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洋 何智宇
團中央書記處第一書記賀軍科在團十八屆二中全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指出:“加強團員隊伍建設,要突出問題導向,解決好‘三個銜接問題;要抓好‘黨團銜接,落實‘推優(yōu)入黨制度安排,切實發(fā)揮好黨的后備軍作用。”抓好“三個銜接”是增強團員先進性,加強團員隊伍建設的重要內容,更是共青團完成好根本任務,履行好政治責任的重要方面,具有不同尋常的政治意義??梢哉f,“推薦優(yōu)秀團員作為入黨積極分子”,是黨賦予共青團組織的一項光榮任務,也是各級共青團組織十分重要的工作職責。
西南科技大學各級團組織充分認識到“推優(yōu)”工作的重要性,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積極努力推動工作落到實處。通過建立以《推薦優(yōu)秀團員為入黨積極分子工作實施細則》為基本遵循,以《進一步加強班團集體建設工作的指導意見》《加強基層團支部班團一體化建設的方案》為輔助的一攬子文件制度,確?!巴苾?yōu)入黨”工作得到高質量落實。
以“青馬工程”為載體,校院兩級團校,“科大青課”為平臺,采用教育培訓和實踐鍛煉等行之有效的方式,加強在校青年大學生對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特別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學習、傳播、踐行,不斷提高大學生骨干、團干部、青年知識分子等青年群體的思想政治素質、政策理論水平和組織協(xié)調能力。2018年度,3000余名青年團員骨干參與校院兩級“青馬工程”培訓。軍事學專家房兵、青運史研究專家胡獻忠、青年京劇演員王珮瑜、華為高級副總裁林睿琦等一批各領域的領軍人才走進“科大青課”與青年師生面對面交流,為努力將青年大學生骨干培養(yǎng)成長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打下了堅實基礎。
充分挖掘校內科研人才資源,搭建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溝通交流橋梁,西南科技大學建立了一支涵蓋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全國教學名師、四川省學術與技術帶頭人、四川省五一勞動獎章獲獎者等專家教授的導師團隊,建立了“百名教授進團支部”的工作模式,充分發(fā)揮教授群體在大學生“三觀”樹立中的獨特作用,幫助青年大學生不斷提升自我,最終達到健康成長、成才的目的。
在“百名教授進團支部”工程的助推下,學校逐漸形成了以學科科技競賽為鮮明特色的共青團工作品牌。以2018年度為例,西南科技大學共青團以第二課堂競賽為著力點,獲得省級以上競賽獎勵956項。其中,“創(chuàng)青春”全國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大賽獲得全國銅獎4項,省級獎項26項,并以團體總分第四名的成績蟬聯(lián)四川省“優(yōu)勝杯”;第四屆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獲全國銅獎3項,省級獎項26項,獎牌總數(shù)排名全省第四,創(chuàng)歷史新高。在2018年中國高等教育學會發(fā)布的“中國高校創(chuàng)新人才培養(yǎng)暨學科競賽評估結果”中,我校躍居全國第51位。
近年來,西南科技大學團委不斷探索和完善黨領導下的“一心雙環(huán)”團學組織格局,大力推進學生支部和學生社團“雙馨工程”。一是逐步完善了《西南科技大學社團管理辦法》,加強了對現(xiàn)有注冊的94個學生社團的建設與管理,學生社團每年會員招新超過16500人次,約占新生人數(shù)的80%。二是努力構建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多元校園文化新生態(tài)。學生社團組織在各級各類比賽中,共獲得省級以上獎勵200余項,社團工作在四川省“百佳魅力社團評選”活動中多次獲得表彰。以航空航天學社、“承諾自然”環(huán)保協(xié)會、百鳴文學社、書畫協(xié)會等為代表的學生社團扎根學??萍紕?chuàng)新、校園文化、社會實踐等工作體系。三是將“社團文化節(jié)”作為學校三大共青團文化品牌項目持續(xù)建設,打造了以原創(chuàng)詩朗誦《遇見,最美的青春》、原創(chuàng)小話劇《生命在這里閃光》等為代表的優(yōu)秀文化作品,選拔優(yōu)秀作品及演員參加綿陽市“戲劇周”展演、央視“五月的鮮花”等高水平文藝演出。四是根據(jù)團中央、團省委的共青團改革方案要求,探索團建工作新模式,擴大團組織的有效覆蓋面。學校團委以學生社團中具有深厚群眾基礎、完善規(guī)章制度、良好活動效果的社團作為試點建立社團團支部,充分發(fā)揮學生社團第二課堂思想政治教育陣地作用,切實加強團組織工作在學生社團中的吸引力、滲透力和凝聚力,將經(jīng)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學生組織的日?;顒又?,努力實現(xiàn)社團活動從“有意思”向“有意義”轉變。
“黨建帶團建”是黨在新時期進一步加強和改善黨對青年工作領導的時代要求。高校教工黨支部在高校黨的各項工作開展過程中發(fā)揮著戰(zhàn)斗堡壘作用,黨建帶團建工作的開展,則是提高團建工作水平的根本保證和落實黨的方針政策的有效途徑。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西南科技大學共青團通過開展教工黨支部與學生團支部“結對子”活動,簽訂黨支部與團支部合作備忘錄,建立起了黨支部與團支部聯(lián)系的長效機制,通過邀請優(yōu)秀教工黨員干部與青年學子舉行座談會進行面對面交流;開設黨建帶團建專題黨課時間,以邀請學科專業(yè)大咖為青年學子上黨課、做報告等形式,進一步增強工作吸引力。組織優(yōu)秀團員積極參加黨支部主題黨日與“兩學一做”教育活動,積極打通黨團工作聯(lián)系渠道,擴寬黨團工作覆蓋范圍,在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幫助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作者趙洋系西南科技大學團委書記、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何智宇系西南科技大學團委新媒體中心主任、碩士、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