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曉妍 蘇向英
【摘要】目的 研究與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PCI術后發(fā)生支架內再狹窄(ISR)的相關影響因素。
方法 選取來我院進行治療的患有冠心病的PCI術后發(fā)生ISR老年患者36例為研究對象,統(tǒng)計患者一般資料及臨床資料,采取回顧分析法將這36例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期來研究PCI術后發(fā)生ISR的相關影響因素。結果 老年冠心病患者PCI術后發(fā)生ISR的相關危險因素包括既往有糖尿病史、LDL-C≥2.6 mmol/L、停用阿司匹林、未使用他汀藥物和支架直徑<3.5 mm、支架長度≥30 mm等。結論 影響老年冠心病患者PCI術后發(fā)生ISR的因素有很多,要對危險因素進行全面準確地評估,對獨立危險因素進行重點關注。
【關鍵詞】老年冠心??;PCI術;支架內再狹窄;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R54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ISSN.2095-6681.2019.11..01
隨著我國人口老年化進程的不斷推進,很多心血管疾病的發(fā)病率呈現(xiàn)逐年上升的趨勢,冠心病是臨床上發(fā)病率最高的心血管疾病之一[1],目前PCI術已成為臨床治療冠心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冠狀動脈支架內再狹窄(ISR)的發(fā)生率仍然很高。本文研究與分析老年冠心病患者PCI術后ISR發(fā)生有關的相關影響因素,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6年3月~2018年11月進行治療的患有冠心病的PCI術后發(fā)生ISR老年患者36例(藥物洗脫支架(DES)下的支架內再狹窄),在這36例患者中,男21例,女15例,年齡62~82歲,平均(69.63±7.82)歲。
1.2 方法
采取回顧分析法將這36例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以期來研究PCI術后發(fā)生ISR的相關影響因素。主要包括既往有糖尿病史、LDL-C≥2.6 mmol/L、停用阿司匹林、未使用他汀藥物和支架直徑<3.5 mm、支架長度≥30 mm。依據中國心血管病預防指南(2017)中的相關標準進行
評判[2]。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我院醫(yī)師將患者的相關影響因素采用logistic回歸分析,以P<0.05為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 果
老年冠心病患者PCI術后發(fā)生ISR的相關上述危險因素。見表1。
3 討 論
PCI術后發(fā)生ISR是一個十分復雜的生理過程,根據大量研究顯示,該類疾病的發(fā)生與血栓形成、血管彈性回縮、細胞外基質聚集、平滑肌細胞增生遷移以及血管重塑等有關。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老年冠心病患者PCI術后發(fā)生ISR的上述相關危險因素分析原因如下,①糖尿病史,LDL-C≥2.6 mmol/L:導致冠脈血管內皮損傷的重要因素包括機體代謝紊亂,2型糖尿病是支架置人術后ISR發(fā)生的獨立危險因素[3],這可能與胰島素抵抗致內皮功能不全、血管平滑肌細胞(VSMC)增殖,造成冠脈內膜增生;LDL-C≥2.6 mmol/L的患者會破壞動脈內皮的結構以及功能,還會促進內皮的炎癥反應,導致ISR發(fā)生。②停用阿司匹林、未使用他汀藥物:阿司匹林的抗凝和抗炎作用可能預防和延緩了ISR發(fā)生,他汀類藥物除調脂作用外,還有抗炎、抗增殖、抗氧化應激、抑制新生血管形成等作用,可以通過減少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和其他機制降低冠脈事件的頻率,可保護受損血管內皮細胞,干預ISR的多個環(huán)節(jié),降低ISR的發(fā)生率[4]。阿司匹林和他汀類藥物可能通過減弱對冠脈支架置入的炎癥反應而降低ISR的發(fā)生。③支架枚支架長度≥30 mm、支架直徑<3.5 mm:支架作為機體的異物,置入機體內會產生一定程度的炎癥反應,對內皮增生情況具有刺激的作用。
綜上所述,ISR是一個十分復雜的問題,影響其因素很多,臨床應予以高度重視,積極采取抗狹窄的治療措施,對危險因素進行全面準確地評估,對獨立危險因素進行重點關注,更好的ISR的發(fā)生。
參考文獻
[1] 左祖文,陸超靈,譚劍煉.老年冠心病患者PCI術后發(fā)生支架內再狹窄的相關影響因素分析[J].醫(yī)學臨床研究,2018,35(3):
449-452.
[2] 佚 名.中國心血管病預防指南(2017)[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18,46(1):10.
[3] 侯 青,喬樹賓,高潤霖,等.冠狀動脈支架術后再狹窄的預測因素[J].中華心血管病雜志,2005,33(增刊):61-64.
[4] 鄒佳妮,樊光輝.他汀類藥物干預支架內再狹窄的研究進展[J].華南國防醫(yī)學雜志,2010,24(5):424427.
本文編輯:趙小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