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航
(江蘇省射陽縣高級中學 224300)
在高中化學中,經常有涉及反應過程先后順序的問題,一個題目中涉及多個反應時,很多同學弄不清誰先反應誰后反應,靠死記硬背也容易出錯.其實,只要用好化學反應中的優(yōu)先原理,弄清問題背后的本質,就可以輕松解決問題.
氣體的凈化和干燥是高考中常出現的考點,通常根據氣體成分選擇適當的固體或者液體作為吸收劑.溶解度大或者易被吸收的氣體優(yōu)先被吸收.在解題時要考慮物質的狀態(tài)和各種氣體之間物理和化學性質之間的差異和聯(lián)系.
例1 一定條件下,將0.1L CO、0.2L CO2、0.1L NO、0.2L NO2和0.2L NH3混合,然后通過分別盛有足量蒸餾水、飽和碳酸氫鈉和氫氧化鈉溶液的三大洗氣瓶(洗氣瓶排列順序不確定).假設氣體通過每個洗氣瓶都能充分反應則尾氣(已干燥)( )
A.可能是單一氣體
B.不可能含有一氧化碳
C.可能存在原氣體中的兩種氣體
D.成分和洗氣瓶的排列順序無關
點評本題考查學生的思維能力,根據氣體和溶液種類首先確定出一定存在和一定不存在的氣體,再對試劑擺放順序進行討論.本題也可以對排在第一位的試劑進行討論,分析三種試劑放在第一位時分別對應的情況,也可以得出結論.
向含有多種還原劑的水溶液中加入氧化劑,還原性強的離子先被氧化;向含有多種氧化劑的水溶液中加入還原劑,氧化性強的離子先被還原,這就是優(yōu)先氧化還原原理.這一原理是高考關于氧化還原反應問題的重要出題角度.
例2 已知溶液中含有amol FeBr2,向溶液中通入xmol Cl2,在通入Cl2的過程中,下列對應的溶液中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
點評本題抓住優(yōu)先氧化定理,首先結合氧化還原反應的電子得失進行計算,確定出通入Cl2的量同Fe2+和Br-被氧化的量的關系,要注意的是,在書寫離子方程式時,也要將這種量的關系反應出來.
若在溶液中同時存在幾種離子,均能與所加試劑形成沉淀,則溶度積小的物質優(yōu)先沉淀.若一個試劑加入到多種沉淀的混合物中時,溶解度大的物質優(yōu)先溶解,則就是物質溶解和沉淀的優(yōu)先定理.
點評本題難度不大,主要考察溶度積的概念及計算,利用溶度積的公式即可.對于S、Cl、Br、I等常見的非金屬元素的沉淀溶解順序,學生應當有一定了解,這樣在遇到沉淀/溶解先后順序問題時可以快速得出結論.
綜上所述,優(yōu)先原理在化學反應中的應用靈活廣泛,注意題目條件中的“逐步”、“逐滴”、“過程”、“足量”等字眼,遇到這些詞時要考慮反應的先后順序、反應的條件,以及先發(fā)生的反應產物對后續(xù)反應有無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