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子健
什么是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一副將梅花鑲嵌字內,使之天然成為一體,遠看像篆字飛舞,近看似梅花盛開的梅花篆字?是極具表現力的昆曲?還是那黑白對比、虛實結合的蕪湖鐵畫……
以上列舉的,不過是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中的一小部分。很多中華民族通過生產生活創(chuàng)造出來的藝術隗寶,如今卻漸漸不為人所關注。原國家文化部副部長、國家博物館首任館長潘震宇在接受《中國名牌》采訪時,對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現狀表示了惋惜。他說:“我們的祖輩用勤勞和智慧創(chuàng)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遺產,我們若不能很好的繼承和發(fā)展,應該感到慚愧?!?019年4月21日,一場“非物質文化遺產成果展示暨永樂古窖新品鑒賞會”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行。已過耄耋之年的潘振宇對于這場活動非常關注:“應該有大企業(yè)站出來,為非遺發(fā)聲了!”
位于四川宜賓的白酒企業(yè)——永樂古窖,為什么會和非物質文化遺產聯系在一起呢?這不禁讓大眾在心中產生了一個巨大的問號?!吨袊啤酚浾咄ㄟ^和宜賓永樂古窖酒業(y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伍倩雯進行溝通,才逐步地了解到了永樂古窖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之間的“情愫”。
糟坊頭遺址的挖掘
槽坊頭釀酒遺址是四川地區(qū)發(fā)掘出使用年代最早、要素最全的高品質釀酒遺址,而且該釀酒遺址是一兩種或多種香型共存的混合型釀酒遺址。這在我國已發(fā)掘的釀酒遺址中是獨一無二。獨特的自然環(huán)境是成就的釀酒原料配方和特殊微生群落的重要條件。遺址區(qū)的酒文化與釀酒歷史悠久,其傳統的釀造技藝體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獨創(chuàng)精神,具有珍貴的歷史、科學、人文、民俗、經濟及社會價值,并具有不可替代性,它與我國其他民間手工技藝一樣都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
永樂古窖和非遺的故事開始要追溯到2010年。
當時,地處于四川省宜賓市的紅樓夢酒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永樂古窖前身)的生產基地與五糧液隔江相望。在這具有良好的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岷江下游地域,釀酒已有四千年的歷史。
“建立紅樓夢酒文化研究中心,是當時一個具有前瞻性的創(chuàng)舉?!蔽橘祸└嬖V記者,“2010年紅樓夢酒業(yè)文董事長萬彬做出這個決策時,在酒文化圈內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闭沁@樣一個決定的提出,才使得岷江地域人文生態(tài)調查和對糟坊頭的考古發(fā)掘得以開始。
2011年初,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的一支考古隊進入地處岷江河畔公館壩的宜賓紅樓夢酒業(yè)股份有限公司廠區(qū)內,開始了糟坊頭考古。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長高大倫領導了考古全過程工作。這支隊伍由經驗豐富的考古專家王魯茂帶隊,隊員是一批包括博士、碩士在內的青年考古工作者。
通過伍倩雯的介紹,記者了解到,當時一件名為“頭等三百六十斤”的文物是整個考古工作的亮點。在挖出文物以前,考古現場便陸續(xù)挖出建筑構件和一些作坊用的生產工具。考古剛開始不久,考古工地上清理出大量建筑石料,使所有參加考古的人預感到將有令人驚喜的事情發(fā)生。
“當時有許多的文物都讓考古工作者們感到一頭霧水,根本不知道是用來干嘛的。”伍倩雯說,“比如頂部帶有凹槽的房礎、用途不明的夾子、未打通的的圓洞……”當越來越多的石料被挖掘出來后,本就一頭霧水的考古人員對這個遺址的用途更添了幾分好奇。在遺址的一個淺溝里一個長條形的石碾子被挖掘了出來,一般大石碾滾子都呈圓形,而這種呈長條狀的石碾子共發(fā)現有三條。兩個大石臼也在房基內的相距不遠處被挖掘發(fā)現。這兩個大石臼又深又大,高達1米,這顯然是在四川畫像石上見過的腳踏式杠桿石碓窩。是舂什么的?這些石頭制成的工具,是家庭用,還是作坊用?
當“頭等三百六十斤”被挖出來,這些疑惑就已經不再是疑惑了。
這是一個長方體青石,正面有“頭等三百六十斤”幾個繁體楷書字,字寫得很規(guī)范,是用朱砂來填過的,現在還隱隱約約能看出朱砂的痕跡。左右方有凹槽,顯得十分沉重墩實。通過在場考古隊員的分析,這個文物相當于一個大型的“秤砣”,而之前所有讓考古隊員們感到破朔迷離的石料都是這個放大版的“秤”的部件。
經過考古隊嚴謹持續(xù)的工作,一個經過細致規(guī)范發(fā)掘的、完整的明代釀酒遺址逐漸出現在人們面前,使得專家們驚喜不已。四川省和全國的專家在通過兩次嚴密的論證后,一致認為宜賓紅樓夢糟坊頭酒坊是明代白酒釀造作坊遺址,是全國釀酒遺址考古重大發(fā)現。
2012年,永樂古窖所在的糟坊頭遺址“一鳴驚人”,作為中國八大白酒老作坊之一,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和四川省文物保護單位。這座始于公元1403年明代永樂年間的遺址給永樂古窖增添了濃厚的歷史色彩。
但現今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處境并不樂觀。潘振宇表示:“文化傳承艱難,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更是難上加難,要把非物質文化遺產和人民生活緊密融合起來,讓非物質文化遺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活起來,這是最好的保護、最好的傳承、最好的發(fā)展。”
要讓酒作為非遺的載體開口說話
談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這一話題時,伍倩雯介紹說,無論是文化遺產復興、生產線、還是服務體驗等,永樂古窖都進行了一系列的升級,在未來更會進行進一步的發(fā)展和完善。據了解,到目前為止,永樂古窖已投資8億元用于廠區(qū)的基礎建設改造,整合了宜賓優(yōu)質濃香型原漿酒,擴建現代化全自動灌裝生產線,擁有高精度的氣象色譜分析儀器和先進的電子天平及成套的檢測設備和大型先進的灌裝生產設備。后期還將建設4A級景區(qū)復原明代釀酒文化,讓游客可以在景區(qū)內,通過參觀半公開式的制造環(huán)節(jié)以及古窖的珍貴文物切身感受古法酒的釀造、感受非物質文化遺產魅力。
文化是講究底蘊的。對于非物質文化遺產來說,傳承、創(chuàng)新、匠人精神和物質載體都有著巨大的意義?!坝罉饭沤训陌l(fā)掘將文化因素和白酒產業(yè)相結合,這將為非物質文化遺產和白酒行業(yè)的發(fā)展前行注入動力。”中央編辦原副主任、中國輕工業(yè)聯合會會長張崇和評價道。
“要讓酒作為非遺的載體自己開口說話,而不是我們強行灌輸?!庇罉饭沤唁N售總監(jiān)蔡艷輝表示,在這樣的的過程當中,投入是無法避免的。
在中央編辦原副主任、中國輕工業(yè)聯合會會長張崇和看來,在一定意義上,永樂古窖的發(fā)掘展示了文化屬性和白酒產業(yè)的傳承精神。在酒類行業(yè)市場競爭日趨激烈的環(huán)境下,白酒文化與自然非物質遺產的市場價值不言而喻,以此為載體,品牌文化核心價值的挖掘將水到渠成。而文化與自然非物質遺產身份對于中國白酒的市場價值,又不僅僅局限于歷史和釀造工藝層面,更可以延伸至文化品位的精神享受,由對歷史的尊敬、對文化的傳承,表現為中國白酒對品質的堅持、對完美的追求,并將之轉化為品牌個性與行業(yè)核心競爭力。
宜賓市副市長、市工商聯主席、市總工商會長王力平表示:“當年在建設向家壩壩水庫時,宜賓就曾出土4000多年前的陶制酒杯……未間斷過生產的明代老窖池,佐證著宜賓燦爛悠久的歷史文化?!边@也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宜賓市委市政府對于發(fā)揚酒文化的決心。伍倩雯表示,如何讓消費者更直觀地感知非物質文化遺產魅力,是一個重要命題。于是,永樂古窖便有了用30億元建立文化體驗園的構想。據伍倩雯介紹,園區(qū)布局將以明代糟坊頭遺址為中心,同時建立酒文化博物館,把體驗園建設成4A級休閑度假旅游區(qū),同時建設旅游文化等相關配套設施,重現當年岷江公館壩地區(qū)的釀酒氛圍和繁榮景象。
總體而言,無論是在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繼承發(fā)展、還是酒文化內蘊的挖掘、亦或是對于企業(yè)產品的品牌建設上,永樂古窖做了準備、下了功夫。但是下一步如何打動消費者還需要多方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