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毅,安仲軍
(佳木斯市腫瘤醫(yī)院,黑龍江 佳木斯 154002)
研究顯示,近年來,我國乳腺疾病發(fā)病率逐年增高,因此,醫(yī)院做好實習生乳腺??评碚撝R普及工作受到很多人的重視[1]。讓實習生在較短的時間內掌握更多乳腺疾病相關理論知識以及操作技能,對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極其重要。LBL教學模式是以教師授課為基礎,學生被動式接受教學的一種模式。PBL教學模式是以問題為基礎,將學生放在主體位置,以小組為單位的一種自導式學習模式[2]。將LBL和PBL教學模式聯(lián)合起來,不僅能保留LBL教學模式注重知識傳授的特點,還能將PBL教學模式注重學生應用能力培養(yǎng)的優(yōu)勢充分發(fā)揮出來,對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問題分析能力和解決能力等有著較好的效果[3]。
選取2018年4—9月在我院實習的102名全日制在讀生為研究對象,隨機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51名。觀察組:男20人,女31人,年齡22~24歲,平均年齡(22.20±0.61)歲;對照組:男19人,女32人,年齡23~25歲,平均年齡(22.40±0.55)歲。研究符合本院倫理學要求,參與研究的學生對本研究知情,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兩組學生一般資料比較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兩組學習內容一致,以教學大綱為基礎,包括乳腺炎性疾病、乳腺良惡性腫瘤診斷以及常規(guī)治療方法等方面知識。選取本院研究生及以上學歷、主治醫(yī)師及以上職稱的帶教教師兩人,對其中一人進行LBL教學模式培訓,對另外一人進行LBL聯(lián)合PBL教學模式培訓。
對照組采用LBL教學模式。由經過LBL教學模式培訓的帶教教師給學生傳授乳腺知識,向學生說明本次教學的目的、內容等。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詢問患者病史、查體、書寫病歷并開展乳腺外科其他基本工作,教師指導學生換藥、拆線等,邊給學生講解相關知識,邊解答相關問題。
觀察組采用LBL聯(lián)合PBL教學模式。LBL教學模式與對照組相同,并在此基礎上給予觀察組學生PBL教學。帶教教師幫助學生溫習乳腺外科疾病相關理論知識以及實習重點,在教學中將學生放在主體位置,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活動。學生在教師指導下詢問患者病史、查體、書寫病歷并完成科室其他臨床工作。教師可根據(jù)教學內容設計一些問題,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教師在授課之前提出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學習,每一節(jié)課結束前可向學生講解一些臨床上比較常見的病例,也可以搜集一些疑難雜癥,同時引導學生在實習過程中發(fā)現(xiàn)新問題并討論。
觀察并比較兩組學生在實習結束后的考核結果??己顺煽冎饕?部分:病史詢問、體征查詢、病歷書寫占40%,理論占40%(其中基礎知識占40%、病例分析占60%),操作技能占20%(包括換藥技術、無菌操作技術等)。實習結束后,采用本院自制的調查問卷,就兩組對教學的評價進行調查,總分100分,包括帶教態(tài)度(20分)、帶教內容(40分)、帶教方法(30分)、帶教效果(10分)。
采用SPSS 19.0統(tǒng)計軟件處理數(shù)據(jù),P<0.05為差異有顯著性,計數(shù)資料用%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行t檢驗。
在考核成績方面,觀察組學生病史詢問、體征查詢、病歷書寫成績與對照組相比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但是觀察組學生理論、操作技能成績與總成績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 1)。
表1 兩組學生考核成績比較(±s,分)
表1 兩組學生考核成績比較(±s,分)
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組別 理論3 3.1 6±2.6 9 2 8.4 8±2.0 9 4.3 9 4 0.0 3 9病史詢問、體征查詢、病歷書寫3 2.5 7±2.2 6 3 2.6 3±2.1 9 1.1 2 4 0.5 3 6操作技能1 7.3 6±1.0 9 1 5.2 4±0.8 3 3.4 8 7 0.0 4 1總成績8 3.4 7±3.6 2 7 6.0 3±3.2 1 5.6 9 1 0.0 2 0
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觀察組學生對帶教態(tài)度、帶教內容的評分與對照組相比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但是觀察組學生對帶教方法、帶教效果的評分與總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見表 2)。
表2 兩組學生對教學的評價比較(±s,分)
表2 兩組學生對教學的評價比較(±s,分)
組別 帶教方法2 7.3 6±1.5 8 2 4.2 1±1.6 5 3.6 2 6 0.0 4 0帶教態(tài)度帶教內容觀察組對照組t值P值1 9.3 3±0.5 1 1 9.3 4±0.4 9 1.0 1 2 0.5 8 9 3 7.2 9±2.3 3 3 7.3 4±2.2 6 1.1 1 3 0.6 0 2帶教效果8.1 7±0.9 8 7.0 1±0.6 2 3.4 5 9 0.0 4 1總評分9 3.2 1±2.8 6 8 7.1 4±2.0 7 5.3 8 2 0.0 2 1
由于LBL教學模式是一種以教師授課為中心的教學模式,此種模式主張以灌輸法對學生進行教學[4]。其強調知識的系統(tǒng)性和完整性,教師在傳授知識的過程中需具有連貫性,并且給學生講解的知識要具有較強的系統(tǒng)性。而PBL教學模式則不同,其主張以問題為教學導向,并以學生為中心對其進行教學[5]。PBL教學模式鼓勵學生參與各教學環(huán)節(jié),讓學生從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在提高學習效率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主動學習習慣及發(fā)現(xiàn)問題、解決問題能力。但是對于PBL教學模式的實施,有些學生還不能完全適應,抓不住學習重點[6-7],導致學生對理論知識缺乏全面的認識。同時,PBL教學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在問題設計上,要以完整的資料為參考[8-9]。
研究發(fā)現(xiàn),將LBL和PBL教學模式聯(lián)合起來,不僅能夠促進教學內容的系統(tǒng)化、條理化,還能對教學方式進行創(chuàng)新,拓寬學生知識面,鼓勵學生就自己對某個問題的看法進行討論,達到完善兩種教學模式的目的[10]。將LBL聯(lián)合PBL教學模式應用于乳腺外科臨床見習帶教中,結果顯示,在考核成績方面,觀察組學生病史詢問、體征查詢、病歷書寫成績與對照組相比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但是觀察組學生理論、操作技能成績與總成績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問卷調查結果顯示,觀察組學生對帶教態(tài)度、帶教內容的評分與對照組相比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但是觀察組學生對帶教方法、帶教效果的評分與總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顯著性(P<0.05),這與陸清等[11]的研究結果一致。
綜上所述,將LBL聯(lián)合PBL教學模式應用于乳腺外科臨床實習教學中,能夠有效提高學生專業(yè)知識理論水平、操作技能及對教學的滿意度,效果顯著,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