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金娣
【文題展示】
人生如旅途。旅途上,有陽光沐浴的溫暖,也有風雨交加的迷茫;有云淡風輕的愜意,也有攀爬險峰時的艱辛。風雨過后是彩虹,山的那邊,必定有著不一樣的精彩!
請以“我終于翻越了那座山”為題,寫一篇作文。要求:(1)角度自選,立意自定;(2)文體不限,詩歌除外;(3)表達出自己的真情實感;(4)不少于600字;(5)文中不得出現(xiàn)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思路點撥】
這是一道看起來并不復雜的命題作文,同學們構思起來也沒有太大的難度。但值得注意的是,越是簡單的題目,就越有利于考查同學們思維的靈活性、廣度及深度,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否則作文將會落入俗套。寫作時,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抓住題眼剖內涵
從“我終于翻越了那座山”這個題目中,很容易找到題眼——“那座山”。但很多同學往往在看到題目后,便輕易地相信自己的第一感覺,草率地選擇出現(xiàn)在腦海里的“第一構思”,即寫某次自己爬山的經歷。當然,這并不是說爬山的經歷就不能作為素材,而是要在進一步剖析題眼“那座山”的基礎上,選擇更適合、更具獨特性的事件。分析后不難發(fā)現(xiàn),“那座山”還可以是困擾自己許久的難題,致使自己找不到方向的迷茫,或是心中的恐懼、性格上的弱點……
◆抓住過程細描繪
確定好寫作素材后,仍不能隨意下筆,還要再次審題。題目中的“終于翻越”暗示著“翻越”的過程其實并不容易,充滿了坎坷與艱辛;而這份曲折正是作文的主體部分,要對此過程進行詳細的描繪,盡量做到生動細膩,具有感染力。
◆開拓思路巧創(chuàng)新
題目中的“我”看起來似乎規(guī)定了習作的主人公只能是自己,但如果換個角度去思考,就不難發(fā)現(xiàn),其構思還可以有很多個角度。這個“我”可以是一個歷史人物、一個知名作家,或是一棵小樹、一只昆蟲,一只飛鳥等。相信,在創(chuàng)新思維的指引下,定會誕生一篇極具活力的作文,進而吸引讀者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