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華盛頓郵報》5月20日文章,原題:中國有一種新的面部識別APP——這次是大熊貓 分不清“貝貝”和“寶寶”?不用擔心,已經為人類提供了完善面部識別技術的中國科技人才,如今又研發(fā)出一款能識別出每只“白臉黑眼圈熊”的APP。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稱,前往該基地參觀的游客只要使用該APP掃描熊貓面部,就能獲知每只熊貓的信息。該研究基地在聲明中稱,這款APP“是大熊貓‘臉盲患者的福音”。
這是對12萬余張熊貓圖片和約1萬個視頻片段進行兩年研究和分析的結果。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的幫助下,該基地和四川師范大學的科學家已建立有關數據庫。
但這絕非只是為游客們準備的噱頭。研究人員表示,該技術將有助于他們分析圈養(yǎng)和野生大熊貓的數據?!霸揂PP和數據庫將幫助我們收集有關野外大熊貓數量、分布、年齡、性別比例、出生與死亡的更精確和更完善的數據”,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研究員陳鵬表示,“這肯定將有助于我們改善大熊貓保護和管理的效力和效率”。
在中國,人臉識別技術已得到廣泛應用。例如,去年南昌警方在該市觀看演唱會的6萬名觀眾中發(fā)現1名通緝犯;北京某公廁利用該技術限制如廁者濫用免費手紙;而杭州某餐廳推出了“微笑支付”服務。
目前中國約有548只圈養(yǎng)大熊貓,野外大熊貓的數量不到2000只,大部分生活在四川和陜西。上周,兩只大熊貓從美國圣地亞哥動物園返回中國。有傳言稱,它們被中國召回是中美貿易戰(zhàn)所致,但中方對此予以否認,稱這只是因為租約到期而已。▲
(作者安娜·費菲爾德,丁雨晴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