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偉,王宋平
(1.成都市溫江區(qū)人民醫(yī)院 呼吸科,四川 成都 611130;2.西南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呼吸一科,四川 瀘州 646000)
肺鱗狀細胞癌是常見的胸部惡性腫瘤之一,尤其在長期吸煙人群中更為高發(fā)[1]。肺鱗狀細胞癌癥狀隱匿,病程進展快,許多患者就診時已無根治手術機會,故患者術后生存率較低[2]。微小核糖核苷酸(MicroRNA,miRNA)是一種長度較短的單鏈RNA,它能夠通過結合miRNA 的3'-端非編碼區(qū)來抑制靶基因的表達[3]。例如,miR-21 在肺癌中呈高表達且這部分患者預后較差[4];PDCD4 被證實是miR-21[5];Hedgehog 通路的活性則可以被miR-218 副性調(diào)節(jié),進而逆轉(zhuǎn)肺癌細胞多重耐藥表型[6]。目前研究表明,miR-577 能夠調(diào)控多種腫瘤進展[7]。為研究miR-577 在肺癌中的生物學功能,本研究利用慢病毒為載體制備miR-577 過表達細胞模型。本研究旨在探索miR-577 對肺癌侵襲的影響,以期為miR-577 成為肺癌分子治療靶標提供理論依據(jù)。
選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成都市溫江區(qū)人民醫(yī)院收治的肺鱗狀細胞癌患者60 例。其中,男性40 例,女性20 例,取其癌組織和對應癌旁組織。
NCI-H520 細胞(ATCC ? HTB-182TM)由本院實驗室保存;miR-577 慢病毒顆粒(病毒載體類型:psi-LVRH1GP)購自廣州復能基因公司,miR-577及U6 引物購自廣州銳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Trizol試 劑(15596026)、RT-PCR 試 劑 盒(Super Script ? One-Step RT-PCR System with Platinum ? Taq DNA Polymerase,10928042)及qRT-PCR 試劑盒(DyNAmo Flash SYBR Green qPCR Kit,F415L) 均 購 自 美 國Invitrogen 公司,CCK-8 試劑盒、細胞凋亡檢測試劑盒(E606336)購自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兔抗人β-catenin 多克隆抗體(ab16051)、MMP-7 抗體(ab5706)及鼠抗人β-actin 單克隆抗體(ab8226)均購自美國Abcam 公司。
標本及細胞RNA 由Trizol 試劑提取。qRT-PCR 條件設定為:逆轉(zhuǎn)錄50℃預變性30 min,94℃變性2 min,循環(huán)1 次;94℃預變性15 s,60℃退火30 s,68℃延伸3 min,循環(huán)40 次;72℃再延伸10 min,循環(huán)1 次。通 過2-△△Ct法 檢 測miR-577 及β-catenin mRNA 的 相對含量。β-catenin 及內(nèi)參GAPDH 引物由上海生工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合成。β-catenin 引物序列:正向引物5'-CATCCGGAAGAAACTGGT-3';反向引物5'-TC CCACAAAGCCAACTC-3'。GAPDH 引物序列:正向引物5'-TACTAGCGGTTTTACGGGCG-3';反向引物5'-T CGAACAGGAGGAGCAGAGAGCGA-3'。
NCI-H520 細胞于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至穩(wěn)定傳代。將NCI-H520 細胞按適宜密度接種6 孔板。實驗分組:miR-577 組:每孔加入1 ml miR-577 慢病毒上清液、2 ml 完全培養(yǎng)基及15 μg ploybrene;miR-NC 組:每孔加入1 ml miR-control 慢病毒上清液、2 ml 完全培養(yǎng)基及15 μg ploybrene。轉(zhuǎn)染48 h 后,使用含2 μg/ml Puromycin 篩選穩(wěn)轉(zhuǎn)細胞。
NCI-H520 鋪滿6 孔板。100 μl 的槍頭制作劃痕,以無血清DMEM 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細胞48 h。倒置白光顯微鏡下觀察細胞遷移,以Image J 軟件定量統(tǒng)計遷移距離。以細胞遷移48 h 后剩余空白距離與原始測量之比,即剩余距離百分比表示細胞遷移能力。
以無血清培養(yǎng)基接種NCI-H520細胞2×104個/孔,小室內(nèi)加入750 μl 有血清正常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24 h 后移除培養(yǎng)基,甲醛固定細胞,結晶紫染色。倒置白光顯微鏡下觀察細胞侵襲,計數(shù)侵襲細胞數(shù)目。
RIPA 試劑提取細胞總蛋白,凝膠垂直電泳分離蛋白,70 V 恒壓轉(zhuǎn)膜150 min,5%牛血清白蛋白封閉1 h 后將條帶孵育于1 ∶1 000 稀釋的相應一抗中。4℃過夜后,使用1 ∶5 000 稀釋的辣根過氧化物酶標記二抗孵育條帶1 h。ECL 法曝光條帶。
組織切片常規(guī)預處理后滴加1 ∶100 稀釋的一抗,4℃孵育過夜。清洗殘余一抗后,使用HRP 標記的二抗結合對應的一抗,DAB 法顯色。按如下方法計算IHC 評分:<5%,0 分;5%~15%,1 分;16%~ 50%,2 分;51%~75%,3 分;>75%,4 分。
數(shù)據(jù)分析采用SPSS 13.0 統(tǒng)計軟件。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例(%)表示,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肺鱗狀細胞癌組織中miR-577的表達水平與癌旁組織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319,P=0.027),癌組織中miR-577 的表達水平(0.421±0.073)低于癌旁組織中miR-577 的表達水平(1.1398±0.086)。
以肺癌組織中miR-577 在肺癌組織中平均表達水平為界值,分為miR-577 高表達及低表達。結果表明,淋巴結轉(zhuǎn)移較多出現(xiàn)在miR-577 低表達的肺癌組織中,提示miR-577可能與腫瘤侵襲轉(zhuǎn)移相關。見表1。
如圖1所見,miR-577 組細胞內(nèi)miR-577 表達水平與miR-NC 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11.285,P=0.008),miR-577 組細胞miR-577 表達升高。細胞劃痕愈合試驗檢測得知,過表達miR-577 在體外降低NCI-H520 細胞的遷移能力,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7.423,P=0.019)。遷移與侵襲是腫瘤轉(zhuǎn)移的2 個微觀過程,因此本研究還通過transwell 小室檢測細胞侵襲的變化。過表達miR-577 表達后,miR-577 組肺鱗狀細胞癌NCI-H520 細胞侵襲數(shù)量較miR-NC 組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6.742,P=0.023)。
表1 肺鱗狀細胞癌臨床病理特征與miR-577 表達的關系 (n =60,例)
圖1 過表達miR-577 表達對肺鱗狀細胞癌 NCI-H520 細胞遷移、侵襲的影響
與miR-NC 組比較,miR-577 組的NCI-H520 細胞內(nèi)β-catenin mRNA(t=8.531,P=0.017)及蛋白(t= 9.781,P=0.015)水平均下降。在miR-577 表達量相對較高的肺癌組織中,β-catenin 的免疫組織化學SP 染色強度降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211,P= 0.032)。此外,有結果顯示,基質(zhì)金屬蛋白酶7(matrix metallopeptidase 7,MMP-7)是β-catenin 調(diào)節(jié)腫瘤侵襲能力的效應基因之一。過表達miR-577 后細胞內(nèi)MMP-7 的mRNA(t=4.808,P=0.036)及蛋白(t=5.117,P=0.029)的表達水平下降。見圖2。
圖2 過表達miR-577 對NCI-H520 細胞內(nèi)β-catenin 及MMP-7 表達的影響
miR-577 作為一種新發(fā)現(xiàn)microRNA,其在不同類型的惡性腫瘤中的表達情況并不完全清楚[8]。本研究中,通過qRT-PCR 檢測得知,肺鱗狀細胞癌組織中miR-577 的表達水平呈降低趨勢。這表明在miR-577在肺鱗狀細胞癌中可能是一種抑癌因子。為驗證這一假設,本研究設計了一系列體外細胞學實驗。通過實驗結果證實,miR-577 具有削弱腫瘤細胞遷移及侵襲的效果。另外,最新文獻也指出,miR-577 也能夠抑制腫瘤細胞的增殖并促進細胞凋亡[9]。說明miR-577的抗腫瘤效應具有生物多樣性,值得在今后的工作中進一步深入研究。
miRNA 能夠通過結合靶基因3'-UTR 區(qū)而發(fā)揮負向調(diào)控作用[10]。通過生物信息學檢索分析發(fā)現(xiàn),β-catenin 的mRNA 存在miR-577 的結合位點。既往研究[11]表明,β-catenin 在肺鱗狀細胞癌內(nèi)高表達且具有促癌作用,其可能是miR-577 的潛在靶點之一。通過qRT-PCR 及Western blotting 實驗發(fā)現(xiàn),過表達miR-577 在體外的確能下調(diào)β-catenin 的表達水平,進一步通過免疫組織化學染色發(fā)現(xiàn)高表達miR-577 的腫瘤組織中β-catenin 的表達也有所降低?;|(zhì)金屬蛋白酶對腫瘤侵襲轉(zhuǎn)移均具有促進作用[12-13]。而肺癌侵襲轉(zhuǎn)移表型的改變中是否涉及MMP-7 表達的變化尚不清楚。β-catenin 是一種重要的癌性轉(zhuǎn)錄因子[14-15],研究指出,MMP-7 的轉(zhuǎn)錄可能受到β-catenin 的調(diào)節(jié)[16]。本研究中,在過表達miR-577 后發(fā)現(xiàn),在下調(diào)β-catenin 表達水平的同時MMP-7 的表達水平也出現(xiàn)下降,提示miR-577 的抑制腫瘤遷移及侵襲作用可能是通過抑制β-catenin/MMP-7 信號通路活化實現(xiàn)。
關于microRNA 在腫瘤中一場表達的機制,目前認為主要與兩方面因素有關:①長鏈非編碼RNA 作為分子海綿結合miRNA,導致miRNA 的表達下降,并失去生物活性。例如,具有抑癌作用的miR-504 在肝癌中表達下調(diào),其原因正是由于長鏈非編碼RNA KCNQ1OT1 在HCC 中的高表達導致大量miR-504 下調(diào)。②第2 種潛在的機制是miRNA 表達的表觀遺傳學調(diào)控。如miR-483-3p 因啟動子區(qū)域的甲基化而沉默,miR-483-3p 下調(diào)后導致非小細胞肺癌對吉非替尼的化療抵抗。對miR-577 在肺癌中異常表達的具體機制尚需要進一步研究。
綜上所述,miR-577 在肺鱗狀細胞癌中低表達,上調(diào)miR-577 可能通過抑制β-catenin/MMP-7 信號通路的活化來實現(xiàn)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