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校園貸是在校學生向各類借貸平臺借錢的行為,也包括一些私人貸款機構,也就是俗稱的高利貸。校園貸款的門檻很低,一般的校園貸款平臺要求只要身份是大學生,在網(wǎng)上申請并通過審核后繳納一定手續(xù)費后就可以貸到款了;而像一些電商平臺貸款就更容易了,注冊了一個賬號后就能順利貸款。當代大學生處于正值青春美好時期,追求刺激有趣的生活,但又會受到資金的限制,所以很大一部分大學生在資金缺乏時都會選擇貸款。因此,校園貸經(jīng)過近幾年的發(fā)展,暴露出了一些不小的問題,這些問題也是當代社會問題的反射,急需通過相應政策得到解決。
【關鍵詞】 校園貸 大學生 危害
當前大學生校園貸款的比例越來越高,貸款平臺也如雨后春筍般出現(xiàn)在學生們的視野里,比如京東的白條和支付寶的螞蟻花唄等。有些大學生經(jīng)常通過這些方式進行消費,雖然從這些平臺一次性貸款的數(shù)目不多,但卻存在著很大的問題。高利息,網(wǎng)絡詐騙,信用受損等都是校園貸面臨的主要問題。高校應當在防范校園不良網(wǎng)絡貸款中承擔更多責任,還要積極加強與金融監(jiān)管機構、公安機關及學生家長的多方聯(lián)系,努力建立校園、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防范體系,多管齊下協(xié)同解決不良網(wǎng)絡貸款問題。
一、大學生校園貸款的原因
校園貸款在近幾年發(fā)展較快,規(guī)模在不斷地擴大,這肯定與大學生的生活方式和消費觀念以及消費水平有莫大的關聯(lián),這也是當代大學生一個較為普遍的消費模式。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幾種:
1、家庭經(jīng)濟條件落后
家庭經(jīng)濟是一個很關鍵的因素,來自農(nóng)村的在校大學生比例相對較高,大學的學費高,而國家實行的又是九年義務教育,所以學費對于一些家庭來說是一筆不小的支出,以至于有的家庭承擔不了,自然就會選擇貸款來支持學生上學。
2、同學間存在攀比心理
大學生來全國各地,什么樣的人都有。有的學生看到別人穿的、用的、玩的、吃的東西都比自己好,就會產(chǎn)生羨慕的心理,進而想要擁有一樣的甚至更好的東西,比如蘋果手機和電腦、名牌包包和衣服、優(yōu)質的化妝品等。但是生活經(jīng)濟卻不允許,那么很多學生這時就會選擇貸款。因為在像京東等很多電商平臺上,買手機、電腦等一些電子產(chǎn)品都可以選擇分期付款,甚至可以通過京東白條一次性貸完需要付的款項。
3、校園貸門檻低,方便省事
校園貸就是向一些網(wǎng)貸平臺、其他機構或者私人貸款,貸款門檻很低,審核條件不嚴格,尤其是網(wǎng)貸。大多數(shù)網(wǎng)絡平臺只需要下載一個APP,注冊一個賬號,注冊成功后可以在APP里進行貸款消費了,這些貸款平臺都沒有嚴格的審核,也沒有資產(chǎn)抵押,貸款相當容易,更多的人愿意貸款。除此之外,校園貸還有個優(yōu)勢,就是方便。錢不夠了也不用怕向同學借錢而感到不好意思,也不用因為缺錢而放棄想要的東西,手機上貸款就能輕松解決這些問題。
4、網(wǎng)貸平臺的營銷策略
一些網(wǎng)貸平臺為了吸引更多的貸款,刺激消費而采取了一些有利措施。比如支付寶的螞蟻花唄,它采取的是“掃碼領紅包”,用支付寶掃描別人的支付寶二維碼,可以有金額不等的花唄紅包,在進行商家支付時可以用花唄紅包抵扣一部分金額。這一舉措確實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消費,增加了花唄貸款的人數(shù)。
二、大學生校園貸款存在的問題
(一)詐騙集團多,容易掉進巨債深坑
校園貸商家往往打著0利息的廣告對學生進行引誘,而大學生并不能合理的判斷,因而容易上當。但其實0利息只是商家的營銷噱頭,在一定時間內(nèi)可能確實是0利息,但是超過這個時間就是幾十倍的利息。因為商家知道大多數(shù)大學生沒有收入,是很難按時還款,所以才會有這樣的營銷。文理學院一學生貸款6000,最終半年以后被要求還款幾萬。
(二)大學生無固定收入,到期不能還款,影響信譽
據(jù)調查,60%以上的同學的生活費都是完全來自父母,有20%左右的同學會自己做一些兼職,賺取一部分的生活費,而只有不到10%的同學的生活費是全靠自己。也就是說有90%左右的學生的生活費需要依靠父母,貸款群體大多來自這90%的同學,所以他們的貸款有很大一部分最后都是分擔到父母頭上。
而貸款平臺針對逾期不還款的行為有相應的政策規(guī)定及處理措施。逾期被納入個人信用的評定。若信用度太低,則難以申請信用卡,即使申請到了,給定的透支額度也會很低。如果需要去銀行貸款購房或購車,中信銀行會嚴格評審個人的信用度,評審不能通過的,就無法成功貸款,嚴重影響個人的正常生活。
(三)貸款涉及范圍廣,借債平臺多,政府和相關法律難以控制
2015年12月27日,一起校園貸詐騙案件見諸報端,據(jù)悉,此案居然涉及全省29所高校、100余名在校大學生;同樣的在吉林長春破獲的一起案件里涉及了12個省市的150多名大學生。校園貸讓很多學生防不勝防,這不再是簡單的網(wǎng)絡詐騙,受害群體的龐大足以引起社會各界人士的高度重視。
國家的法律不夠完善,特別是針對網(wǎng)絡的法律,新法的頒布速度跟不上網(wǎng)絡的發(fā)展速度,所以一些在大家看來是不道德、不合理,甚至是痛恨的行為卻沒有相關法律對它進行制裁。想要改善現(xiàn)在的網(wǎng)絡貸款環(huán)境,法律和網(wǎng)絡二者之間更新的速度差正是國家急需解決的問題。
三、改善大學生校園貸款環(huán)境的建議
(一)加強對大學生的教育,培養(yǎng)正確的價值觀和消費觀
每個高校即為社會的一個縮影,麻雀雖小,五臟俱全,各型各色的人都有,生活環(huán)境也較為復雜。學校必須加強校風的建設,制定相關校規(guī)校紀,對違反校規(guī)校紀的同學嚴格地按照相關規(guī)定實施處罰并對其進行積極教育;對優(yōu)秀學學生實行獎勵機制,特別關注學生的寢室生活,倡導和諧相處,讓校園沉浸在良好的學習和生活氛圍中。
(二)加大校園及網(wǎng)絡宣傳力度,提高大學生對貸款的法律意識
學生對校園貸的知識屬于一知半解,甚至有的是屬于匱乏階段。學校應組織以校園貸為主題的活動,例如演講比賽,辯論賽,小品,話劇等等。演講比賽可以結合身邊所接觸到的以及自己從別處了解到事件作為演講案例,可以對案例進行分析,并表達自己的見解;辯論賽更加具有吸引力,就像四川文理學院每年都有組織分別針對新生和老生的新苗杯和群英杯辯論賽,以此來加強對學生的宣傳教育。
(三)創(chuàng)建有關公眾號,定期推送文章
就像四川文理學院的曦心聽文——一個為學生服務的公眾號,一直都會定期推送關于學習、生活、感情等方面的勵志的文章,獲得不少學生以及老師的認可。通過公眾號定期給學生們推送文章,文章內(nèi)容可以是某一起校園貸的詐騙案,可以是校園貸對某個學生造成的悲劇,還可以制作一些宣傳片,以卡通人物作為形象,不僅可以保護受害者的隱私,也使宣傳片變得生動有趣,引起學生的共鳴。
(四)完善國家法律法規(guī),加大對貸款平臺的監(jiān)管力度
門檻太低,導致一些不法分子渾水摸魚,濫竽充數(shù)。所以政府應提高門檻,保證平臺的合法建立以及正規(guī)運營,為學生提供便捷有利的貸款途徑。
國家還應增加網(wǎng)絡的監(jiān)管機構,擴大監(jiān)管范圍,嚴格要求監(jiān)管部門對工作認真負責,對玩忽職守者給予重罰。國家應修改完善相關的法律法規(guī),以此來約束這些網(wǎng)絡亂象。比如利息高于多少的就應該嚴格制止,并對平臺進行處罰。
(五)促進高校與銀行的合作,提供正規(guī)、安全、適合大學生的校園貸款平臺
學生總會有貸款的需求,這是無法避免的,但怎樣才能給學生們營造一個健康的貸款的環(huán)境呢?正如在2017年銀監(jiān)會與其他部門發(fā)布的通知里所說的,未獲得銀行監(jiān)管部門的機構禁止提供提供校園貸服務,那么銀行可以在對其他機構實行監(jiān)管的同時,銀行自己可以和高校合作,為學生提供正規(guī)、安全的校園貸服務。這樣不僅解決了學生貸款不宜管理的問題,也能系統(tǒng)的對學生貸款用途進行嚴格審核,可以避免學生不理智的貸款行為的發(fā)生。
結 語
校園貸有利有弊,究其利與弊誰更大得因人而異,但是校園貸給學生、學生的家人以及親朋好友帶來的危害不容小覷。學生應理性消費,理性貸款。學校和政府部門也應積極加強校園貸的宣傳,采取措施保護學生的利益不受損害,大力支持學校與銀行的合作,為學生創(chuàng)建優(yōu)質的校園貸平臺。
【參考文獻】
[1] 張政.淺述大學生與校園貸[D].山東:山東大學,2017
[2] 林燕霞.許再佳.關于“校園貸”亂象的背景分析與對策[J].長春教育學院學報,2017,(2).
作者簡介:吳澤余,碩士研究生,1987年3月5日出生。研究方向:經(jīng)濟學,四川文理學院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