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婷 編輯|金焰 攝影|尹夕遠(yuǎn)
人物:張頌文
一個致力于隱居的非著名演員。
他積攢了這么多“不務(wù)正業(yè)”,但從沒覺得它們是無用的。
那都是廣博的生命體驗,跟表演有直接的關(guān)系。
4月下旬的一天,我們開車從北京的東五環(huán)出發(fā),往東北方向,經(jīng)過朝陽、通州到順義,一直開到潮白河邊。景色逐漸荒涼起來,窗外掠過農(nóng)人的菜園、干枯的玉米地、養(yǎng)蜂人的屋棚,還能看到一個個零散的墳包。到某個村口,彎曲的小路拐下去,麥地新綠,邊兒上一個灰色的農(nóng)家院,就是演員張頌文的家。
院落寬寬闊闊的,全是細(xì)節(jié)。門前一大叢月季,紛亂蓬勃。院子里外種上了核桃、香椿、銀杏、柿子、棗樹,吊著風(fēng)鈴,風(fēng)一吹,像教堂里的管弦樂合奏。臺階前架了一個梯子,屋頂平坦,晴好的夜里能躺著看星星。
屋檐下3個燕子窩,燕子機巧,修了“一室一廳”——一個大窩,加一個走廊,連著下頭一個小窩。正是春末,燕子走了,麻雀就在窩里呆著。邊上還有個蜜蜂窩,大家挺好,相安無事。
我們本來好奇的是演員張頌文如何演戲。在婁燁新片《風(fēng)中有朵雨做的云》里,張頌文是最受觀眾好評,但也最不為人所知的一位演員。他演建委主任老唐,拆遷現(xiàn)場的一番發(fā)言,給了這部影片一個驚艷的開頭。我的一位同事在廣東做過許多年記者,看完電影后她說:“張頌文復(fù)原拆遷械斗現(xiàn)場的廣東官員出神入化,相信有過廣東都市報鼎盛時期跑突發(fā)新聞經(jīng)驗的人,會被張頌文的表演嚇?biāo)馈!蔽⑿殴枴癝ir電影”寫他,標(biāo)題是《今天,必須挺一個非著名演員》,文章很快在朋友圈轉(zhuǎn)開了——這位非著名演員今年43歲,其實不年輕了,入行快20年,卻像是今天突然闖出來的。我們想知道他從哪兒來,怎么這么多年人們都不認(rèn)識?突然被大家看到,他怎么應(yīng)付變化的生活?
但到了這兒,卻被隱居者張頌文和他的一方天地吸引住了。他過著一種非典型的生活。如果非要說什么是典型的話,在他的院子不遠(yuǎn)處就有一個高級別墅區(qū),住著中國許多明星、富商和體育冠軍。幾年前我去采訪,在門口跟西裝革履的保安確認(rèn)身份后,要走上20分鐘才能到住宅區(qū)——為什么這么遠(yuǎn)?因為沒人走路,業(yè)主們都開車。路邊都是被修剪過的參天大樹。那是另一種昂貴的、整齊的、被圈養(yǎng)的美。那是另一個北京。
但可以確定的是,電影上映后,找張頌文的人確實比以前多了,這陣子經(jīng)紀(jì)公司一天給他12個劇本,問他:明天能不能給意見?他哪兒能看完啊。我們?nèi)グ菰L的前一天晚上,他忙著給他的上百盆花換位置。
他舉著家里一盆碰碰草,讓我們挨個兒摸它的葉片,一揉,手指都掛著香味。“如果一直不動,花就會沖一個方向一直長,因為朝著陽光長嘛,有時候長得很怪異,所以你要挪位置,它就相對均衡?!?/p>
采訪就是從他滿屋的植物開始聊,聊每年過年回家他怎么絞盡腦汁給它們澆水,然后聊到了螞蟻,聊到了刺猬,就是沒聊戲。半個小時后,他停下了,問:“是不是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采訪?”我們說是。
他立刻來了精神,“我們騎摩托車出門吧!我?guī)銈冞M樹林,去拍二月蘭?!庇謱χ鴱N房里的助理大喊:“小濤,跟我們走一趟。”
他一再強調(diào),我們即將看到的,是今年最后一茬二月蘭,這很珍貴。“工作不是重點,工作永遠(yuǎn)都是其次的,生活才是第一的,對吧?”
院里擱著五花八門的車,摩托車、電動車、四輪的山地摩托、兩座的吉普,墻邊還靠著3張不同顏色的皮劃艇。都是他的。他讓男攝影師騎摩托,女記者騎電動車,那輛最拉風(fēng)的山地摩托是他自己的。
在京城它是不能上路的非法車輛,但現(xiàn)在我們在六環(huán)外的順義鄉(xiāng)下,你是自由的。
出了村子,穿過公路,5分鐘就到了潮白河邊,好些年沒見過的白鷺,在這里低徊。四下無人,一路都是丁香,香得濃烈。整片整片的二月蘭,密密匝匝的,不似城里的稀疏寡淡。當(dāng)然也少不了北京春季特供的楊絮,打著旋兒,水潭里落了厚厚一層,毛茸茸的白色。
比起符合身份,他更在意好玩兒。到了現(xiàn)場,他問攝影師:“你能不能拍我站在那個花叢里面?”
“很唯美是嗎?”攝影師笑。
“對,那種悶騷的感覺?!彼呀?jīng)站到花叢里了。一件綠風(fēng)衣,紅T恤,眼睛望向左邊。他說自己發(fā)現(xiàn)了拍照的訣竅,就是不看鏡頭,認(rèn)真地盯著某處看,“眼神里賊有內(nèi)容”。
拍照之前,他教大家找螞蟻窩?!拔浵伓囱ㄉ厦娑紩行∨菖菀粯拥哪嗤粒涣R涣5?,松散的。它要掏這個洞,就要運土上來?!?/p>
“螞蟻是最奇怪的一種動物,它們走的路線是同一條。但很有意思的是,你拿手指對著這條路線畫一道杠,它們就立馬迷路,你就知道螞蟻是靠嗅覺、觸覺來工作的。在淘寶上你也能買到那種小盒子,透明玻璃的,扁扁的,里面全是泥土,有很多跑道,你就看見螞蟻在里面行走,有洞穴,它們怎么群居,那很有意思。”
他把自己做的許多事兒稱為——“不務(wù)正業(yè)”。比如研究動物。有一回,一只刺猬鉆到他院子里來。司機跟他講,在河南,刺猬是仙兒,會遁地,會突然消失。他就突然很感興趣,把刺猬放在院子里,蓋上一只鐵桶。他一整夜不睡,跟它耗著,就要看看它遁不遁。
12點去敲一次鐵桶,刺猬還在里頭“吱吱”地回應(yīng)呢。過了兩個小時再去,還在。到了5點多,快天亮了,他快扛不住了,再去敲,沒聲兒了,打開一看,確實沒了。他想不通,去問動物保護協(xié)會的朋友,人家回他:不奇怪啊,刺猬基本上沒什么骨頭,那個彈性是足夠支撐它從一個最細(xì)的縫里鉆出去。“我他媽就是沒有攝像頭,我很想監(jiān)控這個刺猬怎么沒了,它去哪兒了?”
10年前,張頌文租下這個農(nóng)家院。墻都是塌的,屋里是泥地,大家不曉得他為啥要租它。但他對房子的要求是,眼見的范圍里不能有信號塔;喝的水必須是地下水;周圍必須有一片森林、一條河流;整個村除了他之外不能有其他外人居住。這些奇怪的要求排除下來,再多的選擇,最后也就剩這兒了。不知名演員的好處就是,找來的戲不算多,自己再挑一挑,一年里就有10個月不拍戲。他就在這個院子里宅著。
村里人都管他叫“張老師”,一是他們覺得他應(yīng)該是個老師——整天在家看書。二是沒見過這么打破砂鍋問到底的人。他們挖野菜,他就要過去瞧瞧:干什么呢?挖野菜呀。這叫什么呀?薺菜,知道嗎?不知道,怎么看?他們就教他看齒、看葉子。怎么吃啊?包餃子唄。他們還教他看蒲公英,村里的說法是蒲公英煮水喝,抗癌。
除了下雨的日子,他幾乎每天都到森林里去。有時是半夜兩三點,他一個人騎摩托,那時候路燈滅了,他也不開燈,在黑夜里開車。“你要憑直覺、記憶,比如開到500米應(yīng)該是要往右了,那我就可以稍微放慢。啊……發(fā)現(xiàn)自己對了!每次像中獎一樣。那種感覺,很難形容。”
他積攢了這么多“不務(wù)正業(yè)”,但從沒覺得它們是無用的,那都是廣博的生命體驗,跟表演有直接的關(guān)系。
15年前,從北京電影學(xué)院表演系畢業(yè)后,他留校做了幾年老師。不拍戲的時候也教表演,來的學(xué)生里不乏大明星。他用自己的方法教他們。讓他們站到外面去,找一片葉子,看很長時間,學(xué)生們問:看多久?他答,能看多久就看多久唄。
“他們老問為什么,表演考的就是人的耐力、專注力和想象力。沒想象力的人就覺得不就一片葉子嗎?有想象力的人,我的媽呀,看著這堆樹葉就會思考:為什么別的都是6片葉子,它卻只有5片呢?為什么這個樹葉有傷痕,它怎么來的?這個植物和另一個放在這里這么久了,它們認(rèn)識不認(rèn)識?你產(chǎn)生聯(lián)想,你看的就不再是一片葉子了。”
助理小濤說,學(xué)員們上課時,都住在張頌文家里。他們的心路歷程往往是這樣——一開始覺得特別好,早上是被鳥叫醒的,晚上也睡得早、睡得好。但過了幾天,他們就不習(xí)慣了:“老師,我原來每天早上,習(xí)慣要去家樓下喝杯咖啡……”
耐得住寂寞的,畢竟是少數(shù)人。
張頌文帶著我們在潮白河邊圍觀別人釣魚,幾個老先生往水里扔一團團黃色的東西。我和攝影師都沒釣過魚,看得很納悶,扔那么大一塊東西下去,“噗通”把水砸一大窟窿,那魚不都被嚇跑了嗎?
張頌文許多年前第一次見,也這么疑心,直接就去問了,人家說這是“打窩”。釣魚愛好者們把酒糟炒熟了,和其他東西拌在一起捏成團,三不五時撒一點兒,魚就知道這里有好吃的,會常往這兒來——不然,釣野魚是很難的,可能你站的那塊地兒,魚們一輩子都不會去?!拔矣X得這些東西都是有用的。如果我有一天演戲,劇情需要我釣魚,我就一邊聊天,一邊打窩。那真釣魚的人就會說,哇靠,他演得真像!”
這與我對他的感受是一致的。我一共見過張頌文兩次,第一次是為《人物》5月刊婁燁導(dǎo)演的封面報道做外圍采訪,第二次就是這次郊游,加起來相處了10多個小時。張頌文是那一類很少見的采訪對象——記憶非常清晰,表達非常好,有時候你甚至覺得他太好了。他不是在回答問題,而是在表演。或者說,他不光是在用嘴回答問題。每一個故事和細(xì)節(jié),都印在他腦子里。他不是說出來的,是演出來的。
為了說明婁燁的內(nèi)向,他描述過自己和婁燁在電梯里獨處的畫面。他分飾兩角,表演這種尷尬和拘謹(jǐn)。你會感覺自己就在現(xiàn)場,站在僵硬的空氣里,看見了婁燁的眼神和慌不擇言,也看到了張頌文頭上的汗。
為了演好老唐,在進《風(fēng)中有朵雨做的云》劇組前,張頌文去南方某市的城建委上了一陣子班。他跟一把手說這是個反貪題材。人家很滿意:“好!頌文,要把我們城建委的精神面貌展現(xiàn)出來,現(xiàn)在社會上對我們單位有很多偏見?!彼昂鲇啤比思遥骸澳判模疫@次演的是一個特別廉潔的官員?!?/p>
就這樣,他每天跟著一把手,跟著他視察、開會,也跟著他回家,甚至一起去給官員的父親送米。
跟了幾天,他發(fā)現(xiàn)一把手有個特點。在家特別真實,溫溫柔柔的,對著孩子:“哎,寶貝兒,我看你做什么作業(yè)。”你會覺得他是一個食人間煙火的人。但是單位電話一響,他立刻變了,沉重的身子往沙發(fā)上一靠,官腔立馬出來了。喜歡說“好吧”、“對吧”、“行吧”。一到現(xiàn)場巡視,他會不自覺叉著腰,在家里他也不這樣。
一把手回憶某事時,喜歡抓著身邊人問問題,但這是無意識的,他沒想從別人那兒得到答案,被問的人也不知道答案,但會下意識給出肯定的回答,“對對對”。真是答非所問。到了劇組,他就跟演自己助手的人說,“你記住,我說什么你都要說對對對,就對了,你不用想你聽見了什么。”
張頌文在拆遷現(xiàn)場的那段粵語演講,“王伯,我家就住在春風(fēng)街33號,如果要拆,第一個拆我家”,也是從一把手那里學(xué)來的。當(dāng)時張頌文問他拆遷時會不會心疼,一把手答,非常心疼,“因為我家也被拆了。老街改造,我家就在那里啊,我奶奶留下的老宅子都拆了,我得第一個拆我家,那沒辦法,是吧?”
這些體制內(nèi)官員的語言、體態(tài)、思考方式,被他在電影里完整地復(fù)刻了出來。影評人錢德勒寫:“張頌文很好,他故意長出來的肚腩,配合KTV包廂的熱舞,就像是紙醉金迷最讓人難忘的幻象?!?/p>
最開始做演員,他也不是現(xiàn)在這樣子——但是好在吃虧吃在了前頭。第一部戲就狠狠教訓(xùn)了他。那是2001年,他在北京電影學(xué)院表演系上大二。去拍一個跟白血病有關(guān)的電影,他演醫(yī)生。片場就在協(xié)和醫(yī)院,他換上白大褂,扣子扣得整整齊齊。戴上聽診器,口袋里插了四五支筆。掛的工作證是蓋了鋼印的,自認(rèn)為像極了醫(yī)生。
他四處晃蕩,幾乎所有病人都跟他打招呼。還有人問他,“醫(yī)生,我這個針可以了嗎?”他讓人家稍等,說一會兒就讓護士來處理。別人又問,“醫(yī)生,能吃肉嗎?”他答:盡量以清淡為主。心想趕緊走,別待會兒再問幾句,答不上來了。結(jié)果碰上個護士,一眼就被認(rèn)出來了。
人喊他:“哎,你拍戲的,到樓下去,別上來?!彼唤?,請教對方,我哪兒假了?護士說:“哪兒都假。你工作證寫的是外科,掛那么多支筆干嘛?你還掛一個內(nèi)科聽診器,外科也沒有聽診器 ?!?/p>
再一個,外科大夫的衣服總是敞開的,因為萬一有病人,他得飛奔到急診室手術(shù),不能為解扣子耽誤時間??偠灾?,他身上哪兒哪兒都錯了。
這種恥感影響他至今?!耙粋€演員要演到讓某個領(lǐng)域的人都相信你是真的,你得多么地深究它,你才能做到。我從那天開始就知道,演戲一定要體驗生活,不體驗生活那叫瞎演。”
花兩個半小時,他帶我們走遍了整片森林。每到一處,都滔滔不絕地講故事。在岸邊濕地,他放生過幾只牛蛙,后來每年夏天都蛙聲一片,他懷疑是自己的功勞;每到春末,演員蔣雯麗就來找他,她喜歡這兒的二月蘭,它們讓她想起老家的春天;去年冬天,好哥們兒周一圍來找張頌文玩兒,潮白河結(jié)了冰,走到河中間,冰面悶悶地響,聽著像是要裂了,兩個人趕緊跑。
但他最愛講的是“丟人”的故事,因為丟人才好玩,牛逼不好玩。從森林里回來,整個下午加晚餐時間,我們都在聊這個主題?;蛘呖偨Y(jié)起來,那是一些關(guān)于一個先天優(yōu)勢不足的演員,如何在20年里被現(xiàn)實摔打的故事。
他上大學(xué)比別人都晚。從廣東韶關(guān)老家的中專畢業(yè)后,他在酒店上過班,洗過瓶子,印過日歷,又做了5年導(dǎo)游。24歲那年決定要做電影,第二年考上了北京電影學(xué)院。
剛上大學(xué),打擊就結(jié)結(jié)實實來了。那時劇組會直接到表演系挑人。同班的韓雯雯是最容易被挑上的,每一波去的導(dǎo)演都點她,還有人尊稱她為“韓老師”。他的座位在韓雯雯邊上,每回都看到導(dǎo)演的眼光慢慢在同學(xué)們身上移動,到了他那兒,明顯加速,然后迅速跳過?!八麄冋娴难杆匐x開,整個上學(xué)期間,我一次都沒被挑上?!?/p>
有一回,導(dǎo)演組的人都指著他議論,他余光瞟到了,心里好多戲:“什么角色?要不要請假?片酬是學(xué)校幫我談還是我自己談?終于輪到我了!今晚我就得走?!彼麄兘兴鋈?,拿出幾張紙條,寫的都是別人的名字,讓當(dāng)班長的他代為轉(zhuǎn)交。他硬是在門口挨了幾分鐘,營造一種聊了很久的感覺,后來跟大家說他不去,那個戲他覺得不合適。
畢業(yè)了,他留校當(dāng)助教,工資微薄。課余時間和同班的好哥們兒周一圍一起跑組。第一年跑了300個,卻接不到一個角色。一次他倆去劇組交照片,一進屋,遇見導(dǎo)演組和煤老板們在聊一個話題:什么人能當(dāng)演員。
他倆莫名其妙被領(lǐng)到中間,一句話都還沒說,副導(dǎo)演就開口了:“老板你看,像這兩個就當(dāng)不了演員?!备睂?dǎo)演指著張頌文:“你看這個矮個子,他這個身高就屬于侏儒,是不是廣東人?你看看他這個長相,典型廣東人,大腦門,個子矮?!蓖顿Y人點點頭:“嗯,確實?!?/p>
旁邊站著的周一圍憋不住笑了。副導(dǎo)演轉(zhuǎn)頭就評價他:“你像這個個兒高的,更干不了演員,你看那個嘴巴像不像香腸?”制片人也發(fā)話了:“小伙啊,該干什么干點什么吧,趕緊,及時改行,啊,別走彎路啊將來?!?/p>
屋子里老板們笑,兩個人也笑,但那笑里是帶淚的。恭恭敬敬說了謝謝,出了門進電梯,兩個人都呆著,誰也沒說話,整整三四分鐘,都沒想起來按電梯。
他當(dāng)時每個月工資1800塊,房租是2500塊,靠著做導(dǎo)游的積蓄支撐了一陣,日子緊巴。一直接不到角色,生活逐漸展露出難堪的一面。他總是等到傍晚去買菜,菜蔫兒了,論堆兒賣,絕對比早上便宜。
2005年,他快心灰意冷了。最后等到了廣東臺的電視劇《乘龍怪婿》,120集,他演男一號。他找學(xué)校請4個月假,學(xué)校說最好別去,他說他快活不下去了,領(lǐng)導(dǎo)就準(zhǔn)假了。他最后掙了22.5萬塊,那是當(dāng)時廣東省的最高價。這部劇也很成功,很多廣東觀眾至今還記得。在那個時刻它救了他,讓他一下子底氣、自信全來了。
5年后,他離開電影學(xué)院,開始一邊拍戲一邊教人演戲。他挑戲,對劇本的流暢程度要求高,有時候要求片方把劇本改到合理,他才愿意演。因此一年也就拍一兩部戲。教人演戲,他基本上也只是一對一,學(xué)費不會太高。
他是少有的敢對媒體坦承自己收入的演員。“我的記錄很不堪,有一年我全年收入就3萬多,后來變成7萬多、30多萬,過100萬一年的幾乎是零?!薄拔业浇裉?,我的所有收入勉強夠我支撐全年的正常開銷,以及贍養(yǎng)老人的開銷,沒了,真的。”
這是非著名演員們的困境。每當(dāng)談到他們,都說他們是業(yè)內(nèi)的一把好手,但談價錢的時候是很傷人的:“張老師,真的,偉大的藝術(shù)家,但是這個角色沒有流量?!睕]流量是一個價錢,有流量就變成另外一個價錢。市場就是這樣。
有一年,家里需要用錢,家人希望他能努力一下。他連續(xù)接了兩部戲。第二部戲,他帶家人去看內(nèi)部首映,看完之后家人說,再也不逼他演戲了。因為那兩部戲,他一直抬不起頭來。“他會很痛苦,不是錢也拿了,演完戲就OK了的?!?/p>
好在有懂他的人。從2007年至今,他已經(jīng)拍了婁燁4部戲了。幾次婁燁選演員,張頌文都是最早確定的之一,他的照片放在中間。后來等所有角色都碼齊了,就有合作方問婁燁:“所有演員都挺好的,頌文也很好,但是他是不是不太搭,沒有市場?”婁燁總是淡淡的,就回一句“頌文挺好”,或者是“頌文是最合適的”。別人就明白了,不用再多說了。
2018年他拍婁燁的電影《蘭心大劇院》,和鞏俐演夫妻,合作非常愉快。殺青一年多了,兩個人幾乎還是天天微信上聊,聊的都是怎么演戲。兩個人都是戲癡,現(xiàn)在還以戲里的名字稱呼對方。張頌文隔著桌子把手機送過來,給我們看鞏俐發(fā)來的信息。那是一種展示珍寶的神情,你能感受到那些鼓勵對他有多重要。
現(xiàn)在他也把這些鼓勵給了更年輕的人。晚上8點,一位經(jīng)紀(jì)公司老板帶著3位20歲上下的演員來了,他給他們講表演,免費的。我們也跟著上了一節(jié)課。那天他讓演員們演的是——摯友突然去世,他們從門外走進停尸間,一個要求是,手不能碰尸體。每個人都演了一遍,他仔細(xì)點評,然后讓他們再來一遍,再點評,然后再來……
深夜11點半,我們離開他家。鄰居家3只呆呆的大白鵝被車燈吸引了,“呱呱”叫起來。春末郊外的夜很涼了,院子里還有5個在講戲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