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亞男
(徐州醫(yī)科大學附屬醫(yī)院,江蘇 徐州 221002)
下肢深靜脈血栓屬于臨床外科血管常見病和多發(fā)病,并且近年來由于術后長期臥床,人們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的轉變,該病發(fā)病率呈逐年增高趨勢。下肢深靜脈血栓具體是指深靜脈腔內血液不正常凝結,造成阻塞靜脈管腔,從而導致靜脈回流出現(xiàn)障礙;如若不及時治療或治療措施不正確,則會導致患者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慢性靜脈功能不全,病情較輕者,則會喪失勞動力,病情較重者則會成為殘疾,甚至并發(fā)肺栓塞致死。目前經皮血管內介入溶栓是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最有效的措施,屬于血管外科結合放射介入學科的一種微創(chuàng)介入手術創(chuàng)傷小、療效高,所以被臨床廣泛應用。臨床研究證明在圍術期給予患者相關護理措施至關重要,可提高治療療效降低后期下肢靜脈血栓發(fā)生率[1]。
抽取2018年01月~2018年6月內我院接診的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46例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均給予經皮導管介入溶栓治療;而后按護理措施差異分為2組,對照組(n=23):男女比例為16:7,年齡55~78歲,平均(66.55±10.22)歲。觀察組(n=23):男女比例為13:10,年齡56~78歲,平均(66.58±10.11)歲。對比分析46例患者基線資料,無明顯差異。
1.2.1 經皮導管介入溶栓治療
放置下肢靜脈濾器(臨時或永久),于病變股靜脈部插入血管內超聲消融導管行超聲消融,在此途中為防止術中產生微小血栓,可以反復向病變靜脈注入尿激酶(30萬u)和肝素(5000~6000 u);術后靜脈滴注1周肝素(800 u/h),1周后改為口服3.0 mg華法林,3.0 mg/d,連續(xù)治療6個月。根據(jù)患者實際情況(穿刺部位、血栓度)選擇最佳溶栓導管,穿刺,置入溶栓導管,妥善固定。術后用藥:靜脈滴注:0.85%的100 mL生理鹽水+400 mg新天欣,50 mL/h。50%的100 mL葡萄糖+30 mL血栓通,30mL/h。5%的100 mL葡萄糖+10 u降纖酶,25 mL/h。0.85%的100 mL生理鹽水+20萬u尿激酶,30 mL/h。400 mg天方羅欣,100 mL/h。5%的150 mL葡萄糖+100 mL生脈注射液,50 mL/h。持續(xù)24 h用藥,共治療1~2周。
1.2.2 護理措施
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為其營造良好的住院環(huán)境,密切觀察患者各項生命體征,給予口頭宣教。
觀察組:全面護理:(1)術前護理:健康宣教:充分與患者展開溝通交流,強化患者對經皮導管介入溶栓治療的認知,糾正認知誤區(qū)。提前發(fā)放健康手冊,系統(tǒng)性講解經皮導管介入溶栓機制、治療措施、護理措施??裳埼以褐斡±窒碜陨斫涷?,通過心理暗示法激勵患者,樹立和增強其治療積極性和自信心。
心理護理:指導患者通過聽舒緩音樂等方式轉移注意力,在舒適氛圍中循循善誘與患者交談,分析總結其心理問題,具有針對性的心理疏導措施。(2)術中護理:密切監(jiān)測生命體征,注射麻醉劑后關注血壓變化??刂蒲鯕夤┙o,維持心肌供氧。(3)術后護理:基礎措施:指導患者床上自主翻身和輕微活動,確保絕對臥床休息,伸直穿刺側肢體制動12小時,保證溶栓導管通暢。抬高患肢30°,切勿進行劇烈運動,避免熱敷。注意術區(qū)壓迫袋松緊。嚴格執(zhí)行無菌操作,碘伏定時消毒穿刺點,無菌紗布覆蓋。飲食指導:指導患者一日三餐進食清單易消化食物,忌辛辣、茶、咖啡。用藥指導:定時遵醫(yī)囑服用擴血管及抗凝藥物,切勿隨意刪減藥量[2]。
(1)對比分析兩種模式下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和下肢靜脈血栓發(fā)生率。
(2)對比分析兩種模式下兩組患者護理前后凝血指標(凝血酶時間、凝血酶原時間、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血小板計數(shù)、纖維蛋白原)改善情況。
連續(xù)性變量資料用(±s)表示,t檢驗,定性資料用(n,%)表示,x2檢驗。SPSS 21.0分析,P<0.05,統(tǒng)計學成立。
護理滿意度:對照組73.1%,觀察組95.6%;下肢靜脈血栓發(fā)生率:對照組34.7%,觀察組8.6%;P<0.05,見表1。
表1 護理滿意度、靜脈血栓發(fā)生率比較[n(%)]
護理前兩組患者血指標改對比無明顯差異,經護理后凝血各指標雖有所降低,但改善數(shù)據(jù)對比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2。
血流滯緩、遇阻、血管內膜破損、血液高凝等因素均會導致患者術后出現(xiàn)下肢深靜脈血栓現(xiàn)象,且臨床研究表示:過去臨
床所采取的常規(guī)護理干預措施已無法滿足患者實際需求,并且也無法有效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從此次研究中也顯而易見,實施常規(guī)護理的對照組患者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高達34.7%。因此尋求一種科學且有效的護理干預措施至關重要,既要預防深靜脈血栓又要滿足患者實際需求,從而全面提升護理滿意度降低下肢深靜脈血栓發(fā)生率。
表2 護理前后凝血指標改善情況比較(±s)
表2 護理前后凝血指標改善情況比較(±s)
組別 具體指標 護理前 護理后 t P對照組n=23凝血酶原時間(s) 15.55±3.22 14.22±2.22 1.6308 P>0.05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s) 34.33±7.11 34.11±5.11 0.1205 P>0.05凝血酶時間(g/L) 4.22±1.11 4.11±1.00 0.3531 P>0.05纖維蛋白原(s) 17.55±5.55 16.11±3.22 1.0726 P>0.05血小板計數(shù)(×109L) 192.23±118.22 180.11±86.12 0.3974 P>0.05凝血酶原時間(s) 15.11±3.22 16.11±4.33 0.8887 P>0.05觀察組n=2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s) 34.33±7.22 36.33±7.11 0.9465 P>0.05凝血酶時間(g/L) 4.22±1.11 4.23±1.22 0.0290 P>0.05纖維蛋白原(s) 17.33±5.11 19.22±5.11 1.2542 P>0.05血小板計數(shù)(×109L) 188.23±122.22 158.33±44.11 1.1035 P>0.05
導管接觸性溶栓是目前臨床常用的介入性溶栓措施,其原理主要是通過溶栓導管將高濃度溶栓藥物投放靜脈血栓形成部位,從而確保藥物與血栓充分接觸;導管接觸性溶栓介入治療自實施以來,治療療效突飛猛進發(fā)展,而臨床研究證明:圍術期對患者實施全面護理至關重要,術前心理指導和健康宣教,可明顯緩解焦慮情緒,確保其情緒穩(wěn)定更好接受治療,從而保障手術順利完成;術中嚴密觀察患者病情變化,密切與醫(yī)生配合,及時處理突發(fā)現(xiàn)象,縮短手術時間,便能整體降低和減輕患者痛苦,術后給予飲食藥物指導,確?;颊弑M早康復[3]。
綜上所述,對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實施全面護理的臨床效果顯著,不僅可以提高患者臨床護理滿意度,還能改善凝血情況從而降低后期靜脈血栓發(fā)生率,臨床應用價值較高,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