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 娟 鄒 勇
非小細胞肺癌(non 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臨床發(fā)病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早期階段多無明顯癥狀,故超過30%的患者確診時已處于晚期階段,無法進行手術(shù)切除[1-2]。因此,如何有效延長該部分無法進行手術(shù)治療的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時間,提高患者的治療效果是廣大臨床醫(yī)師亟需解決的重大問題[3]。盡管臨床對于晚期NSCLC治療方法的探討已較為深入,但涉及中醫(yī)藥及中西醫(yī)結(jié)合用于治療該疾病的研究仍有待加強。為此,本研究采用仙蟾片聯(lián)合多西他賽治療晚期NSCLC,期望為其優(yōu)化治療提供一定的依據(jù)。現(xiàn)報告如下。
將本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64例晚期NSCLC患者納入本研究,采用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上述對象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2例。觀察組中,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齡39~71歲,平均(56.1±5.2)歲;臨床分期:Ⅲb期23例,Ⅳ期9例;病理類型:鱗癌17例、腺癌11例、腺鱗癌4例。對照組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齡41~70歲,平均(56.6±5.4)歲;臨床分期:Ⅲb期24例,Ⅳ期8例;病理類型:鱗癌19例、腺癌9例、腺鱗癌4例。2組一般資料基本一致(P>0.05)。
1.2.1 納入標準 ①根據(jù)影像學及病理學檢查結(jié)果,結(jié)合《2010中國肺癌臨床指南》[4]中相關(guān)診斷標準,確診為晚期NSCLC的患者;②預期生存時間≥3個月,且年齡<80歲的患者;③無法進行手術(shù)治療,且以順鉑為主的化療失敗而需采用多西他賽進行化療的患者;④通過我院倫理委員會審核與批準,本人同意參與本項目,并簽署相關(guān)知情同意書的患者。
1.2.2 排除標準 ①存在嚴重藥物過敏史等化療禁忌證的患者;②存在嚴重心腦血管疾病、嚴重精神疾病、嚴重自身免疫性疾病及嚴重肝腎功能障礙的患者;③無法根據(jù)本項目要求完成相關(guān)治療的患者;④不配合治療及隨訪工作的患者。
1.3.1 治療藥物 仙蟾片:陜西東科制藥有限責任公司;批號: 2012081901及2016061104;劑型:片劑;規(guī)格:0.25 g/片。多西他賽:浙江萬晟藥業(yè)有限公司;批號: 2012111234及2016081244;劑型:注射劑;規(guī)格:75 mg/0.5 ml/支。
1.3.2 治療方法 對照組患者均給予多西他賽靜脈滴注治療,給藥劑量75 mg/m2,靜脈滴注1 h,30 d為1個周期?;颊咴谥委熐熬崆?天開始口服地塞米松,16 mg/次,連續(xù)給藥3 d,以防止體液潴留及過敏反應,治療期間,若患者出現(xiàn)過敏反應需立即停藥并給予對癥治療,連續(xù)治療3個周期。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chǔ)上另口服給予仙蟾片,4片/次,3次/天,治療時間與化療時間保持一致,即均為3個月。
治療3個月后,對患者的近期療效進行評價,其中完全緩解(CR)為患者病灶均完全消失且持續(xù)時間大于4周;部分緩解(PR)為患者病灶長徑總和降低幅度≥30%,且持續(xù)時間大于4周;穩(wěn)定(SD)為患者病灶之長徑總和降低幅度不足30%,或增大不足20%;進展(PD)為患者病灶之長徑總和增大≥20%。有效率=(CR+PR)/總數(shù)×100%;疾病控制率=(CR+PR+SD)/總數(shù)×100%。
治療前后,分別取2組患者肘靜脈血5 mL,采用流式細胞儀檢測其中CD3+、CD4+及CD8+含量,采用單向瓊脂擴散法檢測其中IgG及IgA含量。
治療前后,采用歐洲癌癥研究與治療組織所制定的惡性腫瘤患者生活質(zhì)量核心問卷(QLQ-C30)評價2組患者的生活質(zhì)量,主要評價指標包括社會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角色功能及軀體功能,其分值越高表示患者該項生活質(zhì)量越好。
治療結(jié)束后,對2組進行為期3年的隨訪,隨訪頻率3個月,隨訪方式為電話隨訪,在進行隨訪期間應督促患者定期復查,并叮囑患者戒煙、適當補充營養(yǎng)、保持良好心態(tài),統(tǒng)計2組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無進展生存期(PFS)及總生存時間(OS)。
治療期間,密切觀察2組患者所出現(xiàn)的化療毒副作用,主要觀察項目包括肝功能損傷、骨髓抑制、心血管毒性、胃腸道反應及神經(jīng)毒性等。
治療后,觀察組有效率為65.6%,明顯高于對照組的46.9%。觀察組疾病控制率為87.5%,明顯高于對照組的68.7%(χ2=3.982,P=0.038),見表1。
表1 2組患者療效比較/例
治療前,2組CD3+、CD4+、CD8+、IgG及IgA水平均基本一致(P>0.05)。治療后,觀察組患者上述指標均明顯增高,對照組則均明顯降低,且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患者免疫功能指標比較
注:t'、P'為2組治療后比較值。
治療前,2組社會功能評分、情緒功能評分、認知功能評分、角色功能評分及軀體功能評分均基本一致(P>0.05)。治療后,2組患者上述指標均明顯增高,且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生活質(zhì)量評分比較
注:t'、P'為2組治療后比較值。
遠期療效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PFS及OS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4。
表4 2組遠期療效比較
治療期間,觀察組肝功能損傷、骨髓抑制、心血管毒性、胃腸道反應及神經(jīng)毒性等毒副作用的發(fā)生率均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5。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全球范圍內(nèi)肺癌的發(fā)病率及死亡率均高居首位,其5年生存率不足20%,對人類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7]。按照肺癌細胞的病理形態(tài),臨床將該疾病分為小細胞肺癌以及NSCLC,其中NSCLC主要包括腺癌、大細胞癌及鱗癌等類型,占全部肺癌患者的85%以上[8]。由于NSCLC的早期臨床癥狀較為輕微,極易被誤診為支氣管炎、感冒及肺炎等呼吸道疾病,故多數(shù)患者在確診時已發(fā)展至晚期階段,失去了手術(shù)治療的機會[9]?;熓悄壳芭R床對于晚期NSCLC的最佳治療方法,其對于控制腫瘤細胞的增殖、提高臨床治療效果及減少瘤細胞的轉(zhuǎn)移均具有重要意義[10]。
表5 2組毒副作用比較(例,%)
多西他賽可促進癌細胞微管蛋白的解聚及聚合作用,從而形成具有穩(wěn)定性的非功能微管蛋白束,最終通過抑制癌細胞的增殖及分裂作用來達到抗腫瘤的目的[11]。近年來,由于考慮到抗腫瘤化療藥物本身存在的局限性,且現(xiàn)代中醫(yī)藥研究的逐漸深入,越來越多的臨床醫(yī)師將研究重點集中在中西醫(yī)結(jié)合抗腫瘤治療[12]。仙蟾片是臨床常用的抗腫瘤中藥制劑,主要由蟾酥、當歸、人參、補骨脂、黃芪、仙鶴草、半夏、馬錢子粉及郁金等中藥材所組成,具有益氣止痛、化瘀散結(jié)等功效,主要用于各類型肺癌、胃癌及食管癌等多種類型惡性腫瘤的治療[13]。為此,本研究旨在觀察仙蟾片聯(lián)合多西他賽治療晚期NSCLC的臨床療效及其對患者免疫功能、生活質(zhì)量與遠期療效的影響。
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觀察組有效率及疾病控制率均明顯高于對照組,各項免疫功能指標、生活質(zhì)量指標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而1年生存率、3年生存率、PFS及OS均顯著高于對照組,且毒副作用發(fā)生率則均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仙蟾片的使用可有效提高患者近期治療效果,改善患者化療毒副作用,延長患者生命。
綜上所述,仙蟾片聯(lián)合多西他賽治療晚期NSCLC療效確切,且能夠有效延長患者的生存時間、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緩解化療所致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活質(zhì)量,值得進行深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