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緒娟 徐嘉輝
摘要:理論自信有著深厚的馬克思主義淵源,與思想政治工作者存在雙向互動效應,對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思想政治工作者堅定理論自信的方式有很多,但機制保障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堅定理論自信的重要一環(huán),文章從創(chuàng)新人才引進制度、完善人事管理制度、實施績效考評制度、推進社會保障制度四個方面入手,破除用人制度壁壘,開辟用人制度新局面,促進思想政治工作者堅定理論自信,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斗。
關鍵詞:思想政治工作者 理論自信 機制保障
中圖分類號:G6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9)06-0230-02
一、理論自信的馬克思主義淵源
毛澤東思想和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成果,是將馬克思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符合中國現(xiàn)實情況的、具有中國特色的馬克思主義,具有濃厚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基礎。因此,全面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馬克思主義淵源, 對于我們堅定理論自信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理論自信的科學邏輯是歷史唯物主義
結合《〈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的內容概要,我們可以將歷史唯物主義的本質“具體的、現(xiàn)實的歷史性”歸納為以下幾個要點:第一,在社會歷史觀的基本問題上明確提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馬克思認為:“不是人們的意識決定人們的存在,相反,是人們的社會存在決定人們的意識”,這就將唯物史觀和唯心史觀劃清了界限,將人們對社會歷史的認知從唯心史觀的統(tǒng)治下解放出來,為社會歷史的研究提供了科學的理論和方法。第二,在社會結構問題上科學地闡釋了社會形態(tài)的構成要素及其相互關系。馬克思從生產力、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筑的關系中尋找一個豐滿的社會結構,并將這個社會結構生動形象地描繪出來。馬克思指出:“生產關系的總和構成社會的經濟結構,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層建筑豎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會意識形式與之相適應的現(xiàn)實基礎”。第三,對人類社會發(fā)展心態(tài)再次作了劃分。馬克思指出:“亞細亞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現(xiàn)代資產階級的生產方式可以看作經濟的社會形態(tài)演進的幾個時代”,這是對人類社會發(fā)展階段的一般描述,隨著資產階級社會各種矛盾的爆發(fā),生產資料資本主義私人占有同生產社會化之間矛盾的不可調和性,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之間的斗爭不可避免,資產階級生產關系成為社會生產過程中的最后一個對抗形式,無產階級通過革命和暴力手段推翻資本主義統(tǒng)治,建立社會主義,因此資本主義必然滅亡、社會主義必然勝利是社會歷史發(fā)展的必然趨勢。
(二)理論自信的價值取向是人的自由全面發(fā)展
實現(xiàn)人的全面而自由發(fā)展,是馬克思主義最終奮斗目標,這種全面而自由的發(fā)展,就是現(xiàn)實的人以全面的方式占有自己全面的本質,進而成為完整的一個人。在這里,馬克思把“人的全面而自由發(fā)展”中的“人”認為是“現(xiàn)實的人”,而不是“一般的人”“理性的人”或者是其他的人。馬克思指出,“現(xiàn)實的人”的現(xiàn)實性就在于這個人是有生命的、處于一定社會關系中的人,有生命是現(xiàn)實性的最直接體現(xiàn)。人和生物學上的人有根本的區(qū)別,人之所以為人,其本質就是人是處于一定社會關系中的人,具有主觀能動性,能夠在意識的指導下,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谶@個層面,馬克思指出“人的全面而自由發(fā)展”在現(xiàn)實性上的意蘊就是有生命的現(xiàn)實的人的全面而自由發(fā)展。在馬克思看來,“個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設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現(xiàn)實聯(lián)系和觀念聯(lián)系的全面性。這準確地說明了一個全面的人必須是人的某種內在獲得全面提升的人。馬克思認為,只有共產主義才能實現(xiàn)人的全面而自由發(fā)展。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fā)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將最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作為出發(fā)點,時刻維護人民的根本利益,提升人民獲得感,實現(xiàn)人的自由而全面發(fā)展,進而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二、思想政治工作者和理論自信的雙向互動關系
思想政治工作者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參加者,是傳播馬克思主義、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主力軍,要不斷提升自身理論水平,增強理論自信,堅定理論自信,調動思想政治工作者工作熱情,提高教育質量。
(一)提升理論水平,增強理論自信
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央黨校建校八十周年大會上強調:“不論是長期存在的老問題還是改變了表現(xiàn)形式的老問題,要認識好、解決好,唯一的途徑就是增強我們自己的本領,增強本領就是要加強學習,既把學到的知識運用于實踐,又在實踐中增長解決問題的新本領?!彼枷胝喂ぷ髡咝枰J真學習、刻苦鉆研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不僅不能把它教條化,而且也不能陷入個別論斷和個別語句的泥潭。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將刻苦鉆研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作為一項重要任務,還必須主動學習馬克思主義有關思想政治的科學言論,堅持實事求是的原則,一切從實際出發(fā),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推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順利展開。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須增強解決問題的本領,要有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靈活的組織自協(xié)調能力,較高的信息篩選和運用能力。同時要提升思想政治工作者素養(yǎng),增強理論自信,才能更好地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努力奮斗。
(二)堅定理論自信,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質量
堅定的理論自信,可以幫助思想政治工作者堅定理想信念,堅信我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強國;堅定理論信念,讓思想政治工作者增強對中國共產黨的信心,忠于中國共產黨,熱愛中國共產黨,擁護中國共產黨,始終保持黨性,堅持以人民根本利益為出發(fā)點,根據(jù)社會實際情況,開展合理的思想政治工作;堅定的理論自信,讓思想政治工作者堅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清晰認識到社會主義制度具有資本主義制度無可比擬的優(yōu)越性,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將市場與政府宏觀調控相結合,推動我國經濟繁榮發(fā)展,為思想政治工作的展開奠定堅實的物質基礎;堅定的理想信念,可以提高思想政治工作者學習理論的熱情,提高區(qū)分馬克思主義和非馬克思主義的本領,堅守馬克思主義主流意識形態(tài)的指導地位,抵制非馬克思主義的侵蝕,提高理論水平,靈活運用多種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將馬克思主義傳送給人民,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質量。
三、思想政治工作者堅定理論自信的機制保障
思想政治工作者堅定理論自信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但是機制保障是基礎性一環(huán),所以,必須加強對思想政治工作者堅定理論自信的機制保障研究。
(一)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工作者人才引進制度
事物是不斷向前發(fā)展的,我們必須用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目前,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人才引進大都采用人事考試的辦法,這種人才引進制度,雖然在一定的程度上吸納了適量的思想政治工作者,但是這種人事考試的辦法,使被考核者將大部分精力放在考試上,忽視實踐工作的重要性;過分關注于書本上的知識,忽略實踐是理論的來源和歸屬;重成績,忽視了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實際工作能力。所以,為確保思想政治工作者選拔工作保質保量,順利完成,必須創(chuàng)新思想政治工作者人才引進制度??梢圆捎米运]制度,申請者可以向有關部門提交自己的材料,說明自己的優(yōu)勢,由相關部門按照任人唯賢、德才兼?zhèn)涞脑瓌t進行資格審查,再由相關部門統(tǒng)一面試,擇優(yōu)錄取,拓寬人才引進渠道;相關部門可以實行海外人才引進制度,將海外堅定馬克思主義信仰的優(yōu)秀人才引進來,為我所用,在橫向上拓寬思想政治工作人才引進范圍,增強活力。通過創(chuàng)新人才引進方式,拓寬了人才引進范圍,深化了思想政治工作者影響力,從而提升思想政治工作效率。
(二)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者人事管理制度
任人唯賢是選拔人才的基本策略。在選拔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過程中,全面考核參加者的綜合素質,特別重視參加者的思想道德素質和職業(yè)道德,要任人唯賢,反對任人唯親,選拔那些真正有才能的、始終保持黨性的人成為思想政治工作者。恩格斯指出:“判斷一個人當然不是看他的聲明,而是看他的行為;不是看他自稱如何如何,而是看他做些什么和實際是怎樣一個人?!边@句話生動形象地描述了選拔人才的“實踐原則”。在選拔思想政治工作者的過程中,要注重參選者的實際工作能力:考核參選者是否能夠以合理的工作方法將工作內容以人民喜聞樂見的方式展開;考核參選者是否可以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解釋黨的基本路線、基本方針、基本政策;考核參選者是否能夠具有較強的心理承受能力來應對周圍環(huán)境的變化等。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只有經得起實際工作檢驗的思想政治工作者,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優(yōu)秀的思想政治工作者。
(三)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者社會保障制度
政府部門應該提高工資標準,確保最低工資標準全面覆蓋,保障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工資待遇;民政部門應當全面落實養(yǎng)老保險、醫(yī)療保險、失業(yè)保險等制度,保證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合法權益;法治部門應該制定相關法律制度,保障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合法權益不受侵犯,維護女性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特殊權益,堅決打擊拖欠思想政治工作者工資的行為。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按照兜底線、織密網(wǎng)、建機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xiāng)統(tǒng)籌、權責明晰、保障適度、可持續(xù)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全面實施全面參保計劃。完善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社會保障體系,讓政府為思想政治工作者兜底,解決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后顧之憂,使思想政治工作者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身于思想政治工作。
參考文獻:
[1]教育部思想政治工作司.馬克思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經典著作選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習近平.在中央黨校建校周年慶祝大會暨年春季學期開學典禮上的講話[J].理論視野,2013(6).
[3]恩格斯.路德維希.費爾巴哈和德國古典哲學的終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4]胡錦濤.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 為奪取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新勝利而奮斗——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的報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5]胡錦濤.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 90 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1-07-02.
[6][7]中共中央宣傳部.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M].北京:學習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
[8]韓喜,鞏瑞波.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探索的理論自信[J].思想政治導刊,2013(5):10-15.
[9]韓喜平,王維全.馬克思主義時代化面臨的機遇與挑戰(zhàn)[J].長白學刊,2010(3).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