成永恒,不會因時間和空間而改變。這是我讀葦岸的文字時得到的啟示。而且,以他為初始,我長久都在尋找跟他觀念、精神、氣息、品性相近的“同類人”,比如亨利·梭羅、蕾切爾·卡遜、奧爾多·利奧波德等。從他們的作品中,我讀出了與葦岸作品中透射出來的一樣的寂靜、安恬、智慧之光。這樣的光,可以燭照人生的美好,獲得內心的圓滿。

        葦岸說:“藝術和寫作是本體的?!边@樣的認知使得他很早就與別的寫作者區(qū)別開來。他的誠實、嚴肅和堅執(zhí)又使他成為一位“圣徒”,而他的清澈見底、不染雜質的文字便是他的“藝術廟宇”。我感覺只要從他創(chuàng)建的這座“藝術廟宇”前走過,都能聆聽到陣陣梵音靜柔地傳出,讓人精神充盈、心靈美妙。

        寫作也是一種佛法。

        如何看待生命,尤其是除人以外的那些小生命,是我在讀葦岸的作品時一直在思索的問題。放眼當下的文學界,當不少作家都在以自我為中心,寫出的作品大量充斥著人類的驕奢淫逸和傲慢自大時,我卻一次又一次從他的作品里讀出了“眾生平等”的思想。我讀到他如何去親近螞蟻的生活,如何去聆聽河流和白樺林的私語,如何去觀察田野和農事的變化……他始終立足于大地去仰望蒼穹,以博愛和平等包容一切,又以謙遜和悲憫善待一切。在他的筆下,始終落滿神性的光輝。他寫下的每篇文字,都是大地上生長出來的“經(jīng)文”。

        靜寂和孤獨,這是我在閱讀葦岸作品時感受到的兩個美好詞匯。

        這兩個詞匯,都屬于智者。唯有智者,才能持守靜寂,遠離浮躁和功利,用一顆細膩而敏感的心,去感受生活的世界和時間的回響;也唯有智者,才懂得享受孤獨,以特有的省思與體悟,去穿透宇宙的幻象,接近活著的本真。

        這既是一種哲學,也是一種倫理。

        只有對人類的生存危機深有體察的人,才會以文字去警醒世人,并極力倡導大家過一種簡樸的生活,學會“詩意地棲居”。葦岸的作品無疑是一封封這種理念的誠摯的倡議書,它能喚醒早已活得麻木、冷漠的人們,重新善待自己,善待生靈,善待土地,善待萬物。

        人最大的悲哀和不幸即是迷失自我,被欲望所困,離自己的心越來越遠,自己成為自己的迷障和心劫??扇敯兜奈淖肿屓嘶貧w自己,讓人的心靈變得愈加強壯。一言以蔽之,在他的文字面前,我懂得了如何做一個誠實的人、質樸的人、亮堂的人。

        葦岸是一個講求奉獻而對自己嚴苛到極致的人,這從他的作品里可以看到。他不同于有的作家,善于在文字中掩飾、偽裝自己——作家也分有靈魂的作家和沒有靈魂的作家。有靈魂的作家知行合一,人文合一;沒有靈魂的作家口是心非,人文分離。前者的文字跟人一樣,都是赤裸裸的,你一眼就能洞穿其內心、精神,乃至骨骼,而后者的文字雖然也可能充滿強大的道德感染力和人文精神,但你一旦見到作者本人,就會大失所望,這失望緣于作者的猥瑣、自私、狹隘,更有甚者,完全可以稱為骯臟、卑鄙和下流。

        葦岸無疑是屬于前者的。他對天地萬物的愛和對自我人格圓滿的追求,使他一直堅持自己的信念——素食主義,以至于在病魔威脅到他生命的情況下,他為未能將信念貫徹始終而感到深深的自責和懺悔。故他在臨終前說:“我平生最大的悔恨是在我患病、重病期間沒有把素食主義這個信念堅持到底,我覺得這是我個人在信念上的一種墮落。”能說出這樣的話的人將是怎樣的誠實和高潔!在我看來,盡管葦岸沒能將自己的信念堅持到底,但他已經(jīng)獲得了人格和靈魂的圓滿。這圓滿,還體現(xiàn)在他臨終前請求的在撒骨灰時讓朋友為他朗誦他心愛的法國詩人雅姆的那首名叫《為他人的幸福而祈禱》的詩的愿望上。

        我每次讀葦岸那些充滿寂靜之美的文字,都會被深深吸引。他文字里彌漫出來的那種詩性和質樸的品質,是真正散文的品質。沒有矯飾,不?;?,不玩技法,完全遵從內心的節(jié)律和思想的波峰。因為他對生命體察、感受得深;對自然愛得深,洞察得深,故他才不會也不用將心力耗費在“研究散文”本身上。他只需借助文字忠實地記錄自己的觀察和思考就夠了,這使得他的作品多是短章式或片段式的。然而,恰是這些看似漫不經(jīng)心卻從心里流淌出來的吉光片羽,勝卻無數(shù)作家炮制出來的“洪鐘大呂”。

        那些每天都在談論散文、研究散文的人,他們跟葦岸不同,他們更喜歡熱鬧和喧囂,喜歡圈子和地位,喜歡話語權和存在感,喜歡廉價的吹捧和虛假的撫慰。

        我閱讀葦岸,珍愛葦岸,是因為在當今時代已很難再遇到像他這樣的人。葦岸的品質和精神是我所需要的,也是這個時代所需要的。我把他視為我的精神和人格的外化。

        葦岸走了,也沒走。他是回歸了大地。大地長在,他就長在。葦岸是一枚落日,落日退去,余暉永存于我們心中。

        猜你喜歡
        葦岸謝爾文字
        文字的前世今生
        熱愛與堅持
        葦岸和雅姆
        南方周末(2020-05-21)2020-05-21 11:21:39
        當我在文字中投宿
        文苑(2020年12期)2020-04-13 00:55:10
        總得有人去擦星星
        愛心樹(上)
        紀念葦岸
        南方周末(2019-02-28)2019-02-28 20:02:01
        捉月亮的網(wǎng)
        未曾消失的葦岸
        種出來的“逍遙居”
        av无码一区二区三| 亚洲老妈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日产无人区一线二线三线新版| 国产三级黄色在线观看| 免费国产不卡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播放视频777777| 青草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国产自拍精品在线视频| 黑人大群体交免费视频| 欧美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电影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福利| 亚洲中文无码永久免| 国产码欧美日韩高清综合一区 | 在线看亚洲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天天躁夜夜躁狠狠| 老少交欧美另类|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美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中文字幕有码| 久久人妻少妇嫩草av无码专区 | 91精品国产高清久久久久| 蜜桃传媒免费在线观看| 国产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 欧美日韩电影一区| 精品一区二区亚洲一二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在线| 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国产成人久久蜜一区二区| 人妻少妇偷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天堂综合网| 老太脱裤让老头玩ⅹxxxx| 亚洲中文字幕有码av| 后入丝袜美腿在线观看| 男女性高爱潮免费网站| 午夜精品久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国产传播国产三级|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www夜插内射视频网站| 大地资源在线播放观看mv| 久久99国产亚洲高清观看首页|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我不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