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亞潔,劉彥俊,豐愛紅,焦今文,初慧君,王黎明
(1青島大學附屬醫(yī)院,山東青島266003;2莒縣人民醫(yī)院)
子宮內膜癌是婦科常見的惡性腫瘤,與宮頸癌、卵巢癌并稱為女性生殖系統(tǒng)三大惡性腫瘤,其發(fā)病占女性生殖系統(tǒng)惡性腫瘤的20%~30%,占女性全身惡性腫瘤的7%。研究發(fā)現(xiàn),子宮內膜癌發(fā)病率逐年上升,并向年輕化方向發(fā)展[1]。子宮內膜癌是上皮組織來源的惡性腫瘤,子宮內膜所發(fā)生的腫瘤被認為是激素依賴型腫瘤。高遷移率族蛋白結合區(qū)域的轉錄因子家族(SOX)有30多個亞型,SOX2是其重要成員之一。SOX2不僅可維持胚胎干細胞的多能性和自我更新,還在不同的組織、器官形成及發(fā)育過程中也發(fā)揮重要作用。SOX2除參與性別選擇、骨組織發(fā)育、血細胞形成和其他早期胚胎發(fā)育過程,在腫瘤形成、發(fā)展及患者預后中也起重要作用。雌激素受體(ER)在大多數子宮內膜癌組織中表達,但更多存在于分化程度好的子宮內膜癌組織,ER表達陽性提示患者預后良好[2,3]。子宮內膜癌組織中SOX2、ER的表達變化及臨床意義報道較少。本研究對此作了探討。
1.1 臨床資料 選擇2016年1月~2017年12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手術切除的子宮內膜癌組織標本69例份,均經病理檢查確診?;颊吣挲g46~75歲,中位年齡55歲;腫瘤高分化21例、中分化24例、低分化24例;肌層浸潤深度≤1/2 42例、>1/2 27例;國際婦產科聯(lián)盟腫瘤分期Ⅰ期35例、Ⅱ期及以上34例;有淋巴結轉移33例、無淋巴結轉移36例;術前均未接受放化療及免疫治療。同期選擇子宮異常出血患者患者正常子宮內膜組織30例份作對照,患者均因異常子宮出血行診斷性刮宮,術后病理檢查排除子宮內膜病理性增生及惡變,月經周期正常;患者年齡43~55歲,中位年齡51歲。EC患者與子宮異常出血患者年齡具有可比性?;颊呔炇鹬橥鈺?,研究經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子宮內膜癌組織及正常子宮內膜組織中SOX2、ER蛋白表達檢測 采用免疫組化法。標本離體后均用10%的甲醛溶液固定,常規(guī)脫水石蠟包埋,3~4 μm厚連續(xù)切片。用Roche BenchMark GX自動檢測系統(tǒng)進行免疫組化檢測,具體程序嚴格按照診斷優(yōu)化程序執(zhí)行。試劑SOX2、ER及抗體修復液均購自上海長島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結果判定:SOX2、ER蛋白陽性表達為細胞核內出現(xiàn)棕黃色均勻顆粒。按染色強度計分:0分為不染色;1分為淡黃色;2分為棕黃色;3分為棕褐色。400倍顯微鏡下每張切片隨機選擇5個視野,以陽性細胞占視野中細胞的百分比進行評分,陽性細胞百分比<10%為0分、10%~25%為1分、26%~50%為2分、≥50%為3分。以上兩項分值的乘積≤2為陰性表達,3~9為陽性表達。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21.0統(tǒng)計軟件。計數資料比較采用χ2檢驗;采用Spearman等級相關分析子宮內膜癌組織中兩種蛋白的關系。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子宮內膜癌組織及正常子宮內膜組織中SOX2蛋白表達比較 子宮內膜癌組織及正常子宮內膜組織中SOX2蛋白陽性表達率分別為72.5%(50/69)、0。子宮內膜癌組織中SOX2蛋白陽性表達率高于正常子宮內膜組織(P<0.05)。腫瘤分化程度越低,SOX2蛋白陽性表達率越高(P<0.05);有淋巴結轉移的子宮內膜癌組織中SOX2蛋白陽性表達率較無淋巴結轉移者高(P<0.05)。不同年齡、臨床分期、浸潤深度的子宮內膜癌組織中SOX2蛋白陽性表達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2.2 子宮內膜癌組織及正常子宮內膜組織中ER蛋白表達比較 子宮內膜癌組織及正常子宮內膜組織中ER蛋白陽性表達率分別為69.6%(48/69)、93.3%(28/30)。子宮內膜癌組織中ER蛋白陽性表達率低于正常子宮內膜組織(P<0.05)。腫瘤分化程度越低,ER蛋白陽性表達率越低(P<0.05);有淋巴結轉移的子宮內膜癌組織中ER蛋白陽性表達率較無淋巴結轉移者低(P<0.05)。不同年齡、臨床分期、浸潤深度的子宮內膜癌組織中ER蛋白陽性表達率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均>0.05)。見表1。
表1 SOX2與ER蛋白陽性表達與患者臨床病理特征的關系(例)
2.3 子宮內膜癌組織中SOX2與ER蛋白表達的關系 子宮內膜癌組織中SOX2蛋白陽性表達與ER蛋白陽性表達呈負相關(r=-0.682,P<0.05)。
子宮內膜癌是婦科常見的惡性腫瘤,隨著醫(yī)療水平的提高,多數患者可被早發(fā)現(xiàn)、早診治。但仍有部分晚期患者伴有淋巴結或器官轉移,有術后復發(fā)的可能,預后較差,病死率較高。晚期患者預后差,與腫瘤的分化程度及轉移情況密切相關。腫瘤干細胞是指存在于腫瘤中、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產生異質性腫瘤細胞的一類細胞,雖然含量極少,但卻有無限增殖的潛能,對腫瘤的存活、增殖、轉移及復發(fā)起重要作用[4]。本研究分析子宮內膜癌組織中SOX2和ER表達變化,進一步證實子宮內膜癌可能是由腫瘤干細胞引起,同時檢測這兩種蛋白,有助于評估子宮內膜癌患者的預后,指導臨床。
研究發(fā)現(xiàn),SOX2可能是促進腫瘤形成和增殖的原癌基因[5]。Weina等[6]發(fā)現(xiàn)SOX2在乳腺癌、胃癌、肺癌等多種腫瘤干細胞中呈現(xiàn)高表達,其在卵巢癌組織中也呈現(xiàn)高表達。SOX2在子宮內膜癌細胞的增殖過程中起重要的作用,其陽性表達往往提示患者預后較差[7]。因此,對SOX2的檢測有重要臨床意義,有助于子宮內膜癌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改善預后。Fayazi等[8]研究發(fā)現(xiàn),正常人子宮內膜組織及細胞中無SOX2表達。本研究結果亦顯示,SOX2在正常子宮內膜組織中無表達,而在子宮內膜癌組織中SOX2也并非全部陽性表達,其表達與腫瘤組織分化程度和淋巴結轉移有關。腫瘤的分化類型越差,SOX2蛋白陽性表達率越高;且有淋巴結轉移的癌組織中SOX2蛋白陽性表達率遠高于無淋巴結轉移的癌組織。提示SOX2蛋白陽性表達是子宮內膜癌惡性行為的一種表現(xiàn),其高表達往往伴有腫瘤轉移及不良預后。本研究結果還顯示,SOX2蛋白表達與患者年齡、臨床分期及肌層浸潤深度無關。
有研究發(fā)現(xiàn),惡性腫瘤組織中ER陽性表達可導致內分泌微環(huán)境的變化。ER陽性率越高,子宮內膜癌分化越好,內分泌治療效果越好,預后也越好[9~11]。本研究發(fā)現(xiàn),ER蛋白在子宮內膜癌組織中低表達。子宮內膜癌組織中ER蛋白陽性表達率隨著組織學分級的增高反而逐漸減低,腫瘤分化程度越高,ER蛋白陽性表達率越高,惡性程度反而降低;有淋巴結轉移的ER蛋白陽性表達率反而低。且ER蛋白的陽性表達與患者年齡、臨床分期及肌層浸潤無關。對子宮內膜癌患者進行ER檢測,并對ER陽性的患者采用內分泌治療,均可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12]。ER蛋白高表達,往往提示腫瘤分化良好,內分泌治療有效,預后良好。目前該研究患者仍在隨訪中,其復發(fā)及生存情況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子宮內膜癌組織中SOX2與ER蛋白陽性表達與腫瘤組織分化程度及淋巴結轉移密切相關,二者共同參與了子宮內膜癌發(fā)展及轉移過程。同時檢測SOX2和ER的表達有助于評估子宮內膜癌患者的預后,指導臨床選擇內分泌治療。本研究樣本較小,育齡期患者及老年患者SOX2、ER蛋白表達變化是否有意義,需更深層次、更大范圍的樣本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