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釗
這是極其普通的一天。太陽漸漸落山,家家戶戶升起了裊裊炊煙,飯菜的香味傳遍了街道的每一處角落。吃飽了飯,人們紛紛來到村中央的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一起收看大屏幕播放的電視劇,孩子們嬉笑聲逐漸傳來,你追我趕,你打我鬧,給這和諧的氣氛增添了一絲絲歡快。大屏幕下坐了十幾個村民,他們看著電視劇入了神。微風拂過,夕陽的余暉映在他們身上,一片溫馨與祥和。
3月20日晚,在曲阜小雪街道武家村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濟寧市杏壇名師邱奉運為村民們獻上了一堂以“家長好好學習 孩子天天向上”為主題的課程。邱奉運原本是在曲阜職工中專給老師們做“班級管理”報告,2007-2012年給高三的學生講高考。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他走出了學校:“曲阜市婦聯(lián)成立了‘家庭教育講師團,正好那時我的學生也就是曲阜市婦聯(lián)的主席邀請我來講課,我便接受了她的邀請,2015年5月29日在小雪街道,開始了第一堂面向村民們的課?!?/p>
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的初衷就是要堅持“思想強農(nóng)”,重在補齊“精神短板”,重點用好“講、評、幫、樂、慶”五種形式?!爸v”就是根據(jù)群眾需要,利用講堂、“大篷車”、農(nóng)戶農(nóng)家、田間地頭等講理論、講政策、講文化、講法治、講道德、講技能,提高人們思想境界、道德水準、文化素養(yǎng)?!凹彝ソ逃v師團”便利用講堂為村民們帶來一次次精彩的課程。目前為止,小雪街道36個村,邱奉運已經(jīng)走訪了8個,有的村還去了不止一次,他希望通過不斷地為村民們講課,更加拉近與村民之間的距離。課程開始前,村民們早早地來到了這里,先和周圍的親戚朋友拉拉家常。上到七八十歲精神矍鑠的大爺大媽,下到兩三歲蹣跚學步的孩子,他們仿佛是一個個渴望學習的學生,帶著高昂的學習熱情與學習勁頭,諾大的能盛滿200人的基地一會兒便座無虛席。
在開始上課前,小雪街道宣傳委員、武裝部長顏景剛主持開展了“我們鄰居有話說”的活動,讓村民分享對社區(qū)、鄰居的意見,傾聽他們內(nèi)心的聲音。村民們彼此還都有些拘束,暫時還沒有人勇敢舉手回答,顏景剛便叫起了一位坐在前排的年輕人,雖然有些不好意思,但她還是說出了心里話:“這兒的一切都很好,鄰居很熱情,而且還能來實踐中心聽課,學知識。”一說完,掌聲齊刷刷地響起,大家都用力拍著手,現(xiàn)場氣氛熱絡(luò)了起來。一位七八十歲的大爺主動起立要過話筒,幸福的笑容使他臉上的褶子變得更深了:“感謝黨和國家為我們作出的貢獻,我感到非常幸福?!贝迕駛冏兊貌辉俸π?,而是向周圍的鄰居點頭、微笑。顏景剛提議讓大家與周圍的村民鄰里握手,這些天天低頭不見抬頭見的村民,或許從來沒有用握手這樣的形式來表達情感,在笑聲中一雙雙或布滿老繭或尚且稚嫩的手握在一起,每個人臉上都不自覺地洋溢出喜悅與幸福,仿佛回到了“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的大同社會。
“您了解您的孩子嗎?”邱奉運以一個簡單的問題開始了今晚的課程。很多家長認為自己足夠了解自己的孩子,但是邱奉運給現(xiàn)場的村民們開展了一個小測試:從16個蘋果公司圖標中選出正確的,而每個圖標都有細微的差別。這就需要從細節(jié)入手,細致觀察才能發(fā)現(xiàn)其中的不同,孩子也是如此。不能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課后在對邱奉運關(guān)于為什么要開展這堂課的采訪中,他也提到:“孩子成長的基地是家庭,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而教育者首先要受教育。在學習中,家長很多觀念需要改變,教育不僅僅是老師的事,家長要幫助孩子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p>
課程進行了一個多小時,村民們?nèi)倘褙炞?,靜靜地消化老師帶來的精神食糧,有一位大爺還仔細地將老師講的內(nèi)容整理在了筆記本上。他是武家村的一名普通村民——武懷桐,今年已經(jīng)65歲的他每次都會來聽課,一次也沒有落下過。他的孫子在鄒城上小學五年級,一個周才能回來一次,他記筆記就是為了等孫子回來用學到的知識教育他。還有一位坐在第一排的婦女,她的名字叫李佃梅,當問到她聽了課有什么樣的感受時,她回答道:“孩子們都在外面上班,所以我有空就會來聽課。以前還講過與鄰居和諧共處、如何孝敬父母,都感覺到很受用。通過今天這節(jié)課,我明白了應(yīng)該如何教育孩子,回去還能告訴孩子如何教育他們的孩子,自己之前的教育方式是有些不對,上完課之后對這些也更加明白了?!?“村民們不是不愿學習,而是講的知識沒有戳到他們心窩子里去?!边@是邱奉運講完課后的感受。“有一件令我印象深刻的事情,每次講課前,村民們都會早早來集合,幫我搬桌子,給我送水,以前在廣場上講課沒有擴音設(shè)備,村民們也都聽得很認真,甚至比我的學生還要認真,讓我非常感動。”
課后,邱奉運對以后的講課形式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在以后上課時,我不會再按照固定的題目給村民們講課,我會詢問村民們真正想聽的,如果我知道,我就給他們講;如果我不會,我就給他們做解釋,我想真正深入群眾,講他們想要知道和了解的。”他認為,成立講師團,給大家進行宣講,作為一名老師“傳道授業(yè)解惑”,是非常有意義的。尤其現(xiàn)在農(nóng)村留守兒童較多,家庭教育比較缺失,做好家長的思想教育十分重要。
與邱奉運一樣,如今在曲阜活躍著一支龐大的志愿者服務(wù)隊,他們有市委黨校教師、各部委辦局業(yè)務(wù)骨干等公職人員,更有各級先模人物、鄉(xiāng)土能人、社會熱心人士。如今曲阜市市鎮(zhèn)兩級已經(jīng)同步建設(shè)了2000余人的理論宣講、政策宣傳、文明傳播、文化惠民、青少年教育關(guān)愛、科普、法律服務(wù)、健康服務(wù)八支文明實踐志愿服務(wù)分隊,編發(fā)16000余份文明實踐專業(yè)教材,在全市范圍內(nèi)廣泛開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各項惠民政策宣講,開展扶貧濟困和先進典型選樹,及群眾性節(jié)日文化活動和移風易俗大宣講活動。而我們在小雪街道武家村看到的這堂課,只是整個曲阜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文明傳播成果的一個縮影。豐富的內(nèi)容,多樣的形式,以文化人、成風化俗,在使村民的精神生活越來越豐富的同時,更讓他們的精神風貌煥然一新。
(未署名圖片由曲阜市委宣傳部提供)? (編輯/王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