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振霞
【關(guān)鍵詞】 班主任工作;愛心;贊美;傾聽
【中圖分類號】 G625.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4—0463(2019)08—0046—01
愛心,是教師工作永恒的主題。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教育者要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棵草去?!弊鳛橐幻處?,要真誠地愛護學生,處處體現(xiàn)出對學生真摯的愛,班主任工作更是如此。有了愛心才會贏得學生的愛,才能激起學生的熱情,才能密切師生之間的感情,進而有效地增強班級凝聚力,建立起一個朝氣蓬勃的團體。下面,筆者結(jié)合工作實踐談幾點自己的看法。
一、把贊美還給學生,孩子的成功就蘊藏在你的贊美之中
教師的贊美是陽光、空氣和水,是學生成長不可缺少的養(yǎng)料;教師的贊美是一座橋,是溝通教師與學生心靈的河;教師的贊美是一種無形的催化劑,能增強學生的自尊、自信、自強;教師的贊美越多,學生就越顯得活潑可愛,學習的勁頭就越足。作為教師都有這樣的一種感覺,每個班總有幾個既不勤奮上進,又不惹事生非,對班級一切活動不積極、很漠視的另類,他們最容易被老師忽視,但是一件小事卻改變了我對他們的看法。那是一次課間操,由于下課稍微晚了點,學生們都急急忙忙地往外擠,幾乎沒有人注意到橫在地上的拖把。這時,周平同學擠了過來,把拖把拿起來了。我被這一幕感動了,做完操后回教室,立刻在班里表揚了他,并盡力贊揚了他關(guān)心他人,為他人著想的好行為。此后,我又從幾件小事里發(fā)現(xiàn)他性格閃光的地方,并及時給予肯定,使其真善美的精神得以激發(fā)和升華。漸漸地,我發(fā)現(xiàn)他變了,上課聽講認真了,作業(yè)完成得很好,學習成績也有了很大的進步。這件事對我觸動很大,我開始反思自己的班級管理方法,此后我注重以人為本,面向全體,細心觀察,捕捉他們身上的每一個閃光點,并及時把贊美送給每一個學生,使每個學生都感到“我能行”、“我會成功”,長此以往,學生們變得越來越自信。
二、用愛對待學生,構(gòu)建教育學生的感情基礎(chǔ)
愛是學生接受教育的前提。班主任對學生懷有真誠的感情,學生才會“親其師,信其道”,自覺愉快地接受班主任的教誨。只有心心相印、情感交融的教育,才能引起學生感情上的共鳴。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教育事業(yè)的基礎(chǔ)和開始。教育的成功來源于對學生的最大熱情。學生非常需要班主任的愛,班主任只有情感投入,把愛的甘泉灑向他們的心田,使學生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才能讓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崇敬、信任和親近之感,進而縮短師生之間的心理距離。
三、用愛鞭策學生,把關(guān)切留在濃濃的人情味中
真心愛護教育對象,就必然要嚴格要求,沒有原則的愛是偏愛溺愛,過分的嚴厲便缺乏情感的交融。因此,班主任對學生要求要適度、合乎情理,嚴格要求學生應(yīng)以充分尊重學生為基礎(chǔ)。但若在批評教育時諷刺、挖苦甚至辱罵、體罰,這與嚴格要求是格格不入的。就算批評也應(yīng)是善意的,對屢犯錯誤的學生,應(yīng)進行恰當?shù)呐u,做到春雨潤物細無聲!總之,批評的藝術(shù)應(yīng)是嚴格與善良的圓滿結(jié)合,寬嚴相濟讓他們感受到的不僅僅是合乎情理的嚴格,更是充滿人情味的關(guān)切。
四、學會耐心傾聽,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尊重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教育藝術(shù)的基礎(chǔ)在于教師能夠在多種程度上理解和感覺到學生的內(nèi)心世界?!眱A吐不失為一種最好的方法。作為一名班主任,我們應(yīng)該積極去傾聽,與學生交談,從中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可不少教師總認為學生是小孩子,不樂于傾聽他們的談話,特別是學生犯錯誤時,更是不給他們說話的機會,任憑自己對學生大加訓斥,這樣很不利于教育好學生。班主任要給學生說話的機會,尊重他們的人格,認真傾聽他們的說話。古人云:人之相交,貴在交心。所以,班主任要放下架子,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間、機會聽聽學生們的心聲,聽聽他們的想法,注意他們的情感變化,讓學生充分顯示自己的內(nèi)心世界,使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教師的關(guān)愛。
總之,愛是人類的永恒話題,也是人類最基本的情感。作為一名新時期的班主任,不僅要用師愛贏得學生的心靈,還要使他們在感受愛的同時,學會珍惜愛、奉獻愛,當你能愛你的工作,愛你的學生時,這不僅僅是學生的幸福,也是你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