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免费av电影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爱爱视频,51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91视频爱爱,日韩欧美在线播放视频,中文字幕少妇AV,亚洲电影中文字幕,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址,久久综合视频网站,国产在线不卡免费播放

        ?

        戲劇起源于宗教儀式理論的再探討*

        2019-06-11 11:07:02倪彩霞
        文化遺產(chǎn) 2019年3期
        關鍵詞:孫叔敖樂舞儀式

        倪彩霞

        王國維《宋元戲曲考》(1912)提出:中國戲劇源自上古的巫。他在開篇首章提出原始歌舞始于巫。巫以歌舞事神,或象神或樂神,戲劇由此而來?!笆莿t靈之為職,或偃蹇以象神,或婆娑以樂神,蓋后世戲劇之萌芽,已有存焉者矣。巫覡之興,雖在上皇之世,然俳優(yōu)則遠在其后?!薄昂笫缿騽。斪晕?、優(yōu)二者出?!盵注]王國維:《王國維文學論著三種》,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第47-49頁。王國維這一著名論斷揭示了原始宗教與戲劇起源的關系。王國維對中國戲劇起源的判斷并非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早在宋代,蘇軾就提出“八蠟,三代之戲禮也”[注](宋)蘇軾:《東坡志林》,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第53頁。的看法,認為蠟祭是夏商周三代帶有戲劇性質(zhì)的祭禮。明人楊慎又提出倡優(yōu)由巫分化而來,還指出《九歌》類似于歌舞劇。[注](明)楊慎《升庵集》曰:“女樂之興,本由巫覡。”“觀楚辭《九歌》所言巫以歌舞悅神,其衣被情態(tài)與今倡優(yōu)何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影印版,第1270冊,第330-331頁。在《宋元戲曲考》之前,劉師培《原戲》《舞法起于祀神考》二文論述了中國戲劇起源于祀神歌舞?!对瓚颉分^樂舞《象》《武》有形象和情節(jié),是古代戲曲的原始?!段璺ㄆ鹩陟肷窨肌酚种^三代以前樂舞都源于祭神,《詩經(jīng)》的頌詩多祀神之作,相當于戲劇的腳本。[注]參見劉師培《原戲》,民國排印本,第4、13、12頁。劉師培的文章從三代以前的樂舞到商周的儺蠟,勾勒了戲劇起源的軌跡。

        20世紀初,戲劇起源于宗教儀式的觀點在西方學術界廣泛受到關注。英國劍橋?qū)W派“神話-儀式”學說創(chuàng)立者簡·艾倫·哈里森的《古代藝術與儀式》(1913)提出:“儀式與藝術具有相同的根源,它們都源于生命的激情,而原始藝術,至少就戲劇而言,是直接由儀式脫胎而出的?!盵注][英]簡·艾倫·哈里森:《古代藝術與儀式》,劉宗迪譯,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8年,第108頁。哈里森梳理了希臘戲劇從酒神祭發(fā)展而來的歷史過程。她的觀點與當時歐美文化人類學的興起有密切關系,康保成師在梳理文化人類學關于原始宗教儀式與藝術關系的研究后,指出:“揭示出巫術祭祀儀式與藝術的關系,是百年前歐美人文學科對世界學術文化研究的一個重要貢獻。王國維的中國戲劇起源于巫覡說,正是在這樣的國際學術背景中產(chǎn)生的?!盵注]參見康保成《〈宋元戲曲史〉百年祭——王國維中國戲劇起源于巫覡說發(fā)微》,《學術研究》2014年第10期。

        一、人類表演學理論對“戲劇起源 于宗教儀式”說的重新討論

        20世紀60年代,美國學者奧斯卡·G·布羅凱特和弗蘭克林·J.希爾蒂對“戲劇起源于宗教儀式”的觀點提出商榷。在《世界戲劇史》(1968)中,作者提到比古希臘更早的古埃及文明。在公元前3000多年的古埃及文明中,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類似于劇本的文本存在,但是無法證明是演出文本抑或敘事詩?;趯M化論的質(zhì)疑,文化模式不一定朝著一定方向、一定進程向前發(fā)展,她們認為:“埃及文明的起源比希臘文明的要早約三千年,卻從未從祭祀表演之中產(chǎn)生出戲劇,而是在幾十個世紀當中年復一年地重復著同樣的宗教儀式?!薄俺颡毩騽〉年P鍵性步驟卻是由希臘人邁出的。這個步伐的時間可以上溯至公元前534年,它發(fā)生在雅典城邦,在希臘東部海岸的阿提卡地區(qū)?!盵注][美]奧斯卡·G·布羅凱特、弗蘭克林·J.希爾蒂:《世界戲劇史》,周靖波譯,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8年,第10頁。當然她們也在書中提到,有不少學者認為:古埃及那些靈魂審判、祭祀活動的文本就是劇本,在當時定期演出。

        布羅凱特和希爾蒂傾向于人類表演學理論以功能和語境來區(qū)分儀式與戲劇,提出:在原始社會的集體活動中,儀式和戲劇是并存的,二者有著許多共同元素如時間、空間、參與者、實施方案、服裝、聲音、運動等,但它們的功能有差異。[注]參見[美]奧斯卡·G·布羅凱特、弗蘭克林·J.希爾蒂《世界戲劇史》,第3頁。以下1條引文見于第5頁。兩位學者把戲劇和儀式分解成諸多元素,稱之為“述行元素”,各自根據(jù)不同的功能加以組合,戲劇與儀式的區(qū)別在于功能和表演語境的不同。但她們又認為功能的區(qū)分難以把握,探尋戲劇起源看似一個不可能、不可取的命題。“有人主張,在任何文化中,戲劇都可以通過大量的有表演傾向的活動產(chǎn)生出來,它們當中哪一種都不能被認定為源頭。即使將某一種活動認定為起源,仍然無法為理解作為藝術活動的戲劇提供任何幫助?!盵注][美]奧斯卡·G·布羅凱特、弗蘭克林·J.希爾蒂:《世界戲劇史》,第5頁。如此一來,戲劇起源于宗教儀式的觀點、甚至戲劇起源的問題都似乎被解構(gòu)掉了。

        人類表演學理論形成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美國,理查·謝克納吸收戲劇學、人類學、社會學和心理學等學科領域的研究成果,從人類存在開始考察,人類處于四種狀態(tài)中:存在(being)、行動(doing)、展示行動(showing doing)、對展示行動的解釋(explaining showing doing),當人在展示行動時,那就是表演?!八械目陀^存在都是存在,所有的存在都在行動中,凡是自我指涉的行動就是表演?!盵注][美]理查·謝克納:《人類表演學系列:謝克納專輯》,北京:文化藝術出版社2010年,第4頁。表演性行為包括五大類型:審美表演,社會表演、大眾表演、儀式和游戲,儀式和游戲是所有表演類型的基礎。

        儀式與戲劇的關系,也是藝術史研究關注的問題。原始藝術作為原始文化的一部分產(chǎn)生于人的活動中,與人的思維有關,是人的情感的自我確證。巫術是人類社會最早的文化模式之一?!拔仔g作為人類最早的精神勞動終于從物質(zhì)勞動中分化出來,巫師(巫、覡)成為人類最早的精神領袖——哲學家、預言家、藝術家,并且往往也是部落的政治首腦人物,巫術活動中,舞蹈、音樂、詩歌、表演、刻繪成為呈現(xiàn)巫術觀念的主要形式,甚至可以說,‘巫之術’不過就是原始時代的‘藝之術’,這正是藝術的巫術發(fā)生學得以成立的主要理由?!盵注]黃永健:《藝術文化學導論》,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3年,第34頁。藝術包括戲劇萌生于巫術。在原始宗教活動中,儀式與戲劇混為一體,并沒有功能上的清楚區(qū)分。對此,中外學者已有比較一致的看法。[注]參見[美]保羅·韋斯、 馮·O.沃格特《宗教與藝術》,何其敏、金仲譯,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86-87頁;易中天:《藝術人類學》,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2001年,第364頁。

        儀式與戲劇作為一種表演行為,同時存在于人類原始的宗教活動中。原始宗教活動是一種集體表演行為,本身包含了嚴肅的信仰功能和輕松的娛樂功能?!皯騽∈菉蕵泛蛢x式的混合體。在某一時刻,儀式似乎是來源;而在另一時刻,娛樂被置于首位。它們是一個二元的體系,相互矛盾而又不可分割?!睉騽∑鹪从趦x式的觀點只不過是“舊石器時代洞穴藝術闡釋的一種陳詞濫調(diào)罷了?!盵注]參見《人類表演學系列:謝克納專輯》,第179、183頁。從心理學的角度,人類的思維活動有時確實難以作清晰區(qū)分,行為背后的動機可能不是唯一的。而且,原始宗教活動中既有嚴肅緊張的通神、祈禳內(nèi)容,也有輕松快樂的歌舞娛神內(nèi)容。理查·謝克納否定劍橋?qū)W派“戲劇起源于儀式”的觀點,他認為:“戲劇從儀式發(fā)展而來這只是一個雙向過程中的一個方向而已,另一個方向則是儀式產(chǎn)生于戲劇?!盵注][美]理查·謝克納:《人類表演學系列:謝克納專輯》,第46頁。

        人類表演學理論表面上否定了“戲劇起源于宗教儀式”說,實際上把戲劇與儀式的關系引向更深邃的思考,儀式與戲劇并存于原始宗教活動的觀點,與“戲劇起源于宗教儀式”說的差別在于:前者強調(diào)儀式與戲劇都是早期人類的表演行為,它們不具有歷時性的先后關系,而是在共時性的文化空間因為不同的心理動機、現(xiàn)實功能、意義指向等有所區(qū)別。后者容易讓人只看到儀式作為行為的一面,人類表演學的分析促使我們思考儀式是否還包含意義的一面。在筆者看來,宗教儀式應該是一個涵括了行為、表象和情節(jié)、觀念的行為體系,儀式與戲劇在原始宗教階段雖然渾然一體,但儀式的指涉范圍大于戲劇。因此,人類表演學理論與劍橋?qū)W派“神話-儀式”學說對戲劇起源的觀點只是基于不同的認識論角度、對戲劇起源問題做出的不同闡釋。不過,人類表演學理論確實有助于戲劇起源問題的深入探討。

        二、從巫術、祭祀到禮樂的變遷看 中國戲劇源起階段的文化語境

        相對于戲劇起源于原始宗教活動這個問題,戲劇如何與儀式、進而與樂舞分化演變的歷史軌跡更難于梳理。從文獻的角度,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完整劇本是南宋戲文。從商周的樂舞表演到南宋的戲文,中間歷時長達二千余年,對商周的儺蠟、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優(yōu)戲、祀神歌舞劇如何判斷,學術界歷來有不同見解。今從表演理論的功能、語境等角度加以分析,冀能推進關于這個問題的思考和認識。

        原始宗教是原始社會在萬物有靈思想基礎上產(chǎn)生的信仰形態(tài),包括巫術和多神崇拜。根據(jù)考古資料,中國最早的巫術遺跡是距今約18000年前舊石器時代的山頂洞遺址。山頂洞人在佩戴的石珠上用鐵礦石染紅,尸體周圍也撒上紅色粉末。[注]參見賈蘭坡《周口店遺址》,《文物》1978年第11期。這些褚紅色的粉末不是簡單的裝飾品,而是象征著血液、生命、力量,具有巫術的意義,世界各地原始部落都發(fā)現(xiàn)這種跡象。新石器時代,巫術的遺跡更多,遺骸涂朱、祭祀玉器、陶祖石祖等見于各遺址,這時期出現(xiàn)了專職的巫師。在河南濮陽西水坡仰韶文化遺址,一位身形高大的墓主被蚌殼擺成的龍虎拱衛(wèi)左右,墓室還有三具人殉。[注]參見孫德萱、丁清賢、趙連生、張相梅《河南濮陽西北坡遺址發(fā)掘簡報》,《文物》1988年第3期。專家們一致認為,這位墓主是一位巫師,是仰韶社會的重要人物。[注]參見孫其剛《對濮陽蚌塑龍虎墓的幾點看法》,《中國歷史博物館館刊》2000年第1期。除了主墓室巫師身旁的蚌殼龍虎,在墓北面還有一合體龍虎,虎背上有一鹿。在墓室以南堆積層中有一対蚌殼擺塑的龍和虎,龍背上騎一人,虎則作奔跑狀。張光直認為這是一種古老的巫術——巫蹻,龍虎鹿是幫助巫師上天入地的助手。[注]參見張光直《濮陽三蹻與中國古代美術上的人獸母題》,《文物》1988年第11期。巫蹻充滿了神秘色彩和戲劇效果。

        在古史傳說時期,巫大概經(jīng)歷了三個階段的變遷。根據(jù)《國語·楚語》的記載,黃帝或更早時期,天地相通,巫師是人神溝通的使者、天地秩序的維持者,享有很高的社會地位,他們主持祭祀,選出先圣和著名姓氏的后裔擔任祭祀的太祝和宗伯。后來少皞氏衰落,九黎亂德,天地秩序陷于混亂,巫師作為部族大祭司的身份被打亂,出現(xiàn)分化。到顓頊時期,重建天地秩序,命重和黎分別掌管眾神、民眾事務,人神不再互相侵擾。在初始階段,只有天賦異稟、圣智聰明的人才能成為巫師,他們同時也是部族的首領。顓頊時期,政教分離,巫師由部落首領任命產(chǎn)生。[注]《國語·楚語》曰:“古者民神不雜。民之精爽不攜貳者,而又能齊肅衷正,其智能上下比義,其圣能光遠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聰能聽徹之,如是則明神降之,在男曰覡,在女曰巫?!吧侔傊ヒ?,九黎亂德,民神雜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為巫史,無有要質(zhì)?!呿準苤嗣险厮咎煲詫偕?,命火正黎司地以屬民,使復舊常,無相侵瀆,是謂絕地天通。”北京:中華書局2013年,第621-623頁。《尚書·呂刑》也提到這段歷史,重黎之后,上天不再直接指派溝通天地神人的通人。[注]詳見《尚書正義》,《十三經(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年影印版,第248頁。

        到了舜的時候,推行德政獎懲有度,天下咸服。他規(guī)定百官職務,任命伯夷主持祭祀、夔掌管樂舞,至此祭祀與樂舞由不同職官管理,有所區(qū)分?!渡袝に吹洹份d:“帝曰:‘夔!命汝典樂,教胄子,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缭唬骸?!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盵注]《尚書正義》,《十三經(jīng)注疏》,第131頁。此時樂舞起到協(xié)和人神關系的作用,依然是祭祀儀式的一部分。《尚書·益稷》可以佐證:夔指揮的奏樂、歌詠、舞蹈都是為了迎接先祖的到來,諸侯國君和貴賓們參加祭祖儀式并觀看了樂舞表演。[注]詳見《尚書正義》,《十三經(jīng)注疏》,第144頁。從這兩段文字最后的重復部分,我們看到“擊石拊石,百獸率舞”的原始樂舞并不是模仿狩獵場面的表演,而是祭祀儀式的樂舞,具有明確的宗教功能。

        夏商周三代,巫的職能和社會地位進一步分化。商朝既有巫咸、巫賢等輔佐殷王治理國家的大巫,也有受到斥責的巫覡。伊尹輔佐成湯滅夏建商,當他看到社會漸起浮靡之風、在位者耽于享樂時,提出了警告:本來樂舞在宗廟、祭壇為事神而表演,現(xiàn)在有人在宮室常為之。伊尹斥之為“巫風”。[注]詳見《尚書正義》,《十三經(jīng)注疏》,第163頁。伊尹所痛斥的,不是神人共樂、敬而不瀆的祭祀樂舞,而是民瀆齊盟的娛樂樂舞,說明商朝樂舞開始脫離祭祀,分化出娛人表演。

        周朝取商代之,重新回到推行德政的道路上,周公制禮,把巫術和祭祀儀式禮樂化。“中國早期文化的理性化道路,也是先由巫覡活動轉(zhuǎn)變?yōu)槠矶\奉獻,祈禱奉獻的規(guī)范——禮由此產(chǎn)生,最終發(fā)展為理性化的規(guī)范體系周禮。商代宗教在整體上已不是巫術或薩滿,上層文化與下層文化已經(jīng)分離,上層宗教已經(jīng)是祭司形態(tài)。夏以前是巫覡時代,商殷已是典型的祭祀時代,周代是禮樂時代。”[注]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9年,第12頁。從官制來看,顓頊時期,巫師主管祭祀和巫術儀式,宗伯與太祝是助祭。至周朝執(zhí)掌禮樂的是宗伯,總領祭祀天神、地示、人鬼事務和國家各種禮儀,位居六卿之一。宗伯以下六十八位屬官分掌禮事、樂事、卜筮、祝巫、史事及星歷等,其中司巫為巫官之長,僅由中士擔任。上古巫師事神的職能進一步分化,由大宗伯、大司樂、大卜、大祝、司巫等人分擔,巫由大祭司的身份到宗伯屬官,地位在不斷下降。就像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一樣,隨著巫的地位旁落、社會文化的分層,正統(tǒng)文化的重心逐漸從巫術向祭祀、禮樂轉(zhuǎn)移。宗教儀式也因功能與語境的不同,產(chǎn)生了事神樂舞與事人樂舞,事神樂舞又有迎神娛神與降神樂舞的區(qū)分。

        春秋時期,孔子對周公傾心向往,以恢復周禮為社會理想?!白硬徽Z怪力亂神”、“未能事人,焉能事鬼?!粗?,焉知死”,[注]《論語注疏》,《十三經(jīng)注疏》,第2483、2499頁。以鬼神事難明,語之無益,故敬而遠之,這表明孔子對超自然現(xiàn)象、巫文化的疏離,轉(zhuǎn)向?qū)硇?、倫理的重視。西周開始,禮樂文化對人們的行為規(guī)范、對社會文化產(chǎn)生全面而深刻的影響,戲劇藝術在這樣的文化語境中逐漸與儀式、樂舞脫離。

        三、從儀式、樂舞到戲劇 表演的演變軌跡

        從商周到春秋戰(zhàn)國,儀式、樂舞與戲劇等表演性行為該如何分析和判斷,人類學表演理論提出實效/娛樂的二元結(jié)構(gòu),從功能、目的、時空觀念、表演者與觀眾的心理狀態(tài)、表演者與觀眾的參與方式及接受方式、表演的創(chuàng)作方式等因素對儀式與戲劇進行區(qū)分。[注][美]理查·謝克納:《人類表演學系列:謝克納專輯》,第167頁。

        (儀式) (戲劇)

        意圖 樂趣

        與缺失的他者相連 只為在場的那些人

        取消時間,象征的時間 強調(diào)現(xiàn)在

        把他者引進來 觀眾是他者

        表演人員著魔,陷入迷幻 表演人員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觀眾參與 觀眾觀看

        觀眾相信 觀眾欣賞

        批評被禁止 批評被鼓勵

        集體創(chuàng)造 個人創(chuàng)造

        從中國戲劇的起源階段看,王國維《宋元戲曲考》提到,西周倡導禮樂文明,巫風稍殺,余習猶存者有儺蠟。[注]參見《王國維文學論著三種》,北京:商務印書館2010年,第47頁。其實,西周的祭禮有祭天、祭祖、社稷之祭、山川之祭等種類,這些祭禮多有降神、歌舞事神、立尸而祭等內(nèi)容,從表演性行為的角度看都具有戲劇性,非僅儺蠟。根據(jù)《周禮·夏官》的記載,方相氏隸屬司馬,主持季節(jié)性和大喪的儺儀。[注]詳見《周禮·夏官》:“方相氏掌蒙熊皮,黃金四目,玄衣朱裳,執(zhí)戈揚盾,帥百隸而時難,以索室驅(qū)疫。大喪,先柩,及墓,入擴,以戈擊四隅,驅(qū)方良。”《周禮注疏》,《十三經(jīng)注疏》,第851頁。儀式中,方相氏有固定的裝扮、一定程式的動作和事先安排好的行進路線,其行動還有明確的巫術目的,是有意識的展示行為,是一種表演。從行儺的過程看,旁邊是有圍觀者的?!墩撜Z·鄉(xiāng)黨》載:“鄉(xiāng)人儺,朝服而立于阼階?!盵注]《論語注疏》,《十三經(jīng)注疏》,第2495頁。儺隊經(jīng)過時,孔子身穿朝服站在東邊的臺階上,態(tài)度恭敬,說明他并非看熱鬧,而是把儺看作嚴肅的儀式。再看相傳始自伊耆氏的蠟祭。先有迎神歌舞,由祝向神靈禱告,參加蠟祭的人都穿著特定的服飾。祝祭儀式后,大羅氏出場,代表天子接受諸侯進貢的禮物,招出鹿和女子,讓使者帶話給自己的國君,不能沉迷畋獵和女色,做到惜物和愛民。[注]《禮記·郊特牲》曰:“天子大蠟八,伊耆氏始為蠟。蠟也者,索也。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饗之也。蠟之祭也,主先嗇而祭司嗇也,祭百種以報嗇也。饗農(nóng)及郵表畷、禽獸,仁之至,義之盡也。古之君子,使之必報之。迎貓,為其食田鼠也。迎虎,為其食田豕也。迎而祭之也。祭坊與水庸,事也,曰:‘土反其宅,水歸其壑。昆蟲毋作,草木歸其澤?!ほ退胤?,素服,以送終也。葛帶榛杖,喪殺也。蠟之祭,仁之至,義之盡也。黃衣黃冠而祭,息田夫也。野夫黃冠,黃冠,草服也。大羅氏,天子之掌鳥獸者也,諸侯貢屬焉。草笠而至,尊野服也。羅氏致鹿與女,而詔客告也,以戒諸侯曰:‘好畋好女者,亡其國。天子樹瓜華,不斂藏之種也?!币娪凇抖Y記正義》,《十三經(jīng)注疏》,第1453頁。以下鄭玄注、孔穎達疏均出自此。蠟祭的規(guī)??雌饋肀葍?、參與者更多,巫祝、天子、諸侯使者、農(nóng)夫、大羅氏、女子等,他們既是表演者也是觀眾,其心理體驗估計是復雜的。圍觀的國人像瘋了一樣,沉浸在歡樂的氣氛之中。自大羅氏上場以后的表演,有人物、情節(jié)、對話,也許還有歌舞,在參與者和圍觀者看來,無疑是一出賞心悅目的情節(jié)劇。蠟祭的目的和功能相對儺而言更為復雜,既有嚴肅的信仰目的和儀式功能,也有恩威并施的政教目的和輕松的娛樂功能;表演既有與神的溝通,也有為在場的參與者和圍觀者。以二元結(jié)構(gòu)的各種因素來分析,儺蠟的性質(zhì)應該不同,儺只是儀式表演而非戲劇表演,而蠟的前半段是儀式表演,后半段更接近戲劇表演。像儺蠟這樣的宗教儀式在西周、春秋時期還有不少,信仰成分開始摻雜禮儀教化、人神共樂的色彩,體現(xiàn)了儀式表演向戲劇表演演變的痕跡。

        周朝把祭祀納入國家禮制的范疇,意味著戲劇從儀式、樂舞中漸進分離的過程并不順利,因為禮樂文明的建構(gòu)是把樂置于禮的范圍內(nèi),樂的發(fā)展要接受禮教的評判和約束。同樣是西周末年的祭祀樂舞,在禮的范圍內(nèi)可得到肯定和贊賞,比如《小雅·楚茨》;超過禮的范圍則成為諷刺和批評的對象,如《陳風·宛丘》《東門之枌》。[注]參見各篇小序,《楚茨》以回憶西周早期祭祖祀神的儀禮周備,諷刺周幽王無道,致使祭祀失禮?!锻鹎稹穭t是:“刺幽公也,淫荒昏亂,游蕩無度焉?!薄稏|門之枌》曰:“疾亂也,幽公淫荒,風化之所行,男女棄其舊業(yè),亟會于道路,歌舞于市井耳?!薄睹娬x》,《十三經(jīng)注疏》,第467、376頁。春秋戰(zhàn)國時期,禮和樂失衡的現(xiàn)象更加普遍,從儀式、樂舞、戲劇三者的關系來看,則意味著進一步分化。儀式和樂舞一方面規(guī)約在儀禮的范疇,另一方面突破邊界的儀式被稱為淫祀,樂舞在神人共樂的方向進一步娛樂化和戲劇化,被稱為新樂,事見《禮記·樂記》“魏文侯問樂”,里面提到新樂翻新多變,中間穿插“及優(yōu)侏儒,糅雜子女,不知父子”的表演。這里如果不是指表演者有男有女、有父有子,應該就是表演的內(nèi)容涉及男女、父子,而且“不知父子”說明其中有上下尊卑失序、有矛盾沖突的內(nèi)容。這段記載是批評春秋戰(zhàn)國的禮崩樂壞,從另一面恰恰說明樂舞的新變。[注]詳見《禮記·樂記》,見《禮記正義》,《十三經(jīng)注疏》,第1538頁。

        樂舞的戲劇化發(fā)展之一是優(yōu)戲。《左傳·襄公二十八年》載:“陳氏、鮑氏之圉人為優(yōu)。慶氏之馬善驚,士皆釋甲束馬而飲酒,且觀優(yōu),至于魚里?!盵注]《春秋左傳正義》,《十三經(jīng)注疏》,第2000頁。在這里,優(yōu)指優(yōu)戲。魏文侯問樂中的“及優(yōu)侏儒”很可能也是優(yōu)戲。比之歌舞表演,優(yōu)戲不僅在角色裝扮、情節(jié)故事方面更為豐富,而且言辭、動作方面也有突破,即格羅塞所說的“雙聲曲伴著摹擬動作”“摹擬舞伴上言辭”,[注][德]格羅塞:《藝術的起源》,蔡慕暉譯,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年,第203頁。具有這些特點的優(yōu)戲成為戲劇表演,最為人所熟知的就是《史記·滑稽列傳》所記載的“優(yōu)孟衣冠”故事。[注]《史記·滑稽列傳》載:“莊王置酒,優(yōu)孟前為壽。莊王大驚,以為孫叔敖復生也,欲以為相。優(yōu)孟曰:‘請歸與婦計之,三日而為相?!f王許之。三日后,優(yōu)孟復來。王曰:‘婦言謂何?’孟曰:‘婦言慎無為,楚相不足為也。如孫叔敖之為楚相,盡忠為廉以治楚,楚王得以霸。今死,其子無立錐之地,貧困負薪以自飲食。必如孫叔敖,不如自殺?!蚋柙唬骸骄痈锟啵y以得食。起而為吏,身貪鄙者馀財,不顧恥辱。身死家室富,又恐受賕枉法,為奸觸大罪,身死而家滅。貪吏安可為也!念為廉吏,奉法守職,竟死不敢為非。廉吏安可為也!楚相孫叔敖持廉至死,方今妻子窮困負薪而食,不足為也!’于是莊王謝優(yōu)孟,乃召孫叔敖子,封之寢丘四百戶,以奉其祀。”詳見《史記》,北京:中華書局1959年,第10冊,第3200-3202頁。

        優(yōu)孟的表演有角色裝扮、故事情節(jié),有歌唱,還有言辭動作。演出分兩場,“孫叔敖祝壽”“孫叔敖辭相”。優(yōu)孟不僅模仿孫叔敖,而且塑造了孫叔敖這個人物形象,“孫叔敖祝壽”可以理解為優(yōu)孟對人物的模仿,“孫叔敖辭相”即是優(yōu)孟對人物的塑造了。孫叔敖是楚國的賢相,一生為公,死后清白。優(yōu)孟扮演的孫叔敖卻對為相一事做出否定,理由是妻子窮困,廉吏不足為。此時優(yōu)孟已經(jīng)不是模仿孫叔敖,而是在塑造他心目中的孫叔敖,并通過扮演孫叔敖表達自己的看法、諷諫楚莊王。楚莊王一開始被動進入表演,成為戲中與孫叔敖對話的國君,但他是半入戲半清醒的,且看:孫叔敖出現(xiàn),楚莊王大驚,欲以為相。一開始他可能真的以為是孫叔敖復生,在平復心情后,他想必反應過來,人死不可復生,眼前的人不可能是孫叔敖。三天之后,“孫叔敖”再次出現(xiàn),楚莊王已經(jīng)知道面前的人是優(yōu)孟,他冷靜地問“孫叔敖”考慮得如何,在“孫叔敖”連說帶唱表達了看法之后,楚莊王從戲中抽離出來,回到了現(xiàn)實。優(yōu)孟的表演不再出于巫術、信仰的目的,也不是純粹的娛樂、審美的目的,而是具有現(xiàn)實批判精神的。表演發(fā)生在王宮,時間是楚莊王壽宴以及三天后,觀眾是楚莊王的大臣和身邊隨從。孫叔敖從祝壽到辭相,故事有始有終,情節(jié)相對完整。楚莊王既是觀眾也是表演者,作為表演者,他代入了劇中楚莊王的角色,配合著主演,而不是驚慌失措或勃然大怒,說明他知道自己在演戲;作為觀眾,他有感悟和反思。作為主演,優(yōu)孟清楚自己在表演,他雖然扮演故去的孫叔敖,但意義指向是在場的楚莊王。當然,在記載中我們看到這場演出還不是完全的代言體,優(yōu)孟在戲中時而以代言體、時而以敘事體的口吻與楚王交流。但從表演理論的角度來看,優(yōu)孟衣冠已經(jīng)是一出戲劇表演。

        對于“優(yōu)孟衣冠”是否是戲劇表演,歐陽予倩認為:“戲劇有幾個必須具備的條件:一、要有一個人以上的人物,要有完整的故事有矛盾沖突,能說明人與人的關系;第二、用人來表演——通過貫串的動作和語言(包括朗誦歌唱對話);第三、在一定的地方一定的時間內(nèi)演給觀眾看;第四、戲劇是根據(jù)以上三項條件在舞臺上表演的集體藝術;第五、戲劇是綜合藝術(戲劇藝術剛一形成就是帶綜合性的,由簡單趨于復雜);六、戲劇是可以保留下來反復演出的。”根據(jù)第六條,“優(yōu)孟扮孫叔敖不能算戲劇, 如果算戲劇,前年葉淺予扮了齊白石——扮得真像——在北京飯店大廳里出現(xiàn),繞場一周,為什么大家不說那是戲劇?!盵注]歐陽予倩:《怎樣才是戲劇》,《戲劇論叢》1957年第4輯,第197頁。歐陽予倩所說的六個條件,前三項是必要條件,第四、五項是對前三項的補充說明,第六項是充分而不必要條件。優(yōu)孟的表演在文獻上沒有再次演出的記錄,但是有特定目的、獨一無二的表演不應該成為它不是戲劇表演的理由,尤其在戲劇形成的初始階段。

        在禮樂文化的氛圍里,優(yōu)戲以諷諫為宗旨,力圖向正統(tǒng)文化靠攏,卻不容易得到肯定,反而以滑稽調(diào)笑的特點受到斥責。公元前500年,齊魯夾谷會盟,孔子作為魯國的相禮參加會盟?!蹲髠鳌返挠涊d是:齊人欲鼓噪以執(zhí)魯君,被孔子斥退。會罷“齊侯將享公”,孔子又以不合禮法拒絕。[注]《春秋左傳正義》,《十三經(jīng)注疏》,第2148頁?!蹲髠鳌凡惶釙似陂g的表演環(huán)節(jié),但《谷梁傳》載:“罷會,齊人使優(yōu)施舞于魯君之幕下??鬃釉唬骸咦锂斔溃 顾抉R行法焉,首足異門而出。”[注]《春秋谷梁傳注疏》,《十三經(jīng)注疏》,第2445頁。《公羊傳》何休注采此說,“頰谷之會,齊侯作侏儒之樂,欲以執(zhí)定公??鬃釉唬骸シ蚨鵁苫笥谥T侯者誅?!谑钦D侏儒,手足異處,齊侯大懼?!盵注]《春秋公羊傳注疏》,《十三經(jīng)注疏》,第2341頁??鬃拥降子袥]有處置過優(yōu)人,后世有不同解釋,但是孔子對優(yōu)戲的態(tài)度很難說是肯定和欣賞的,這大概也代表了儒家、士大夫?qū)?yōu)戲的普遍態(tài)度。春秋時期,優(yōu)戲的出現(xiàn)代表了戲劇的一個發(fā)展趨向,但并非一帆風順,尤其宮廷的優(yōu)戲更容易受到禮教傳統(tǒng)的影響。春秋戰(zhàn)國時期,關于優(yōu)旃、優(yōu)施、優(yōu)孟等的文獻記錄語焉不詳就可以理解了。

        相對而言,戲劇的演進在民間更為自由、空間更大。戰(zhàn)國時期的祭神活動留下了珍貴的文本——屈原的《九歌》。在屈原之前,楚國南郢地區(qū)已經(jīng)有民間流傳的祀神歌詩,屈原以歌詞鄙陋于是重新創(chuàng)作,就有了現(xiàn)在我們看到的《九歌》。[注](漢)王逸:《楚辭章句》,《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商務印書館1986年影印版,第1062冊,第16-17頁。從組詩內(nèi)容可知,這場大型的祭祀活動迎祭的神靈有:天神東皇太一、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和東君;地祇湘君、湘夫人、河伯和山鬼;人鬼國殤。組詩表現(xiàn)了迎神、降神、樂神、頌神、送神的完整過程?!稏|皇太一》《云中君》《大司命》《少司命》《東君》五首從主祭巫師迎神開始,神靈降臨祭壇,接著群巫歌舞樂神,或歌頌或表達對神靈的愛慕,最后神靈離開?!断婢贰断娣蛉恕肥桥渑忌瘢娭袥]有出現(xiàn)主祭巫師和群巫的形象。開篇就是湘君出現(xiàn),表達對湘夫人的思念,在沅湘一帶來回尋覓,尋而不得,最后回到祭壇,把玉佩扔到水里,把香草留給湘夫人的侍女,遺憾離開。接著湘夫人出現(xiàn),她內(nèi)心充滿對湘君的愛和思念,雖然錯過了見面的機會,湘夫人憧憬著兩人的愛巢和美好的生活,最后把汗巾扔到水里,留下香草,施然離開。《湘君》《湘夫人》和《山鬼》都像是獨唱,《山鬼》表達的是美麗的山鬼與君子的相互愛慕、山鬼對君子的思念和等待。《河伯》是河伯與群巫的對唱,《國殤》是群巫與楚國英雄的對唱。最后《禮魂》是群巫合唱送神曲?!毒鸥琛酚歇毘?、對唱、合唱等形式,內(nèi)容表達了對神的歌頌、人神相戀或神神相戀的唯美情感。

        屈原用組詩的形式把這場祭祀記錄下來,一章就是一場,像電影藝術的分鏡頭,講述一位神靈的故事。我們通過組詩還原祭祀場面的時候,充滿了神秘、浪漫的色彩,富于戲劇效果?!毒鸥琛返谋硌荼M管有儀式的功能,但也具有娛樂、審美的功能。詩歌沒有記錄觀眾的情況,估計如癡如醉罷?!妒澜鐟騽∈贰诽岬?,古埃及的祭神歌詩無法確定是劇詩還是敘事詩,但是《九歌》應該是劇詩,并且定期在祭祀活動中演出。我國學者聞一多就認為《九歌》就是初始的歌舞劇。[注]聞一多:《神話與詩》,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1997年,第128、139頁。陳多、謝明在《先秦古劇考略》中也提出:“中國戲曲是直接由上古歌舞發(fā)展而來,在春秋時期就誕生了古歌舞劇。”[注]陳多、謝明:《先秦古劇考略》,陳多:《劇史新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43頁。

        對于《九歌》來說,人類學表演理論二元結(jié)構(gòu)的各種因素并非截然相對,而是互相雜糅,情況與蠟祭、“優(yōu)孟衣冠”類似。從功能上看既有儀式性,也有娛樂性,還有審美性;目的上既有意圖也有樂趣;時空觀念上既與神靈世界相連接,也與在場的時空相對應;觀眾方面,圍觀者既是參與者也是觀眾,既相信也欣賞;演員方面,降神者陷入迷幻,其他巫覡很可能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接受方式上,批評沒有被禁止也沒有被鼓勵;創(chuàng)作方式上,既是集體創(chuàng)作,也有個人創(chuàng)造。對于《九歌》來說,儀式、樂舞與戲劇的分界不是清晰的,只能說更傾向于什么。從儀式與戲劇的對比看,它更傾向于儀式;從樂舞與戲劇的對比看,它更傾向于戲劇。下面以東漢王逸的《楚辭章句》與宋洪興祖的《楚辭補注》為基準,以《少司命》為例進行分析:[注]詩中“入不言兮出不辭,乘回風兮載云旗”二句,王逸章句沒有說明誰在唱,洪興祖補注引五臣注曰:“司命初與己善,后乃往來飄忽,出入不言不辭,乘風載云,以離于我?!币庵赣衲形姿B?lián)系下二句“荷衣兮蕙帶,倏而來兮忽而逝?!倍际敲枋錾偎久蹬R祭壇,來去匆匆,沉默少言,應該由群巫唱更為合理。“與女游兮九河,沖風至兮水揚波”二句,洪興祖補注曰:“王逸無注,古本無此二句”,“此二句河伯章中語也”。此二句與后面二句的女通汝,補注引五臣注曰:“汝謂司命”。(漢)王逸:《楚辭章句》、(宋)洪興祖:《楚辭補注》,《文淵閣四庫全書》,第1062冊,第21頁,第155-156頁。

        群 巫:秋蘭兮麋蕪,羅生兮堂下。

        綠葉兮素華,芳菲菲兮襲予。(予指群巫)

        夫人自有兮美子,蓀何以兮愁苦!(蓀指少司命)

        男 巫:秋蘭兮青青,綠葉兮紫莖。

        滿堂兮美人,忽獨與余兮目成。(美人指群巫,余指迎神男巫)

        群 巫:入不言兮出不辭,乘回風兮載云旗。

        男 巫:悲莫悲兮生別離,樂莫樂兮新相知。

        群 巫:荷衣兮蕙帶,倏而來兮忽而逝。

        少司命:夕宿兮帝郊,君誰須兮云之際?(君指迎神男巫)

        男 巫:與女游兮九河,沖風至兮水揚波。(女通汝,指少司命)

        與女沐兮咸池,晞女發(fā)兮陽之阿。

        望美人兮未來,臨風怳兮浩歌。(美人指少司命)

        群 巫:孔蓋兮翠旍,登九天兮撫彗星。

        竦長劍兮擁幼艾,蓀獨宜兮為民正。 (蓀指少司命)

        《少司命》講了一個人神相戀的故事,從見面、相知、別離到思念,沒有發(fā)生很多實際的事情,更多的是心意交流,這個簡單的故事恰恰表現(xiàn)了古人感情的含蓄內(nèi)斂、溫婉動人。在分析古劇的時候,不能以現(xiàn)代人的眼光苛責故事過于簡單、不夠完整。從情感的發(fā)展來看,有發(fā)生、發(fā)展、矛盾、高潮和結(jié)束。少司命在群巫的歌頌中降臨祭壇,與男巫四目相對、心意相通;然而祂很快離開了,男巫傷心,猜度少司命是不是無意于己;劇情至此反轉(zhuǎn),少司命回首顧盼,表達對男巫的心意;男巫大膽表達對少司命的愛慕之情,希望共赴咸池,待之不來,獨自在風中浩歌;最后群巫歌頌少司命為了人間的福祉,放下個人感情,愛而不得,故事就此打住。這一篇有人物裝扮、故事情節(jié),有雙聲曲和模擬動作、模擬舞或言辭。應該說,《九歌》已經(jīng)不是儀式,但對于初始階段的戲劇形態(tài),二元結(jié)構(gòu)無法對儀式與戲劇作出明確的區(qū)分,也無法對戲劇表演作出清晰的界定。

        四、結(jié)論

        20世紀初,王國維的中國戲劇起源于巫覡說與英國學者簡·艾倫·哈里森的戲劇起源于宗教儀式說有異曲同工之妙,揭示了原始宗教與戲劇起源的關系。20世紀六十年代,美國的人類表演學理論對戲劇起源于宗教儀式說提出商榷,認為儀式與戲劇并存于原始宗教活動,從功能、語境、表現(xiàn)形式等方面構(gòu)成二元結(jié)構(gòu),難以判斷二者具有時間的先后關系。

        人類表演學理論有合理之處,在原始宗教活動中,儀式、樂舞和戲劇混為一體,難分彼此。在原始宗教活動中,詩歌(包括神話故事)、音樂(包括言辭)、舞蹈(包括動作)、裝扮(包括代言)等因素渾然一體,戲劇的起源無須從各種因素中分別追溯,而統(tǒng)攝于原始宗教活動。杜爾干《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把宗教現(xiàn)象分為兩個基本范疇:信仰和儀式。在原始宗教,這兩個基本范疇不像制度宗教那樣有明確的界定,應該理解為:意義和行為,意義集中表現(xiàn)為關于神靈的觀念和敘述,行為包括了巫術和多神崇拜。原始宗教的儀式活動既是作為行為的儀式,也包含了作為意義的神話和信仰。

        古希臘戲劇在公元前6世紀逐漸從酒神祭中獨立出來,其發(fā)展得益于古希臘的城邦文化。神廟與劇場的建置為戲劇表演提供了環(huán)境,戲劇節(jié)培養(yǎng)熱情的觀眾,戲劇比賽激勵著劇作家創(chuàng)作。在公元前5至3世紀留下了至今為人傳頌的劇作家和一批經(jīng)典作品。經(jīng)過古羅馬時期,歐洲在漫長的中世紀里戲劇的發(fā)展緩慢,一直到文藝復興時期重新繁榮起來。中國傳統(tǒng)戲劇的發(fā)展軌跡與歐洲有別。巫術、祭祀等儀式,因其擬態(tài)性和歌舞性醞釀著戲劇的雛形。商周的蠟祭、春秋戰(zhàn)國的優(yōu)戲、祀神歌舞劇代表了戲劇與儀式、樂舞脫離,走向獨立發(fā)展的演進軌跡,在這個蛻變的過程中,優(yōu)戲更多受到宮廷文化影響,民間祀神歌舞有更多自由,發(fā)展為祀神歌舞劇。在禮樂文化的語境下,戲劇從儀式、樂舞中脫離出來的過程是緩慢的,并且不是一開始就非常清晰、明確、完善,戲劇藝術的發(fā)展有一個從“自在”到“自覺”的過程。對戲劇與儀式、樂舞脫離的初始形態(tài)的分析和判斷,人類表演學理論的二元結(jié)構(gòu)有辭不達意的地方。總而言之,人類表演學理論有助于戲劇起源問題的深入探討,但實效/娛樂的二元結(jié)構(gòu)無法徹底解決戲劇與儀式如何漸進分離的問題。

        猜你喜歡
        孫叔敖樂舞儀式
        龜茲樂舞
        金秋(2021年22期)2021-12-02 03:26:33
        十歲成長儀式
        少先隊活動(2020年7期)2020-08-14 01:18:12
        先秦時期樂舞美學思想的現(xiàn)代意義
        甘肅教育(2020年8期)2020-06-11 06:10:10
        儀式感重要嗎?
        海峽姐妹(2019年12期)2020-01-14 03:25:08
        孫叔敖砸蛇
        快樂語文(2019年15期)2019-08-27 01:14:14
        孫叔敖勇斗兩頭蛇
        孫叔敖識寶
        鄒城漢畫像中的樂舞百戲
        絲路藝術(2017年5期)2017-04-17 03:12:20
        孫叔敖殺雙頭蛇
        Talking strategies
        国产成人av在线免播放观看新| 无码伊人久久大蕉中文无码| 国产在线精品亚洲视频在线| 蜜桃国产精品视频网站| 我和隔壁的少妇人妻hd| 色播亚洲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熟妇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午夜福利av在线麻豆| 成年人干逼视频水好多| 国产欧美日韩精品丝袜高跟鞋| 国产av精国产传媒| 免青青草免费观看视频在线| 国产成人久久精品二区三区| 日本a级特级黄色免费| 大屁股人妻女教师撅着屁股| 婷婷成人基地|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午夜久久| 日本精品人妻一区二区| 亚无码乱人伦一区二区| 亚洲av无码xxx麻豆艾秋| 91久久精品无码人妻系列|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码在线 | 亚洲色大成网站www永久| 亚洲美腿丝袜 欧美另类|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演员表 | 亚洲熟女网站| 日本一区二区高清视频在线播放| 狠狠爱婷婷网五月天久久| 无遮挡18禁啪啪羞羞漫画| 少妇内射高潮福利炮| 水蜜桃一二二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在线看片免费人成视频电影|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久久2020| 人妻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二区| 男女视频网站在线观看| 四虎成人精品国产永久免费无码| 免费人成无码大片在线观看|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AV无码网址| 国产亚洲一本二本三道| 日韩日韩日韩日韩日韩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