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日嘎
(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包頭醫(yī)學院第一附屬醫(yī)院,內(nèi)蒙古 包頭 014010)
HBV-ACLF屬于臨床治療常見病與多發(fā)病,以往臨床中針對該病多采用綜合對癥治療,但長期研究發(fā)現(xiàn)上述治療模式的臨床應用療效并不顯著,患者術后還可能出現(xiàn)較多的并發(fā)癥,最終對治療結局及預后產(chǎn)生嚴重影響[1-3]。本次研究筆者為明確上述報告的準確性,并為探討小劑量糖皮質激素具體臨床應用效果與價值,共選取近期收治的36例患者進行研究分析,報告如下。
研究對象均為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HBV-ACLF患者,共36例,所有入選本次研究的患者均符合《肝衰竭診療指南》[4]中相關診斷標準,患者對研究知情,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研究已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批準。隨機分組為觀察組(n=18)與對照組(n=18)。兩組上述一般資料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有可比性。
兩組患者入院后均充分臥床休息,并應用護肝、退黃、促肝細胞再生、抗乙肝病毒藥物對患者機體微循環(huán)進行改善,后使用血漿白蛋白與人工肝血漿置換支持治療。觀察組在上述綜合治療基礎上小劑量糖皮質激素甲強龍(天津金耀藥業(yè)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123319)治療,前3d取量80mg進行1次/d的靜脈推注治療,后2d取量60mg,再2d降低至40mg。待總膽紅素下降至100μmol/L后停藥。所有研究對象均不間斷治療1周。
觀察并對比兩組不同治療方案下肝功能改善情況及并發(fā)癥發(fā)生情況的差異。其中肝功能觀察指標包括:ALT、AST、TBil、白蛋白及PTA,上述指標均采用卓越260全自動生化分析儀進行檢測(上??迫A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生產(chǎn)提供),具體操作方法嚴格參考說明書規(guī)范進行。并發(fā)癥觀察項目包括: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消化道出血、感染及電解質紊亂。
研究數(shù)據(jù)納入SPSS 20.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兩組治療前ALT、AST、TBil、白蛋白及PTA等肝功能指標對比均無明顯差異(P>0.05),兩組治療后上述指標水平均顯著改善,且觀察組改善程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兩組各項肝功能指標水平對比(±s)
表1 兩組各項肝功能指標水平對比(±s)
組別 ALT(U/L) AST(U/L) TBil(μmol/L) 白蛋白(g/L) PTA(%)觀察組(n=18)治療前 560.32±67.33 587.49±73.68 482.11±93.04 22.13±3.05 28.84±3.73治療后 112.42±31.48 94.58±16.82 105.83±31.44 35.79±3.17 72.16±9.41對照組(n=18)治療前 563.41±65.46 590.11±73.74 484.05±92.83 22.21±3.12 28.76±4.01治療后 277.31±33.44 301.52±27.69 312.50±32.34 27.69±3.14 49.28±8.23
觀察組肝性腦病、肝腎綜合征、消化道出血、感染及電解質紊亂等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對比[n(%)]
慢性HBV感染患者在接受治療過程中伴隨著藥物使用、機體免疫功能的下降可能發(fā)生ACLF。ACLF的發(fā)生對患者生活質量及身心健康均具有較為嚴重的影響,且疾病發(fā)生進展后甚至威脅到患者生命安全,因而及時明確安全、有效的治療方案顯得尤為重要[5-9]。
本次研究筆者為明確小劑量糖皮質激素在HBVACLF臨床治療中具體應用效果與價值,收集了近期我院收治的36例患者進行研究分析,結果表明:小劑量糖皮質激素甲強龍在臨床中的合理使用可明顯改善患者多項肝功能指標,降低諸多并發(fā)癥發(fā)生率。筆者為明確造成上述結果的主要原因,參考了多位學者近期相關研究報告進行綜合分析[10],研究中筆者發(fā)現(xiàn)觀察組肝功能改善程度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明顯低于對照組,證實了HBV-ACLF臨床治療中糖皮質激素應用效果較好。
綜上所述,小劑量糖皮質激素在HBV-ACLF臨床治療中的應用可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水平,降低并發(fā)癥發(fā)生率,提高患者預后結局,可考慮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