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堂教學是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注重學生的學習能力培養(yǎng),而且要關(guān)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情感體驗。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注重教學水平的提升,還要注重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各項評價。
關(guān)鍵詞:教學;學生;有效評價
新課程給教學帶來了新氣象,教師的教育觀念、教學方式以及學生的學習方式都發(fā)生了可喜的變化。而在對學生的評價方式上,新課標也作出了相應(yīng)的要求。新課標要求老師將對學生的形成性評價與總結(jié)性評價相結(jié)合,更加注重對學生的形成性評價方式;將定量評價與定性評價相結(jié)合,重視定量評價的重要性。不僅如此,在評價形式上,新課標也提出了新要求,采用師生評價、生生評價等多種形式的評價方法。這些要求無疑是為了使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更加全面、準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本文就教學評價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了論述,并提出了一些解決方案,以此來促進教師對學生的有效評價。
一、 教學評價中存在的問題
新課標在促進教師改革的同時,也產(chǎn)生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問題。
(一) 教師的評價語過于籠統(tǒng)
新課標強調(diào)對學生的評價應(yīng)該尊重學生、激勵學生、保護學生。于是課堂上教師對學生的評價,出現(xiàn)以一概全的現(xiàn)象,每一個學生的回答教師都給予肯定的評價。這樣廉價的結(jié)果很容易使學生形成模糊的概念,對學生的錯誤結(jié)論不加以糾正,導致學生認知上產(chǎn)生偏差。
(二) 教師的評價語流于形式
很多教師過于注重評價語言的形式化,而沒有真正從實質(zhì)上去評價學生。對于學生針對問題的回答,教師過多的關(guān)注在了自己評價語言的精妙上,而忽略了評價的真正目的。例如,一個學生朗讀得非常有感情,我常常聽到老師們這樣評價學生:“你讀得太棒了,連老師都被你吸引住了。”這樣的評價語言十分的生動,但是這樣的評價有效性很少有老師去思考。其實老師的這一評價是為了讓其他學生學習這位同學的朗讀方式,但是聽了老師的評價,其他學生還是不清楚這位學生的朗讀到底好在哪里?哪些方面是需要大家去學習的。
(三) 教師只重視對學生的積極評價,忽略了對學生的批評
在教學中,教師本著尊重學生的原則,一味地對學生進行積極評價,不挫傷他們的積極性,表面上是為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讓學生領(lǐng)悟到師生之間真正的民主平等。實際上造成很多學生自我約束力的缺失,以及抗壓受挫能力的減弱。教師不批評學生被認為是一種教育學生的有效方式,但我們知道,批評和表揚在學生的成長中同樣重要,有時候適當?shù)呐u比表揚更加有效。很多學校忽略了適當批評學生的重要性,一味采用鼓勵式評價方式,造成教師評價效果的減弱。
二、 有效評價的策略
針對教師教學評價中存在的這些問題,筆者提出了以下的建議措施:
(一) 教師的評價語要簡潔精煉
評價語應(yīng)客觀地指出學生的長處及存在的缺點,語言要簡潔明了、不冗長、不含糊,對于刻意要強調(diào)的某個方面,更要講得清清楚楚。準確性是評價語言的靈魂。沒有“靈魂”,教師的評價語言就沒有生命力,無論用詞如何考究、語句多么華美,都會顯得蒼白無力,所以,評價語務(wù)必恰如其分,有分寸感。教師在評價學生時應(yīng)該抓住學生最值得表揚或應(yīng)引起注意的問題去批示,教師每次評語一般只談一到兩個問題,可是指出學生本次作業(yè)的書寫、答題情況,也可以說說學生近期的表現(xiàn)情況。對有過錯或偶有過失的學生的評價,不應(yīng)該太多地去動用什么語言的腦筋,而是要言之有物,行而有效。盡可能由“評價無痕”做到“教育無痕”,從而形成學生的自我評價,做到學生評價的自主內(nèi)化。
(二) 教師的評價語要具有針對性
很多教師的課堂評價語經(jīng)常是幾句概括性的話語,“你說得很好!”“你讀得很棒!”“你比老師還要厲害!”……諸如此類的評價語非常多。但是學生不清楚好是好在哪,棒又棒在何處,比老師厲害在什么地方,這些教師都沒有一個清晰的說明。教師的評價應(yīng)該具有針對性。學生的回答好在哪?哪些地方回答得很到位,哪些地方回答得稍有欠缺,教師都應(yīng)該指出來。學生讀書有感情,為什么說他讀得有感情,評價的標準是什么,在讀書時哪些地方是應(yīng)該注意的,這些才是老師應(yīng)該讓學生知道的。無論學生對問題回答得如何,都會得到教師的表揚。久而久之,學生變得很浮躁,他們就不會在乎被表揚了。對學生而言,過多的夸獎并不會起到鼓勵的作用,尤其是教師不假思索、脫口而出、隨意性夸獎,不僅不能對學生產(chǎn)生積極的引導,反而會導致學生形成淺嘗輒止、隨意應(yīng)付的學習態(tài)度。這就要求教師在評價學生時進行針對性的評價,讓學生真正清楚自己好在哪,錯在哪,促進學生進行更有效的學習。
(三) 教師的評價語要以激勵性語言為主,但也要重視批評性語言的使用
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必須對學生的教學表現(xiàn)和學習過程進行積極的評價,對有進步的學生給予鼓勵,肯定他們已經(jīng)取得的進步,激勵他們以后爭取取得更大的進步。可以對學生進行一些言語上的鼓勵,或者是給學生一個認可的眼神或贊許的目光。亦或者對他已經(jīng)取得的進步,表示欣慰。還可以用一些肢體上的親昵動作來表達對學生的喜愛,對他們?nèi)〉贸煽兊男牢康鹊?。這樣,學生能感到教師對他的贊賞和期待,由于受到老師的重視,學生的自信心就會增強,從而使之成為學習的動力。學生對于教師的積極評價會在心理上產(chǎn)生一定的成就感,成就感還可以使學生有種喜悅的心情,在這種狀態(tài)下,學習效率很高,思維比較活躍,容易使學生投入并沉浸在學習的樂趣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 教師的評價標準要多樣化
許多人都同意這樣的觀點:即評價應(yīng)該是基于學生的成長和成功來實施的,評價措施的運用也應(yīng)該能促進學生的進步和發(fā)展。事實上,每一位學生的成功,都必然充滿個性;每一位學生的發(fā)展,也必然有各不相同的道路。因此,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要尊重學生的個性,進行多樣性評價。教師的評價就要關(guān)注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如果老師將自己評價語變成:“這個方法你是如何想到的?”“你的這個想法非常特別,能跟大家講解一下嗎?”等等類似的語言,學生的積極性會非常的高,也更有利于他們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對于一些基礎(chǔ)比較差的學生,可以對他們點滴的進步進行積極的表揚,幫助他們樹立學生的信心,更有利于他們的進步和提升。
三、 總結(jié)
總之,教師對學生有重大影響,所以我們應(yīng)該注重平常對學生的每一次評價。在評價時,既要力求客觀真實,反映學生實際情況,也要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適當?shù)貙λ麄冞M行積極性評價,讓每一個學生都活躍起來,積極參與,踴躍地表現(xiàn)自己。教師要關(guān)心、熱愛學生,要用一雙慧眼去觀察每個學生的閃光點,并且讓學生了解自己的優(yōu)點,展現(xiàn)自己。用教師的每一次智慧的評價去影響每一個學生,去改變每一個學生,去塑造每一個學生。
參考文獻:
[1]李希貴.學生第二[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鐘九英.如何贏得學生的心[M].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2010.
作者簡介:張珊瑚,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玉山鎮(zhèn)司徒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