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容容 唐愛鳳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薄读x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8年版)里的這段話,一語道破寫作的本質屬性——
表達和交流,應屬于學生的自主行為。但目前很多學生對“寫作”二字可謂是談虎色變,對習作有著條件反射的抗拒。針對此種現象,不妨基于學習共同體,對習作教學之路進行求索。
一、 加一加:廣開言路
習作教學中,我們可以考慮從學會修改作文入手,改變平時的教學模式,變“審題→提綱→寫作→修改”為“品讀→討論→思辨→修改”。每位學生多多少少都能寫出作文,但未必都能寫出好作文。此時,學會修改作文顯得尤為重要。
蘇教版《語文》第十冊《習作2》為一篇高年級學生筆下的代表性習作,我們可以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創(chuàng)造性地使用文本,以學習共同體的學習模式廣開言路,讓學生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修改的魅力。
以《拔河》第一小節(jié)為例:
今天上午,老師告訴我們一個好消息:下午要舉行拔河比賽,教室里立刻沸騰起來。我高興得中午飯都沒吃好。媽媽說:“你不好好吃飯,怎么有勁拔河呢?”
修改建議:將媽媽的話刪去。想一想,為什么?
我會對每個學習小組提出這樣的疑問:盡信書不如無書。把媽媽的話刪去后,這一小節(jié)就無需修改了嗎?
生1:可以把“教室里立刻沸騰起來?!睂懙镁唧w點。
生2:對,可以在這句話后面補寫上“同學們有的……,有的……,有的……”。
生3:同學們有的高興得一蹦三尺高,有的擼起衣袖展示自己的肌肉,有的在商量如何制勝……
生4:可以采用點面結合來描寫。男生們個個在摩拳擦掌,躍躍欲試;女生們則在討論獲勝的排列隊形。而我則爬上了凳子,高呼:“太棒了!太棒了!”
……
一石激起千層浪,就這樣各小組的同學們圍繞第一小節(jié),你一言我一語地提出了自己的修改意見。此刻的課堂也沸騰起來了,消除了同學們對習作的恐懼心理。
二、 揀一揀:趨舍異路
學習共同體不是找出學生的共性,而是發(fā)掘學生不同的個性,以形成獨一無二的共同體,是“交響的學習”。各小組成員分別提出修改意見后,是不是就不做取舍,照單全收呢?答案是否定的。此時便需要一個思辨的過程,需要精選出合適的修改語句,讓千篇一律的范文變成百花齊放的佳作。
以《拔河》第二小節(jié)為例: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午。老師把全部同學分成兩隊,同學們個個摩拳擦掌,想試試自己的力氣。
我又對每個學習小組提出這樣的問題:此時出現的“同學們個個摩拳擦掌,想試試自己的力氣”與第一小節(jié)中生4的修改有些相似,怎么辦呢?
生1:可以這樣修改: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午,老師把全部同學分成兩隊。男生們在扳手腕,比比誰的力氣最大;女生們則在討論獲勝的排列隊形。而我爬上了凳子,高呼:“太棒了!太棒了!”
生2:我認為把“獲勝”改成“制勝”更恰當。賈島作詩時琢磨“推敲”二字,我們也需推敲“獲”“制”二字。
……
此時,同學們已開始思索剛才各小組成員的修改意見,從認真傾聽到互相提出建議,學習的有效性得到了質的飛躍。從句關注到字,甚至顧及標點,聚焦點愈來愈細。如:“今天上午,老師告訴我們一個好消息:下午要舉行拔河比賽,教室里立刻沸騰起來?!备臑椋骸敖裉焐衔纾蠋煾嬖V我們一個好消息:下午要舉行拔河比賽。教室里立刻沸騰起來?!?/p>
三、 飾一飾:向上一路
巧妙的寫作方法是作文的點睛之筆,是作文的靈魂。因為它能讓同學們真實地感悟到記憶深處的生活體驗,進而引起共鳴。
還是以《拔河》一文為例:
生1:我可以運用正面描寫與側面描寫相結合的寫作方法,修改第二小節(jié):好不容易到了下午,老師帶著我們來到了操場,分成兩隊。男生們在扳手腕,比比誰的力氣最大;女生們則在討論獲勝的排列隊形。棲息在樹上的鳥兒也喋喋不休,不知是在為我們加油,還是在討論著誰贏誰輸。
生2:我可以運用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修改第五小節(jié):“嘟——”哨聲響了,比賽正式開始。我們雙方互不相讓,使出了吃奶的力氣向后拉。只見我班的隊員雙腳不由自主地向前滑,拼命地將繩子往下壓,身子向后仰,幾乎要貼到地面了???,領頭的是我班的大力士。他漲紅了臉,鎖著眉頭,抿著嘴唇,似乎要把所有的力氣都聚集到手上。他的手背青筋暴露,雙腳前后站,如一把張開的弓。紅布一會兒向我們這邊移,一會兒又向對方一邊移。啦啦隊為我們加油。
生3:我可以運用點面結合的寫作方法修改“拉拉隊為我們加油?!边@句:“加油!加油!加油!”我們班的啦啦隊高聲喊著,聲音震耳欲聾。其中一位同學不停地揮舞著班牌大喊,老師也在為比賽的同學吶喊助威,興奮不已。
……
經過“傾聽→串聯→反芻”反復的修改,同學們在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中不斷地建構新的語言,寫作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高。但習作重在實踐,課堂教學要“指導學生在寫作實踐中學會寫作”。接下來他們進行了動筆實踐,以確保動筆表達行為的真實發(fā)生,讓學生的言語在筆下生花。
總之,習作教材的教學要擺脫習作教學困境,需要以“學習共同體”為媒介,讓同學成為“同學”,變教教材為用教材?!白尳淌依锏膶W習成為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尊重,每個學生都能放心地打開自己的心扉,每個學生的差異都得到關注的學習”,讓學生做到“易于動筆,樂于表達”。
(作者單位: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qū)梁徐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