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姝倩
(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腫瘤一病區(qū),江西 南昌 330006)
肺癌患者中以癌痛者為主訴的比例高達60~90%[1]。癌痛不僅能造成患者身體方面不適,還可以引發(fā)心理方面的焦慮、抑郁等不良情緒,影響患者的生存質量[2],由于患者依從性差,癌痛控制率較低,因此,肺癌癌痛全程管理需要引起我們的重視。本研究中,我們將視頻通話技術引入到肺癌癌痛患者的院外癌痛管理中,觀察其對于院外肺癌癌痛患者的服藥依從性和生活質量方面的臨床應用價值。
選取2018年1~8月期間于南昌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腫瘤科住院的肺癌中重癌痛患者為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影像學和病理學確診為肺癌;②疼痛程度數(shù)字等級評分(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4分;③年齡45~75歲;④規(guī)范化服用止痛藥物進行鎮(zhèn)痛治療;符合納入標準并同意參與研究的一共有90例患者(男58例,女32例),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n=45)與對照組(n=45)。
兩組患者在出院前均進行藥物知識的宣教,包括:服藥目的、方法,藥物有:美施康定、奧施康定等。觀察組在此基礎上進行視頻通話技術的院外癌痛管理,具體方法如下。
1.2.1建立隨訪登記本
建立出院隨訪登記本,出院時登記患者基本信息,內容包括患者住院號、姓名、年齡、性別、出院時間、診斷、住院期間用藥情況、聯(lián)系電話、添加微信等。
1.2.2 成立疼痛全程管理小組
由癌痛醫(yī)生1名,??谱o士1名,癌痛護士1名共同組成。2個月的培訓,內容包括:疼痛的基礎知識、疼痛的分類與評估、藥物鎮(zhèn)痛知識、癌痛的護理、溝通技巧等。
1.2.3 隨訪方法
隨訪護士在出院當天告知患者及家屬,出院第二天和患者家屬進行預約,采用微信視頻通話技術,表明目的,確認隨訪對象,并經其同意后再進行隨訪。
1.2.4 隨訪頻率及內容
隨訪頻率:出院后3天內進行第1次隨訪,以后每隔7~10天進行隨訪1次,連續(xù)3個月。院外全程管理教育內容主要包括:①心理關心和社會支持:詢問疼痛部位、疼痛性質、疼痛評分以及每日出現(xiàn)爆發(fā)痛的頻次等情況,交行家屬督促檢查患者實施的情況,并激勵其繼續(xù)保持。②用藥指導:了解止痛藥物的使用情況,告知其按時按量服藥的重要性;藥物的副反應及應對方法,打消患者藥物成癮的顧慮。③解決問題技巧方面:教會患者如何應對急慢性疼痛的技巧,對于那些疼痛控制較好的患者進行部分應積極鼓勵其參加部分家務活動或有氧運動。
1.2.5 效果評價
3個月后,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完成問卷的填寫。
1.2.5.1 服藥依從性問卷
本研究中止痛藥物依從性問卷參考明星[3]。
1.2.5.2 生命質量
生命質量測定量表體系中的核心量表[4-5]:包括5個功能領域,即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
采用SPSS 17.0軟件包進行數(shù)據(jù)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例數(shù)、百分比記錄,組間比較采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s記錄,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
3個月后,觀察組患者服藥依從性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表1)。
3個月后,觀察組患者的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表2),觀察組患者的整體生命質量優(yōu)于對照組。
表1 全程管理教育后兩組患者服藥依從性比較(n)
表2 全程管理教育后兩組患者生命質量各領域得分比較(±s)
表2 全程管理教育后兩組患者生命質量各領域得分比較(±s)
組別 n 軀體功能 角色功能 情緒功能 認知功能 社會功能對照組 45 63.6±5.3 61.4±7.3 62.4±5.3 58.6±9.3 68.6±6.3觀察組 45 55.4±8.8 53.2±2.7 53.4±5.9 52.8±9.6 62.4±6.6 t值 4.883 5.798 6.041 2.975 3.905 P值 0.002 0.001 0.001 0.01 0.004
隨著肺癌進展,癌痛的比例越高,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治療[6]。近些年來,癌痛規(guī)范化治療取得很大進展,肺癌患者院內癌痛控制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患者出院后由于醫(yī)患人員溝通不足,隨訪工作不及時等等,院外癌痛控制效果不佳。有研究表明,只有16.46%~27.5%的患者能按時服藥或遵醫(yī)用藥,12.66%的患者對疼痛控制效果滿意或基本滿意[7-8]。
有研究發(fā)現(xiàn),通過護理干預能使患者主動參與到治療中來并持之以恒,患者治療依從性提高,能降低不良反應從而增強止痛效果[9]。在本研究中,盡管對照組患者在出院前均接受了系統(tǒng)的宣教,但仍有15例患者沒有遵囑服藥,而是疼痛時服藥,原因可能是住院時間較短且門診復診意識薄弱、對藥物成癮性的過分擔心等。觀察組中通過視頻通話技術定期組織講座、監(jiān)測疼痛等形式加強管理教育,大部分患者都能遵醫(yī)囑服用鎮(zhèn)痛藥物,僅有4例患者是由于經濟原因而無法遵囑服藥??梢?,采用了視頻通話技術,能及時進行溝通,加強癌痛管理,觀察組患者的服藥依從性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
通過全程疼痛管理,一方面,醫(yī)護人員一旦發(fā)現(xiàn)問題便及時調整,制定出個體化方案;另一方面,可以更多的關心患者,鼓勵其勇敢面對癌痛、面對生活,增加了患者的自信心。在本研究中,觀察組采用了視頻通話技術,患者的軀體功能、角色功能、情緒功能、認知功能、社會功能較對照組明顯得到了改善。因此,通過視頻通話技術,醫(yī)護人員能從各個方面加強規(guī)范化管理,提高服藥的依從性,患者的生命質量也得到明顯改善,證明了這種方式簡單、便捷、有效性和可行性。但是,本研究因由于樣本量較小,觀察周期較短,無法對視頻通話技術的遠期效應進行評估和監(jiān)測。因此,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增加患者樣本量,延長觀察周期,對視頻通話技術應用于肺癌癌痛患者院外隨訪中遠期效果進行進一步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