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寶珣
【摘 要】歌劇是在聲樂演唱的基礎之上,結(jié)合歌劇劇情進行表演的音樂戲劇藝術。對當前高校聲樂教學而言,將聲樂和戲劇性相結(jié)合,是一條全新的發(fā)展道路。但就我國現(xiàn)階段的情況而言,聲樂教學與歌劇教學之間存在較大的差異,對高校聲樂歌劇教學的發(fā)展造成阻礙,針對上述問題,本文先指出高校聲樂歌劇教學存在的不足之處,并針對存在的問題,進一步提出有效的應對之策,從而不斷地提升高校歌劇教學的質(zhì)量水平。
【關鍵詞】聲樂歌??;教學;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4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9)11-0172-01
一、高校聲樂歌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不重視理論教學
高校進行聲樂歌劇教學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培養(yǎng)大量優(yōu)秀的聲樂人才。這些人才不僅掌握了與聲樂相關的理論還掌握了相關的技術,并且承擔著培養(yǎng)新生代的重責大任。所以對高校聲樂教學而言,最重要的任務在于不斷提升學生的音樂素養(yǎng)。但就當前我國高校聲樂歌劇教學的具體實踐來看,卻存在著一些突出的問題,比如過于看重技術而忽略了理論。大部分教師并未認識到理論的真正價值和作用,導致學生對相關的理論一知半解,無法正確地理解作品的表達技巧,進而對學生的情感表達造成影響,導致學生無法提升自身水平。
2.將聲樂歌劇教學當作歌唱
對聲樂教學而言,歌唱必不可少,但歌唱并不等于聲樂教學,但是就具體的實踐情況來看,教師在開展聲樂歌劇教學時,經(jīng)常將兩者混為一談。在歌劇當中,演唱的形式十分豐富,不僅有獨唱,還包括合唱和重唱,劇情部分同樣也不只一種形式,除臺詞之外,還有說白,器樂部分的樂曲也不止一類,除常見的序曲及伴奏之外,還有各種間奏曲,而聲樂的樣式除朗誦調(diào)、詠嘆調(diào)之外,還有宣敘調(diào)及小詠嘆調(diào)等,不同類型的聲樂結(jié)構(gòu)最終形成一部完整的作品。根據(jù)以上的分析可知,聲樂歌劇與普通歌曲全然不同,但在具體的教學實踐當中,部分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歌唱時,經(jīng)常套用聲樂歌劇,不僅對學生理解歌劇造成限制,也導致學生無法真正掌握歌劇的內(nèi)容。
3.教學方法缺乏創(chuàng)新
近些年來我國高校教育進行了大幅度的改革,對聲樂歌劇專業(yè)也作出一系列的調(diào)整。許多高校紛紛進行擴招,無形中加大了聲樂歌劇教學的難度,但就當前的教學方法而言,大部分教師的教學方法仍然十分單一,無法針對專業(yè)發(fā)展的需求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的模式,以聲樂歌劇為例,教學時以“一對一”的方式為主,學生基本上只能通過教師來獲得相關的知識。在這種模式下,教師需要承擔極大的壓力,同時學習的效率也十分低下。在進行教學時,教學通常只能針對學生演唱當中存在的問題,給予合理的指導和糾正。這種教學方式往往十分呆板僵硬,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會逐漸降低,最后甚至變?yōu)橐粋€單純的知識容器,對學生學習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
二、提高聲樂歌劇教學有效性路徑
1.根據(jù)需求合理地選擇歌劇教材
教材一方面可以承載專業(yè)知識,另一方面還可以指導教師開展實踐。高校聲樂歌劇專業(yè)在實踐過程中要充分地運用教材。但當前許多高校在教材選擇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難度,即聲種與曲目不匹配曲目難度過大。為解決上述問題,聲樂專業(yè)必須尊重客觀事實,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挑選合適的曲目進行歌唱。再針對聲種的特征,對曲目進行調(diào)整確保兩者在技術方面保持統(tǒng)一和協(xié)調(diào)。最后要盡可能挑選不同風格及內(nèi)容的曲目,確保能夠有效拓展學生視野。就教材利用而言,教師應當以教材的難度為依據(jù),讓學生練好基本功的同時不斷提高自己的技巧水平,同時通過運用各種形式的素材,提升學生的音樂素質(zhì)水平,幫助學生掌握如何在歌劇當中表達自己的情感。
2.充分重視理論教學的價值
在前面的章節(jié)當中,深層次地探討與分析了高校聲樂教學在實踐當中的不足之處,所以,在規(guī)劃課程時,學校和教師必須加大對理論的重視力度,確保能夠運用專業(yè)的理論指導學生提升自身演奏能力。學??梢愿鶕?jù)需求,在原有的課程基礎之上,適當添加部分新課程,引導學生進一步打好理論基礎。
3.引導學生充分了解歌劇背景
如果學生在沒有認真理解歌劇主題的情況下,就直接進行演唱,無論學生自身技巧水平有多高,都無法準確表達歌劇的情感及精髓,更無法引起觀眾共鳴。因此,在開始演唱之前,教師必須引導學生認真理解歌劇的主題,理解劇中人物的情感,唯有如此,學生才能真正把握劇中人物的性格特征,才能以歌劇的情節(jié)為依據(jù),恰到好處地處理情感。在具體的教學實踐當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認真閱讀原著,因為很多歌劇作品都是在小說的基礎上進行改編而成,閱讀原著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歌劇的主題思想,更加深刻地理解作品情節(jié),理解歌劇的主題,真正把握歌劇主人公的性格特征。因此,進行歌劇教學實踐時,教師要引導學生主動去理解歌劇的主題,幫助學生更好地塑造歌劇中的人物形象。
4.加強學生實踐訓練
大部分歌劇的人物情感沖突都比較尖銳。因此,演唱者必須具備較大的呼吸流量。在平時的教學當中,教師要注意加強對學生氣息的訓練,快速音階法就是一種比較有效的方法,主要運用長音訓練學生氣息,采用跳音來訓練學生的音準。在演唱的同時還要注意表達情感,教師要引導學生深刻地理解歌劇的人物形象,同時還需要運用氣息,配合激情的音調(diào),來演繹情感。
參考文獻:
[1]汪浩.論民族歌劇在高校聲樂教學中的作用[J].戲劇之家,2015(08).
[2]王穎.中國民族歌劇實踐在高校民族聲樂教學中的重要性[J].交響(西安音樂學院學報),2013(03).
[3]劉湘林.高校聲樂歌劇教學問題及對策分析[J].藝海,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