胥剛
摘 要 在學校里,思想品德課是對學生系統(tǒng)進行公民品德教育、初步的馬克思主義常識教育以及有關社會科學常識教育的必修課程,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徑,是我國學校教育體現社會主義性質的重要標志之一。所以思品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無疑是學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途徑。思品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貴在潛移默化,貴在“潤物細無聲”,它更多的時候是內隱的、暗示的、濡染的,所以很值得提倡。
關鍵詞 政治課 課堂教學 心理健康 教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思想品德課作為一門德育教育重要的學科,我們應真正實現“以人為本”,關注學生的生活空間、學習空間及社會能力的培養(yǎng),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形成自己健康的人格,培養(yǎng)其高尚的品德。因此,思想品德課在初高中德育工作中的作用是德育工作的其它渠道所不能代替的。下面,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政治課教學中如何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淺談筆者的體會。
1教學教育觀念整合與轉變
高中思想品德教育的總目標中的“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質”,這個目標要強化。我們應根據心理教育規(guī)律的要求,綜合運用各種方法,形成一個統(tǒng)一的新的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學模式。新的教師角色的表達有三點:(1)教師不應僅是一個道德的傳播者,而更應該成為學生道德、心理發(fā)展的向導。(2)教師不應僅是學生知識的傳播者,而更應是學生學習知識的促成者。(3)教師不是學生問題的解決者,而是學生解決問題的顧問。這三點應該還要改進成為心理健康的輔導者。
2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心理環(huán)境,營造和諧的課堂氛圍
融洽的師生關系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情緒,進而影響教學效果。教師要創(chuàng)設民主平等的課堂氛圍,不以權威者、監(jiān)督者的形象出現在學生面前,做到允許學生來動搖自己的“權威”。通過自己的言語、動作、表情傳遞給學生親切、信任的情感信息,使學生感到教師可親可愛,并營造一種充滿真情與關愛的氛圍,讓學生受到情的感染、愛的激勵,得到美的享受,在興奮中發(fā)揚成績,在微笑中認識不足。讓學生對你有親近感,使學生體驗到活動是有趣的,受教育是快樂的,發(fā)展是愉快的,從而逐步形成主動參與、敢于爭辯的氛圍,讓思維得到內化,讓潛能得到發(fā)展,讓學生擁有自己的學習時間和空間。
3課堂教學是向學生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
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品德教育一樣,要不斷地滲透和融合到整個政治教學的全過程,這是政治教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主渠道和最基本的途徑之一。特別是要做好與新課程的結合,因為新的課程標準將心理健康教育的地位空前提高, 新教材、新教法、新的評價方法都非常有利于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在具體實施中,通過訓練、輔導、暗示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心理素質。要求教師積極采取和諧、興趣、成功等原則, 創(chuàng)設學生樂學、好學的環(huán)境,減輕學生過重的課業(yè)和心理負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動機和興趣,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與和諧的教學氛圍,從而達到提高和發(fā)展學生的心理品質、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的。
4探索政治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方法
在每一堂課的開始,可留 5 分鐘時間讓那些成績差的學生進行一個小品表演,內容主要是圍繞最近發(fā)生的熱點事件。成功的表演可以使這些學生獲得成就感,并提高他們的自我價值感。在這一過程中成績差的學生的自信心得到增強,心理潛能被挖掘出來,他們開始也許是生疏的、笨拙的、表演是不協(xié)調的,表達是不流暢的,但教師如以寬容的心態(tài)、極大的耐心包容學生的不足,并給予適時的點撥、鼓勵和糾偏,必將增強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勇氣和信心,提高教學活動的實效性,也有助于引導其他學生關注國內外熱點問題。相信在這一活動中全體學生會逐步的學會認識自己,熱愛自己,肯定自己,敢于表露自己的情感。有了這種良好的精神狀態(tài)作基礎,對學習和生活是大有裨益的。根據思想政治課知識容量相對較少的特點,在課堂教學的主體環(huán)節(jié)中, 教師要多采用看書提問,分組討論,辯論、點撥等不同形式, 營造愉悅的學習環(huán)境,從而提高課堂學習效率,提高情感目標、心理素質目標的達成度。在提問的過程中,應特別注意給同學們提供均等的回答機會。上課時老師按座位逐個提問,這樣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回答問題,以避免那些得不到回答問題機會的學生產生退縮與自卑。社會心理學告訴我們, 人們都有民主、平等的需要,中學生尤其如此。
5教師要適當地組織課外活動
課外活動是課堂教學的補充、擴大和延伸。它通過社會實踐活功(社會調查、社會服務、參觀、旅行、夏令營、冬令營等)文學藝術活動、科學技術活動、體育鍛煉活動、勞動公益活動等,為學生走向社會、接觸自然提供了廣闊的天地。組織得好的課外活動,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使他們積極向上的需要發(fā)展得更為強烈,而且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奮發(fā)進取,勇于探索,團結合作等優(yōu)秀的思想品質;不僅能有效地形成學生的外在動機,而且能激活學生的各種內在動機,合力推動學生健全人格的完美發(fā)展。如舉辦競賽活動。在教第八課《競爭合作求雙贏》競爭無處不在,積極的競爭, 對人的發(fā)展和社會的進步又促進作用??梢酝ㄟ^《知識競賽》這類的活動,來增添學習和生活的樂趣。
6化解學生在學習活動中的心理困擾,適時對學習困難生給予個別幫助
教師要善于觀察、了解和理解學生的情緒、情感。對于學生在學習中出現的疲勞、緊張、懶散、分心、煩躁、厭倦等情緒,要善于因勢利導地進行調適、疏導,并隨機處理各種突發(fā)事件,使學生能較長時間地保持平靜、愉悅的心態(tài), 從事有效的學習活動。教師要對學習困難生進行個別教育, 幫助其改進作業(yè)方法,提高學習技能與自信心,以及對學習的積極態(tài)度。教師應該讓學生了解青春期發(fā)育特點的同時增強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戰(zhàn)勝性沖動。破除學生在性問題上的神秘感,改變對性的無知與困惑,使學生形成良好健康的性心理。
總之,心理健康教育專業(yè)師資的缺乏,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所以思品學科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無疑是學校進行心理健康教育重要的途徑。思品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貴在潛移默化,貴在“潤物細無聲”,它更多的時候是內隱的、暗示的、濡染的,所以很值得提倡。