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培芳
關鍵詞:趣味 ?足球 ?體育活動
自2009年《關于開展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的通知》和2015年《中國足球改革發(fā)展總體方案》文件下發(fā)至今,校園足球成為各地市的爭創(chuàng)熱點。與此同時,為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等文件精神,學校體育堅持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這也進一步促進了足球運動的普及。
本次實驗研究就是通過青少年趣味足球體育活動開展的實踐研究,探索集趣味性、娛樂性、健康性、安全性等特征為一體,適合高一階段學生的足球活動。為促進青少年階段學校足球工作的開展,真正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水平,改善青少年在體質健康測試中出現(xiàn)的問題,提供有價值的理論與實踐的參考。
1.研究對象
以青少年趣味足球課的開展和實踐為研究對象,本文選取紹興中專4個不同專業(yè)的高一班級為實驗對象。
2.研究方法
(1)文獻資料法。首先,根據研究目的和主要內容,通過中國期刊網、中國知識網等查詢近幾年教育部下發(fā)的最新政策文件,其中的研究成果和權威資料為本次的研究課題提供有利的理論依據。其基本內容為,中職校園足球教學內容的選擇與優(yōu)化、足球游戲在青少年足球教學中的合理運用、以足球游戲為載體有效提升學生體能。
(2)訪談法。2018年9月至10月進行訪問調查。調查訪問對象主要包括浙江師范大學體育學院有關專家、教授和紹興文理學院體育學院相關教授等16人,了解到浙江各青少年階段現(xiàn)在的體育發(fā)展現(xiàn)狀和趣味足球發(fā)展實驗的可行性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獲取了較多的主觀意見和建議,并分析出足球趣味體育活動的一些數據。
(3)實驗法。首先對紹興中專全體高一學生進行體質健康測試,其中測試項目為50米跑、立定跳遠2項數據。然后將整個年級的數據總結,再通過SPSS軟件進行T檢驗對比找出2組2個班數據接近的班級將其中第一組的2個班定位A、B班,將第二組的2個班定位C、D班。其中B、D班級為對照班體育課按常規(guī)體育課進行,A、C班級為實驗班則用設計好的趣味足球游戲進行授課。通過不同趣味足球游戲的教育模式,從中體現(xiàn)出常規(guī)體育教學與足球趣味課教學對學生生理和心理產生的不同影響。
對紹興中專4個高一班級從2018年9月至11月為期8周的干預,在開始干預前對4個班級的學生做了同樣的體質測試。在干預過程中,研究教師按照研究對象給予相應教師趣味足球教案,并在研究教師的指引下對研究對象進行足球體育游戲活動,在不說明對比實驗的前提下,參照班則按原授課計劃進行常規(guī)課程。
采用體育游戲運球接力賽、爭分奪秒兩個體育游戲為主體對實驗班級進行為期8周的授課,在每個游戲的前兩節(jié)課進行示范講解。
(4)數理統(tǒng)計法。實驗獲得數據采用SPSS10.0軟件進行統(tǒng)計。
1.實驗形式
(1)運球接力賽。運球接力賽能發(fā)展學生的快速奔跑素質、身體的靈敏素質和對足球的控球能力,培養(yǎng)小組成員之間的團隊默契合作。所以在1~4周體育課采用運球接力賽對實驗班進行授課,游戲進行一次需要7分鐘(5分鐘比賽+2分鐘互動激勵),每次休息2分鐘共計3次。
游戲方法:在場地內畫直徑15米的圓,在圓內畫“十”字線延長至圈外1米為起跑線。將學生分成男女生人數相等的兩隊,分別成單行站在十字線上。每組首位隊員站在起跑線攜帶足球。各組聽到發(fā)令后沿中圈逆時針運球一圈后將球停在起跑線上。第二個人按前一個操作進行,以此類推。比賽采取3局2勝制,落后組負責表演即興節(jié)目。實驗地點設在足球場,在比賽中充分帶動學生對足球的積極性,帶動學生運動并達到一定的訓練強度(后幾周在線路上增設難度)。
(2)爭分奪秒。爭分奪秒游戲能鍛煉學生的身體協(xié)調性及傳球、擲界外球的能力。在之后的5~8周體育課完成此類游戲。游戲進行一次用時10分鐘(7分鐘比賽+3分鐘互動激勵),每次休息2分鐘共計2次。
游戲方法:將場地分3個4×5米的方塊陣地。3塊場地以三角形位置安置,場地之間間隔10米。學生分為3隊站到3個陣地內,由1號陣地的人傳球到2號陣地,2號陣地的隊員接球后運球交3號陣地隊員,三號陣地隊員投擲界外球回一號場地。以此類推,用時最短組即為獲勝組。在實驗中用前兩節(jié)課使學生達到較為熟練地掌握游戲規(guī)則和方法的水平,之后實驗小組進行了游戲比賽活動,使學生達到訓練量,同時教師要時刻關注學生的技術動作是否正確,并加以糾正(后幾周在線路上增設難度)。
2.測試指標的選取
(1)50米跑。50米跑所體現(xiàn)的是速度素質,也就是軀干或軀干的一個部位快速作出的運動反應,速度越快,移動的能力越強。全面反映出學生的靈活性、協(xié)調性、柔韌性和肌肉的力量、耐力、爆發(fā)力。
(2)立定跳遠。由原地站立開始的擺臂蹬腿跳躍。在課堂訓練測試中,跳的距離越遠,說明下肢爆發(fā)力越強,身體協(xié)調性越好。
3.實驗結果
(1)趣味足球活動對50米跑的影響。
由表1可以得出:A、B兩組的男女生在實驗前差異較小,但是實驗后干預組有明顯提升,表現(xiàn)在速度上。其中干預組的男生平均值由9.19到8.1,前后差值為1.09,呈顯著性差異。而C干預組的男生平均值由8.73增長到7.93,差異為1.20,T檢驗結果P<0.05,呈現(xiàn)出顯著性的差異,女生也是如此。
(2)趣味足球活動對立定跳遠的影響。由表2可以得出:AB兩組的男生在實驗前差異較小,但是實驗后干預組有明顯提升,主要表現(xiàn)在爆發(fā)力上。其中A干預組的男生平均值由136.03到143.26,前后差值為7.23,呈現(xiàn)顯著性差異,T檢驗結果P<0.05,而C干預組的女生增長呈現(xiàn)出顯著性差異,T檢驗的結果P<0.05,女生的增長相比較男生較小,但是依舊有顯著性差異。
4.分析
(1)50米跑。在運球接力游戲中學生會由于此游戲的競爭性以及求勝心理,在訓練中不由自主去增加跑動時的速度,從而鍛煉學生的速度素質,使學生在不經意間提高速度。在爭分奪秒的游戲中通過幾個陣地間的跑動提高速度,但是因跑動區(qū)域與跑動次數較少,所以爭分奪秒這個游戲對速度的提升相對較小。
(2)立定跳遠。在運球接力游戲中學生依次短距離快速奔跑運球,兩組隊員進行比賽,使學生在跑的時候均使用全力不停地奔跑,這是通過間歇訓練法提升學生爆發(fā)力。游戲中傳球與運球陣地均可提升學生爆發(fā)力,其中傳球陣地是通過對腳部爆發(fā)力的提升,學生需通過瞬間爆發(fā)將球傳到所需陣地。通過多次傳球逐漸尋找到合適的發(fā)力點,減少多余力量的損失提升爆發(fā)力。
(3)男女生增長差異。由數據可見,干預組男生50米跑與立定跳遠的成績提升均高于女生,分析原因為:足球運動男生喜愛程度高于女生,男生課余時間會選擇踢足球,而女生不會;女生生理期間無法正常上課,缺課造成部分女生的速度素質與爆發(fā)力提升小于男生;女生在游戲中求勝心理沒有男生明顯,因此提升程度相對低。
實驗結果數據表明,實驗班50米和立定跳遠成績均顯著高于對照組,證明青少年趣味足球體育活動在體育教學中優(yōu)于常規(guī)體育課教學;教師設計的2個趣味足球體育活動可以有效提升學生速度素質、爆發(fā)力,并且?guī)熒急容^喜歡趣味足球體育活動。由此,筆者將繼續(xù)對此方案進行完善。
參考文獻:
[1]樊玉晨.中職學校開展校園足球運動的實踐研究[J].現(xiàn)代職業(yè)教育,2018(16).
[2]李燕娜,傅軼.以足球游戲為載體有效提升學生體能[J].校園足球,2018 (1).
(作者單位:紹興市中等專業(yè)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